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科学教学的构建研究

2021-11-12 01:29柳方杰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36期
关键词:初中科学构建策略核心素养

柳方杰

摘要:在初中科学课程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还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思想观念、情感态度等,这也是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通过学习科学,使学生掌握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和创新能力。因此,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断优化创新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将核心素养渗透在初中科学教学中。

关键词:初中科学;核心素养;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6-057

在我国教育事业不断深入改革的背景下,初中教学也在新思维、新理念的引导下全面实施教学改革,打破传统思想陈旧、教学单一等弊端。目前,在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科学教学的构建需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不断优化和创新教学方法,坚持以有效教学为基础,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尽全力为新时代初中科学教学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从而实现初中科学教学的实施意义。另外,教师不应该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多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养,促使学生能够逐渐形成适应个体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

一、转变教学思维,搭建创新性教学空间

科学是初中义务教育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学科,通过完善的教育体系可以有效推进科学教学,同时也是全面深化初中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想要构建有效科学教学课堂,教师首先需要转变教学思维,不断为学生创新教学方法和策略,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和谐、自由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科课堂教学能够有效、顺利进行。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教师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满足新时代学生的学习需求。与此同时,教师应该转变传统陈旧的教学观念,摒弃单一、枯燥的教学方法,积极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为学生构建开放式、多元化的科学教学环境,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养成主动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发散思维,进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最后,教师需要注重优化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创新性教学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充分发挥科学教学的特点

對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科学知识比较抽象难懂,学生往往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记忆科学知识内容。导致学生逐渐对科学课程降低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厌倦感。科学学科具有完整的知识体系,其知识结构环环相扣,知识内容相互联系。如果学生一旦出现学习缺失或断层的情况,很难基础进行接下来的学习。因此,教师需要根据科学课程的内在联系,采用有效的方法整理知识点,帮助学生降低学习难度,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比如,学生在学习“植物的主要类群”这部分内容时,教师需要让学生了解植物分成种子植物和袍子植物,让学生明白如何进行分类以及分类的特征。如果学生仅仅是将教师所讲的知识进行文字记录,虽然也可以产生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随着日后的学习学生会逐渐忘记相关的知识内容,这只是一种短期的记忆方式。教师不能停留于表面教学,可以在开展教学活动前准备一些玉米种子、大豆种子、双子叶植物的根茎叶、单子叶植物的根茎叶等,将植物样本呈现给学生进行观看,通过学生仔细观察了解植物特点,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到植物的世界。最后,教师在向学生讲授植物种类虽然繁多,但是根据植物的繁殖方式,可以将植物分为两种。通过实验展示操作,与学生通过分析探讨并得出结论,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力。

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在科学教学中,许多科学教学中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理论性。这部分教学内容对于学生而言,常常感到十分枯燥乏味,缺乏趣味性,如果教师一味地进行语言讲解教学,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逐渐对科学课程失去学习积极性,学生更加不会自主投入到学习中。在传统的科学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记住相关知识点,往往对教学内容进行精细的语言讲解,通过描述与分享案例的方式指导学生进行学习。这种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科学合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将枯燥的文字内容转变为图片、视频等方式呈现给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认识科学知识,同时拓展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学生在学习“细菌与真菌的繁殖”这部分内容时,如果教师只是借助教学材料中的图片进行讲解,学生很难产生学习兴趣,积极性普遍不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制作教学课件,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显微镜下的人体皮肤,让学生可以观察到细菌与真菌的存在,更容易理解所学的知识内容。同时,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积极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从而为培养核心素养打下基础。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到科学的本质,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情境,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超.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科学教学创新实践研究[J].科学咨询,2017,(24):14-15.

[2] 张超.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科学教学创新实践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06):14-15.

猜你喜欢
初中科学构建策略核心素养
微课不微
浅议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浅谈初中科学问题化教育模式的开展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