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研究的热点领域与基本命题
——基于知识图谱的分析

2021-11-12 07:43郝婷婷
煤炭高等教育 2021年5期
关键词:工科新工科工程

郝婷婷

一、问题的提出

为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有力支撑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内外高校试图通过推动工程教育改革创新,在国际范围内日益激烈的科技创新竞争中构筑先发优势。作为全球高等工程教育的旗帜,麻省理工学院于2017年启动了新工程教育转型(New Engi⁃neering Education Transformation,NEET)计划,旨在重塑工程教育的培养框架和人才结构。与此同时,我国教育部大力号召开展新工科建设工作,并于2017年2月18日在复旦大学召开了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与会高校围绕人才培养,对新时期工程教育展开研讨,共同探讨了新工科的内涵特征、新工科建设与发展的路径选择,形成“复旦共识”。随后,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等文件,有效推动了“新工科”建设。国内高校开始围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开展新工科建设,继“复旦共识”之后,又相继形成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天大方案2.0”等重要方案。由此可见,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新工科建设活动绝非工程学科和专业的局部考量,而是在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新经济背景下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战略选择,已经成为今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新思维、新方式[1]1。

当前,新工科建设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研究力量正在逐渐汇聚。在研究过程中,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分析,是研究者了解研究现状、完善学科理论体系和明确研究思路的必经之路[2]。因此,我们有必要梳理新工科的研究态势及研究主题,并预判其发展趋势,这对“新工科”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据文献检索发现,近几年关于新工科的研究综述已有3 篇。其中,华南理工大学的姚伟,基于定性分析的角度,对新工科建设的发展阶段做了明确的划分,并构建了我国新工科建设路径的整合性框架[3];祝成林从人才培养的视角,对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我国工程教育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刘善球和崔庆玲则通过文献分析,做了新工科建设与发展的研究综述,呈现了新工科的提出背景与现实瓶颈、内涵特征与建设思路、国内外高校工程教育探索与创新试点案例等重要方面[4]。

显然,上述研究成果对新工科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引作用,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其一,新工科的概念自提出至今才经历了短短四年时间,部分高校尚处于试点阶段,很多高校甚至尚在观望,故而以时间阶段划分其研究进展脉络,缺乏足够的研究数据支撑。其二,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对研究现状进行总结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忽略了学科和专业建设等重要方面。基于此,本文从新工科建设的研究主题入手,运用定量分析法,试图厘清新工科的内涵与特征,比较分析新工科的建设路径,探讨新工科的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为新工科的进一步发展及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二、研究设计

科学知识图谱是以知识域为对象,显示科学知识的结构关系与发展进程的一种图像。它既是可视化的知识图形,又是序列化的知识谱系,具有“图”和“谱”的双重性质与特征,可以清晰明了地展示一个知识领域内众多知识群落间的复杂关系,为研究提供科学支撑[5]。

1.研究方法

进行知识图谱分析时,一般以文献的作者、关键词、引文等题录信息为数据源,运用引文分析法、共词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法、多元统计分析法来揭示某一领域的研究主题、发展脉络和研究前沿[6]。本文借助引文分析软件CiteSpace,主要运用共词分析法,以高频关键词为研究对象,探讨“新工科”研究的热点领域和前沿态势。共词分析法是内容分析方法的一种,是一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它的原理主要是对一组词两两统计它们在同一篇文献中出现的次数,对这些词进行聚类分析,进而分析这些词所代表的学科和主题的结构变化[7]。

2.数据来源

本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为检索数据库,进入CNKI 数据库期刊界面,选择高级检索,以篇名为“新工科”进行精确检索,来源类别限定为核心期刊和CSSCI 来源期刊,时间不做限定,共检索到486 篇文献,剔除会议综述等非学术类论文,获得有效论文480 篇。检索时间为2021年1月27日。选中文献后,将文献题名、作者、关键词、摘要等题录信息导出,以Ref⁃works 格式输出信息,命名为download_x 后打包下载,并将文本数据导入Citespace 软件,转化为软件识别的文本格式,存储为DATA 文件,作为此研究的数据源[8]。

除CNKI 数据库的核心文献外,本研究还从新工科官方网站、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日报、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介,搜集并分析了新工科的相关资料。尽管这些材料缺乏文献题录信息,但相关论述亦不乏真知灼见,且更具及时性和权威性,能够为定量分析提供观点支撑和补充性解释。

3.图谱呈现

根据文献计量学研究的观点,通过对文献关键词词频和共词的分析可以反映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关键词词频高代表学者对其关注度高,此类关键词即研究热点所在[9]。基于科学知识图谱和关键词相关数据的分析,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新工科”的研究热点,从而深入地展开分析探讨。

运行CiteSpace 软件,生成的“新工科”主题文献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如图1所示。图谱中的圆圈即节点,代表关键词,连线代表关键词之间的共现关系。节点越大,说明关键词的频次越高;节点越靠近图谱中心,表明关键词的中心度越高。从软件导出“新工科”主题文献关键词的频次、中心度等信息,经过筛选、合并、整理,所得结果如表1所示。

图1 新工科主题文献的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表1 新工科主题文献关键词频次和中心性数据

结合图1 和表1 可知:新工科、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工程教育等关键词的词频较高,在图谱中表现为节点较大;新工科、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工程教育、产教融合等关键词中心度较高,居于图谱中心位置。

为了更准确地把握新工科的研究内容,本研究将高频关键词聚类成若干主题。比如,将新经济、新工业革命、产业变革、新工科等关键词聚类为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与意义;将新工科、新学科、专业属性、学科交叉等关键词聚类为新工科的内涵与特征。按此方式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将新工科研究聚类为4 个研究主题,分别为新工科建设的背景及意义、新工科的内涵与特征、新工科建设的实践探索,以及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新工科”研究所呈现的主题领域

1.新工科建设的背景及意义

当今世界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加速发展,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这对于中国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高等教育在教育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的战略地位,面对新一轮国际竞争,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必须深化改革,为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创新复合型工程人才[10]6。2016年中国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中国工程教育进入了与国际工程教育理念同频共振、标准实质等效、模式和而不同的发展新阶段,这意味着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正在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11]。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部于2017年正式提出了“新工科”建设方案。

新工科建设对于中国发展有着不容小觑的意义,如教育部高教司原司长张大良所言:“工程教育主动布局和深化改革,能促进新经济蓬勃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新工科是中国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在未来全球创新生态系统中构筑先发优势,占据制高点的重要战略。”[12]根据已有文献研究,不少学者都对新工科建设的意义做过研究总结,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工科建设是为了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新需求;第二,新工科建设有助于构筑国际竞争新趋势;第三,新工科建设有助于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新要求,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并且促进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等[1]1。

2.新工科的内涵与特征

2017年2月18日,综合性高校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新工科”一词被正式提出。此概念一经提出,即引起了学术界高度关注,研究力量不断汇聚,相关研究文献也不断增加。通过梳理已有文献发现,不少学者对新工科的内涵进行过论述,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具有代表性的是钟登华院士在《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中的论述:“新工科的内涵是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1]2

也有学者认为新工科关键在“新”。比如,李培根院士认为新工科之“新”有三方面含义:一是未来的工程人才应该具备新素养,二是新工科的专业、课程及知识体系等方面都应该有新结构,三是新工科教育、教学应该有新方法。清华大学林健教授则从学科层面进行了论述,指出新工科之“新”意味着新兴、新型、新生,“新兴”主要指从其他非工科的学科门类延伸和拓展出来的面向未来新技术和新产业发展的全新学科,“新型”指的是对传统学科进行转型、改造和升级而形成的新学科,“新生”指的是由不同学科交叉融合而产生出来的新学科[13]。

另有学者通过不同维度的分析,对“新工科”建设的内涵进行深层次的解读。比如,刘吉臻、翟亚军、荀振芳在《新工科和新工科建设的内涵解析》中提到:“作为一个概念的新工科和作为一个理念的新工科是不可分割的,新工科的学科属性和专业属性是相通的,因此要把握新工科的概念与新工科蕴含的理念的统一,把握新工科的学科属性和专业属性的统一。”[14]但到目前为止,关于新工科的内涵,尚未有一个明确的定论。

3.新工科建设的实践探索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探索科学的发展道路。“新工科”这个概念自被提出以来,即得到了教育部的极大支持和各高校的高度关注。2017年2月18日教育部在复旦大学召开综合性高校会议,发布了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随后又在天津大学召开工科优势高校会议,发布了新工科建设行动计划(简称为“天大行动”),提出探索建立工科发展新范式。2017年6月9日,新工科研究与实践专家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教育部系统部署了新工科建设工作,并审议通过了《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即“北京指南”。

具体来看,关于新工科建设的实践探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分析新工科建设对于国家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围绕新工科建设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新经济发展的关系展开研究,强调推进新工科建设有助于提高中国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中的国际竞争力。二是以单案例研究的方法探讨工科的范式转型。“天大行动”“成电方案”中的相关高校在实践中探索了建立工科新范式: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指引,从“回归工程”向“融合创新”转型,加强学科之间、校企之间的交叉融合等。三是从专业建设的角度,探讨新工科专业的内涵和特征以及新工科专业建设的内在规律,把握新工科专业建设的发展方向,为新工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建设提供参考。四是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围绕新工科的人才核心素养、学科专业、创新管理体制、创新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等方面展开研究。

4.“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工程教育占高等教育1/3 的体量,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支撑甚至引领着新经济的发展速度和方向[10]7。研究表明,中国是高等工程教育大国,但还不是高等工程教育强国。一方面,人才结构性失衡明显,部分传统产业出现人才过剩,而一些新兴、高端产业则面临巨大的人才缺口;另一方面,如《世界竞争力年鉴》显示,我国工程师的合格程度尚处于世界末端,工程人才的国际竞争力有待提高。工业4.0 背景下,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必将发生全方位的变革,工程人才培养标准和培养模式也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15]25。新工科背景下的工程教育必定绕不开人才培养问题,高素质交叉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是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迫切需求,也是中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战略制高点的关键因素。

新工科教育意味着一种新型的高水平教育范式,推动着高等教育整体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10]10。根据已有文献可知,当前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研究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行分析。例如,清华大学林健在《新工科人才培养质量通用标准》中总结出:一要在不同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质量上追求卓越,新工科培养的人才应该满足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的需求;二要面向中国经济社会和行业产业在未来社会发展需求,新工科培养的人才应该能够解决未来社会可能出现的问题;三要满足国际要求,新工科培养出来的人才要能够获得国际认可,并且能够参与国际竞争[16]。第二类研究围绕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分析,指出传统工科专业培养模式的不足,并提出具体改革建议。具体建议包括:优化学科建设和专业集群的发展路径,完善跨学科多专业融合的培养模式;提升专业综合能力,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健全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协调各方育人资源和力量[17];等等。第三类研究围绕工程人才的能力培养展开,分析“工业4.0”时代的工程技术人才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比如系统性思维、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数据决策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15]26,进而从学科、专业、教学等方面探讨新工科建设。

四、“新工科”研究所面临的基本命题

综上所述,现有的研究成果基本上反映了“新工科”研究的热点领域和前沿主题。但是,当下新工科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建设,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命题:

1.“新工科”与传统工科

历经“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等发展阶段,新工科建设逐渐步入正轨,进入扎实建设和深化阶段。教育部经过研讨公布了新工科建设工作的五个重点,分别为:工程教育的新理念、学科专业的新结构、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教育教学的新质量、分类发展的新体系。这“五个新”足以解释新工科的内涵与外延。从已有文献可以看出,学者基本都是围绕这五个方面对新工科的内涵进行深入分析论述的。

近几年来,地方和高校创新推进新工科建设工作,以典型带动突破,呈现出百花齐放、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18]。但是,多数学者和实践工作者在高度关注新经济时代的工程教育特色、新工科的内涵解读,以及新工科的发展路径等问题的时候,忽略了新工科产生的学科基础,忽略了新工科与传统工科的关系。新工科的构建源自传统工科的转型与新兴工科的战略布局,传统工科为新工科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首先,某些传统工科已经初步具备新工科特点,只需要进行合理的改进便能焕发生机,例如近年来新增的物流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等专业;其次,传统工科为新工科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新工科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产业使用的精密装备依然需要传统基础工科的工艺来完成[19]。因此,新工科与传统工科非但不是对立矛盾的,而且是相互联系的。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下,中国高等工程教育面临着巨大的考验,传统工科教育尽管凸显出一定的不适应性,但是开展新工科建设,不应全盘否定传统工科,而要在传统工科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突破局限性,继承优势,打造与时代同步发展并且能够引领时代发展的工程教育。

2.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

从目前发布的政策文件和研究文献来看,新工科的落脚点主要在专业发展上,几乎没有研究专门讨论新工科背景下的学科建设工作。所谓学科,就是指人们在认识客体的过程中形成的一套系统有序的知识体系,对接研究生教育。因此,学科建设多指大学学术发展实践活动,除学院和系所外,一般还落脚于研究平台、研究项目、实验室以及一些虚拟的学术组织[20]69。专业是学校根据社会需要进行分工而形成的学业门类,对接本科教育,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因此,专业建设以课程建设为主,与教学活动密切关联。

尽管学科和专业的边界清晰分明,但是二者又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学科是专业发展的依托,专业是在一定的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构成的,同时学科的发展又以专业为基础。没有一流的学科就没有一流的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以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为抓手[8]98。大量实证数据证明,学科水平与大学发展水平之间呈高度正相关,学科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的国际地位和学术声誉[20]71。“新工科建设”和“双一流建设”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二者的旨归都是为促进教育发展助力,从而为实现教育强国助力,因此,新工科建设也应该重视学科建设工作。

新工科建设的主要目标可以表述为:“主动布局、设置和建设服务国家战略、满足产业需求、面向未来发展的工程学科与专业,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创新创业能力、跨界整合能力、高素质的各类交叉复合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21]由此可见,新工科背景下学科与专业的关系是尤其紧密的。未来新工科的建设和研究工作,应该把握学科与专业的共通性,做到学科和专业“两手抓”,既要重视专业设置与布局,也要重视学科建设,加强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打造一流的工程学科,从而更好地促进新工科建设再深化、再拓展、再突破、再出发,推动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

3.产业需求与人才培养

根据已有文献可知,学者们对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关注度非常高。既有研究为新时代的工程人才培养提供了很好的方向指引,但是多数研究都趋向于工具主义语境,强调社会产业发展对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而忽略了工程人才的个人发展。社会与个人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社会发展为个人发展提供物质环境基础,个人发展反过来也能推动社会发展。如果一味强调国家战略和新经济发展的需求,即使教育资源再丰富、学科建设再先进、管理机制再完善,培养的也可能仅仅是技术高超的“工具人”;反之,如果只关注工程人才的个人发展,脱离国家经济与社会产业发展现状,则有可能造成闭目塞听,只能培养出一批缺乏时代责任感的个人主义者。

高等工程教育改革须扎根中国大地,面向世界、面向工程、面向未来,培养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兼备的工程师。其中,工具理性关注实用性,关注工程人才的批判性思维、系统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核心素养的养成,指向社会需求;价值理性关注精神世界,关注工程人才在工作与生活中的幸福感、成就感、价值感,指向工程师的个人发展。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要回归“生活世界”,营造工程师成长的“文化世界”,打造工程师成长的“工作世界”,呵护工程师成长的“内心生活世界”[22]。新经济背景下的社会产业需求与新时代工程人才的个人发展相辅相成,新工科的人才培养问题必须要寻求社会产业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平衡,使以新工科为核心的工程教育改革取得更好的成果。

4.国际经验与本土特色

中国近代工程教育始于19世纪60 至90年代洋务运动时期兴建的30 多所新式学堂,彼时的新式学堂主张“中体西用”,以学习西方文化和科技为主[2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我国工程教育开始学习、借鉴苏联高等教育,对全国高校进行了重点调整。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工程教育都受到苏联高等教育模式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工程教育开启了“回归工程”新范式,给世界高等工程教育带来一次重大冲击。近年来,致力于“创新”,斯坦福大学的“硅谷”、麻省理工学院的“128 高速公路”、加州理工学院所在的“航空街”、剑桥大学的科技园区等不仅成为大学的创新基地,更是全球闻名的创新中心[24]。回顾中国工程教育的发展史和研究史可以发现,我们一直在追赶发达国家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脚步,但是这样的发展带有滞后性,并且很难凸显出中国特色。2016年,中国与美国几乎同时期提出新工科建设方案,MIT 在搜集全球工程教育改革资料期间,还曾来华深入了解过我国新工科的理念及建设情况[25]。这一次,我们走在国际工程教育的前列。能否面对挑战、抓住机遇,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工科建设,为国际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是中国工程教育决策者、教育者、研究者共同努力的方向。

根据相关研究可知,现有研究成果对于新工科建设的把握比较准确和全面,但是多数研究者都关注新工科的主体性建设,围绕中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现状展开分析;也有部分研究者把目光投向国外,但是又局限于分析发达国家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忽略了中国工程教育的本土特色。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发达国家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确实值得借鉴,但是中国的高等工程教育根植于中国的文化土壤,因而具有不可忽视的中国特色。例如,中国的综合性高校、工科优势高校、地方高校分别应该根据自身优势和特色,开展新工科建设工作;又如,中国的新工科建设具备行政模式与自发模式相统一的特点,因而政府应该简政放权,高校应在一定程度上自主发展,等等。如果一味模仿国外工程教育模式,而忽略本土特色,则相当于在中国打造国外工程教育的副本;如果闭门造车,不顾国际工程教育发展,自顾自开展新工科建设,则可能使中国错过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机遇,在国际竞争中失利。因此,中国的新工科建设和研究工作,应该结合本国国情,彰显中国本土特色,扎根中国,放眼世界,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秉持开放、合作、共享的原则,探索具有中国特色与世界水平的工程教育体系,与各国一同促进国际工程教育的发展。

五、结论与展望

1.结论

通过梳理上述研究文献可知,“新工科”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其一,“新工科”研究的文献从无到有,特别是在新工科实施方案颁布以来迅猛发展,呈现井喷式增长状态。这一方面体现了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对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积极回应,与全球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步伐一致[14]23;另一方面反映了“新工科”研究极强的政策属性,政策性概念在先,学者们的关注和研究在后,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当前有关新工科建设的研究大都是一种政策解读和阐释,缺乏对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前瞻性引领。

其二,“新工科”研究的主题领域主要包括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与意义、新工科的内涵与特征、新工科建设的实践探索、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四个方面。这些研究主题主要是从政策落实角度出发探讨高校如何有效开展新工科建设,但对于究竟什么是适合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改革的新方向,以及如何从整合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来推进未来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等命题关注不多。

其三,“新工科”研究的基本命题关系体现了新工科建设的内在逻辑,其中不可回避的四组关系分别是:新工科与传统工科的密切联系、学科建设与专业设置的共通性、社会产业需求与工程人才培养的平衡关系、兼顾国际性与主体性。上述命题关系构成了“新工科”研究的基本框架,对进一步深化新工科建设的基本内涵、拓展新工科建设的研究价值、确立新工科建设的中国大学模式均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展望

新工科建设是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又一次重大改革和创新,并且将是中国高等教育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研究热点之一。通过分析CNKI 数据库的核心文献,以及新工科官方网站、人民日报等媒介平台发布的政策性文件,能够从一定程度上预判“新工科”研究的前沿趋势。

首先,“人才培养”仍是未来“新工科”研究的重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工程人才的核心素养,打造工程教育强国,提高中国的国际竞争力,这些既是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也是新工科建设的旨归。在CNKI 数据库中,以“新工科”和“人才培养”为主题,进行文献检索,共搜集到核心期刊文献190 篇。由此可见,人才培养从一开始就是“新工科”研究的重点,学者们对工程人才培养问题的关注度非常高。

从研究现状基本可以预见,“人才培养”问题将仍是未来新工科研究的重点。未来的研究与建设工作,或可围绕人才培养对学科建设、专业设置、教学模式、课程设计等问题展开更加深入的研究,寻找新的突破点,做好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前瞻性和战略性规划,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卓越工程人才储备力量,推动中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

其次,“人工智能”将成为未来“新工科”研究的另一重点。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推动着人类社会转型,世界正在由信息时代向智能时代发展,发展人工智能成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大战略选择。人工智能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智能科学与技术向工程教育的学科和专业渗透,既可能促进新工科学科专业的生成或消失,也可能促进新工科学科专业的融合发展,这种润物无声的影响将成为推动新工科建设的核心驱动力[26][27]。在CNKI 数据库中,以“新工科”和“人工智能”为主题,进行文献检索,共搜集到核心期刊文献49 篇。由此可见,目前“人工智能”还不是新工科研究的重点。

当前我国人工智能在大部分领域仍处在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阶段,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和供给不平衡,一些高端产业面临着人才紧缺的困境,人工智能人才流动性加大,资深AI从业者占比与美国仍有较大差距[28]。另一方面,随着智能时代的进一步发展,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未来许多产业将会高度自动化,社会产业对人工智能技术与人才的需求将会更加迫切。因此,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可避免要进行调整,未来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办学理念等都将与人工智能密不可分。尽管目前“人工智能”在“新工科”研究中占比有限,但很显然,高等教育界正在积极把握“人工智能”的发展机遇,深入探究“人工智能”与“新工科”的关系,其所占比重也将越来越大。

猜你喜欢
工科新工科工程
《计算机辅助工程》征稿启事
“新工科”和OBE模式下的车辆工程实践课改革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高速透平真空泵工程应用
天津大学:成立全球首个新工科教育中心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子午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