眭矿花
摘要:“课程思政”既是一种隐形的思政教育,又是一种实施自然的思维方法,将思政教育的内容和理念融会于学科教学中,将育人目标贯穿于课程教育的全程,通过教育教学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融合,最终达到潜移默化的育人目的。因此,中职院校在课程和课堂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势在必行。基于此,以下对中职信息技术教师如何实施“课程思政”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思政;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6-150
引言
为了促进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喀什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专门的课题小组,对课程设置、教学过程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研究,对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度的挖掘。课题小组在原有的教学理念上切实坚持“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清楚地认识到精神引領和知识传授之间的关系,讨论并研究出有效挖掘信息技术课程中蕴含思政教学资源的方法。
一、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分析与二次加工,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让学生在掌握技术技能,提升信息素养的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知识技能和思想双目标教学实施。现精选两个案例进行说明。1.案例一:计算机基础知识知识目标:了解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史。思政目标:激发学生爱国情怀。案例内容:了解中国计算机的发展史,介绍我国研究领域的泰斗——世界数学大师华罗庚教授和我国原子能事业的奠基人钱三强教授,他们放弃在国外的优裕生活回到祖国,把自己的知识和本领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他们聚集国内外领域人才到我国计算机事业行列,积极推动我国计算机列入国家重点发展规则。他们有着伟大的爱国情怀,积极推动着我国计算机的发展。案例点评:体会中国科学家的爱国情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金钱并非人生第一要义,不是人生的全部内容,不是人生价值的决定因素,人的理想、人格、声誉比金钱更重要,人要有钻研精神、责任担当、理想情怀。
二、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思政元素
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具体特点,在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多角度、全方位地开展教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师想要将教材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挖掘出来,必须认真、仔细地对教材进行分析,将教材中乏味的内容转化为与学生日常生活相联系的思政教育实例。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理论学习中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探究和思考的过程中升华自己的思想。比如在传授学生信息技术知识之前,教师向学生介绍信息技术的发展史,让学生了解到我国信息技术水平与国际顶尖水平之间的差距,有效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引导学生不断对信息技术知识进行探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向学生讲述国内各大互联网企业的成功案例,以此强化学生的民族自信、国家自信。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落实课程思政,教师不应传授单一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操作技能,还须抓住当前社会中的时事热点,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师须认识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之间的差别,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开展课程思政。
三、采精心设计实训项目,培养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时代责任感
信息时代,为培养学生实时关注社会新闻资讯的习惯,可以当代时事为背景,精心设计融入思政元素的实训项目,如新课标第三模块中的图文编辑,教师可根据新冠疫情,开展运用Word软件制作“中国战‘疫’”设计板报、运用Canva软件设计“中国精神”图册、运用Excel制作疫情趋势图表等实训项目,无缝融入爱国、团结等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在实施项目过程中,学生在查找大量有关项目素材的同时,就会将中国战‘疫’的爱国、团结、战斗等精神融入心中,并传承和发扬光大。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强国平台等主流媒体查阅信息,进而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敏感度、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培养学生学会如何有效、正确地获取信息,并对信息加以分析、加工、整理,为自己所用,同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
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首先,中职学校要提高教师待遇,并适当提升招聘标准。中职学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地,所以要求计算机信息技术专业的教师不仅要具备理论知识,还要有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工作经验。如果复合型教师的招聘难度较大,那么中职学校可以采用“双导师”制,兼顾计算机信息技术专业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其次,中职学校要给该专业教师进修和培训的机会。着重进行师德、师风、专业知识、育人能力、教研能力和现代教育技术等方面的培训,从整体上提升教师的素质。对教师的培训,应该在整体素质培训的基础上,突出教学能力、研究能力、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对于学习动力较差的“老教师”,可以将学习成果与其退休金相结合,让其产生危机感。中职学校要给教师提供多种培训方式,满足教师的不同培训需求。比如针对年轻教师,中职学校可以让其提升学历,继续到高校进修。对于中年教师,中职学校可以让其去听讲座或者是运用网课学习,让此类教师能够更好地兼顾家庭和教学工作。
结束语
课程思政不能生硬地强加到了课程中,要“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地融入其中,作为教师应关注时事要闻,找到时事和专业知识的交叉点,不断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将学科的人文认知、哲学思辨、传统文化等与教学之间无缝融合,在课堂上自然引出并加以引申,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于丽.基于信息技术的思政课常态化教学探索与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21(21):122-123.
[2]于淼.以信息技术提升中职思政课魅力——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例[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1(02):148-151.
[3]张瑜.信息技术课程与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研究[J].吉林教育,2020(35):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