小学语文预习优化策略

2021-11-12 14:13刘利芬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36期
关键词:统编教材预习优化策略

刘利芬

摘要:成功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离不开课前预习这一重要环节。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都能得到锻炼。良好的课前预习有助于搭建起新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更有参与感,学习效率也会大幅提高。同时,有效的课前预习也对教师在课堂上提升语文教学效果有着重要作用。鉴于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上不断优化预习方法,打造高效活跃的课堂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小学语文;预习;优化策略;统编教材

中图分类号:A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1)-36-420

一、为什么要进行语文课前预习

一堂课的教学是否成功,与教师是否对学生的课前预习做了有效引导有着莫大的关联。在小学语文教学上,我们一般不提倡不预习就直接展开教学活动的方式。因为就大多数学生的现有水平来说,大部分学生在不预习的情况下,在课堂上学习时只能被动接受,缺少了独立思考的空间,并且难以跟上教学节奏,这也是课堂效率不够高的原因。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课前预习,并且有针对性地、分层为学生设计预习的方法和任务,使学生提前把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在课堂上更自信,教学效率也更高。例如在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课文《匆匆》当中,学生在预习时了解了作者的背景,收集关于时间的名言,如:逝者如斯夫等等。

二、如何优化策略小学语文预习

(一)预习目标要明确

注意力不集中时小学生在学习时普遍存在的问题,遇见问题时也不知从何下手,因此课前预习效率难以提高。因此,学生需要教师帮助他们明确课前预习目标,让学生明确知道自己在预习中要完成哪些任务,一举提高学习和预习的效率。另外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也要有相应的预习方法,不可千篇一律注重生词生字,作者背景,段落大意等等古板的内容。同时教师还应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不管是预习还是课堂上都应认真对待,而不是走马观花,胡乱抄写一些资料在课本上应付了事。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牛郎织女》一文,虽是众所周知的民间传说,但是对于民间传说故事孩子们又知道多少呢?在预习《牛郎织女》这节课时,教师可以根据课标要求和单元要求为学生做一些预习的要求:如,查一查四大民间故事是哪几个,你印象深刻的是那个故事呢?原因是什么?鼓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学习。从这些故事里,你有什么感受,着重从学生的整体感知上去设置预习目标。开展了有针对性的课前预习,学生在课堂上面对老师的提问便能做到心中有数,提高语文教学课堂效率的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自尊心。

(二)预习方法可多样

提到预习,很多学生的第一印象就是不停地写写写,好像把课文空白处写了满满当当的字才算是认真预习了。其实不然,在预习的过程中,难免会有枯燥乏味的时候,预习完全可以不用拘泥于形式。以下几种预习方式可供参考:第一,绘画沉浸式预习,比如中低年级的孩子喜欢绘画,那么教师在给学生设置预习任务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来进行预习。以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所学古诗《山行》一诗中,可以让学生就这首诗中的景象描绘出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是一副怎样的景象呢?使学生在绘画中慢慢体会预习的乐趣。第二,表格整理式预习,在预习五年级《忆读书》一文时,时,可以让学生做一个自己喜欢的表格,将作者读过哪些书?什么时候读的?有什么感受这些问题进行整理,以表格的形式清晰地呈现出来。不仅让学生在预习的时候思路清晰,更培养了学生资料信息整合的能力。第三,疑问式预习。对于一些比较难读懂的文章,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给课堂设置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字词、文章意思、某句话的意思、某个任务的性格等等。在存疑的同时积极思考,学会提出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前预习要分层

通常來讲,一个班级里面学生的个人水平都是层次不齐的,个体间的差异性决定了教师对对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预习的要求要有所区分。因为预习时学生在课前自主开展的独立活动,所以课前预习任务不易采取笼统的方式。笔者认为,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意愿强度,可以将课前预习的难度分成几个层面,不同的学生就不同的任务进行课前预习。一些基本的任务可列为必须要做的,拓展类的就可以根据学生个人喜好来进行选做。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的学生提供更契合的课前预习任务,调动学生预习的积极性。以部编版六年级《桥》这篇课文为例,这是一篇微型小说,也是小学生第一次接触到这个题材,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小学生来说,时存在一些难理解的部分的。那么基础任务就可以设置字词、段落划分等比较简单的任务。选做任务就可以设置得相对难一点,比如,了解什么叫做微小说,故事中最后一句话“第二年,一个老人来这里祭奠,看她的丈夫和儿子。”你是怎么理解的?

(四)课中应检查预习情况

学生积极地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做了预习,一定是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而另一部分学生敷衍了事,甚至不做,也需要老师严格的监督。因此,在布置了预习任务后,教师一定要在正式上课之前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可以采用问答法,即教师提问,学生自愿举手回答;抽查法,随机抽取学生回答;同桌互查法,同桌或小组之间互相抽查讨论等等。

综上,教师应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注重方式方法,关注全体学生。创新预习方法,考虑学生具体情况,不知任务及时反馈,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

参考文献

[1]丁海华.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预习有效性的问题[J].内蒙古教育,2019(08).

[2]吴朝君.浅谈小学语文的课前预习[J].基础教育论坛,2019(22).

[3]姜正德.靶向教学:小学语文“四导”预习单的设计与应用[J].浙江教育科学,2018(01).

猜你喜欢
统编教材预习优化策略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课后推荐组文的使用策略
用好助学系统确定教学内容
基于作文视角的统编教材运用
例谈自主识字的有效方式
三步走,“鲜活”口语交际课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浅谈职高生的数学课前预习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