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工作效率的转化提升策略

2021-11-11 07:16:06叶燕华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18期
关键词:小学教学实效性德育工作

叶燕华

摘要:德育一直以来都是基础教育重点讨论的,并因能够直接影响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在新课改的作用下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了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小学教学;德育工作;实效性;路径

蒙童养正,在小学教育过程中,重视德育教育工作,致力于提高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通过德育工作帮助小学生塑造品格,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从而促使小学生高质量完成在小学阶段的各个学习任务,从而逐渐成长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1.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意义

在小学教育事业当中,德育教育在其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小学阶段的学习过程也属于学生塑造品格、拓展知识的重要环节,通过德育教育可以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帮助小学生健康茁壮的成长。从本质上来说,由于小学生刚刚开始走入学习生涯,在小学阶段的学习质量对小学生后续学习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需要教师充分重视起小学教学,在小学教学工作中充分融入德育教育工作,以此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正确性引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端正小学生对待学习任务的态度,促使小学生能够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完成在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涯,进而为后续学习奠定夯实的基础前提。此外,在小学教学工作中开展德育工作也充分符合国家对小学教育工作的要求,即促使小学生达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而德育工作便是帮助小学生提高道德品质、形成良好观念的重要教育措施,而优质完成小学德育工作可以达到一种智育与德育协调并进、相互促进的教学效果,而该教学措施也充分符台小学生的思想认知能力以及成长需求,锻炼小学生心智,是小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是道德品质,从而提高教学成效,提高人才培养工作的质量。

2.小学德育工作与教学成效之间的必然联系

针对于小学德育工作来说,该项工作的教学质量与小学生各个学习科目之间具有极为重要的关联,而优质完成小学德育工作对于小学教学工作成效也具有-定的促进作用,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在学习中的动力以及兴趣,激发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使小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的方式加入到学习过程,进而提高小学教学工作成效。因此,需要充分重视起小学德育工作,用以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针对于当前时代学生群体来讲,由于大多数小学生在家庭当中都是独生子女,成长环境较为优渥,同时在家中也受到家长的诸多宠爱,所以导致小学生有可能会形成骄纵的性格,而这种性格的形成并不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需要在小学教学工作开展期间融入德育教育,因此对于小学生的道德品质进行培养,引导学生思想,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思维模式,从而改善学生骄纵的性格,用以提高教学工作所取得的效果。从本质上来说,通过小学德育工作可以帮助小学生磨砺自身的意志、形成良好道德品质,促使小学生端正对于各个科目的学习态度,令小学生勇敢面对在学习当中所遇到的困难,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而这对于小学教学成效提升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3.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着力点

第一,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了确保德育工作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充分发挥出各项教学资源的作用,教师需要注意到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也就是说在德育工作当中学生乃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在此过程当中仅仅扮演组织者与引导者的角色,因此教师需要致力于激发学生自主探究与自主学习的能力,启发学生的思维,以此确保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拥有良好的积极性,促使德育教学更加优质的完成。同时,该项教学措施也充分符合新课标对小学教学工作的要求,不但可以促使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也可以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小学生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同样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进而有效优化教学工作成效。

第二,注重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在小学德育教学工作当中,教师也需要充分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用在其中,以此促使小学生能够形成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认知,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品质,从而提高教学工作的实效性。在实际当中,教师需要构建起以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德育教学体系,并且在各项教学环节过程当中注重对于核心价值观的渗透,使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引导,并且起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效果,从而促使小学德育教学工作更加优质的完成。以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塑造性格,促使其能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助力健康且茁壮的成长,提升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4.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措施

(1)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为了有效提升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提高教学工作的质以及效果,教师需要在教学工作当中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重视起对小学生的德育培养,从而使小学生道德品质得到提升,形成良好的性格,养成坚韧不拔的精神,而这也有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明确“育人先育德”的教育理念,并且积极开展德育工作的教学规划,确保各个教学环节充分符台小学生的思想认知能力,同时在教学规划期间也要充分考量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例如:兴趣爱好、思想认知、性格特点等方面因素,以此确保德育工作各个方面与小学生本身条件充分契合,同时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其中,从而促使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得到有效提升。

(2)创新小学德育教育手段

在小学德育工作中,教师为了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确保德育工作更加优质的完成,还需要注重小学德育教育手段的创新。在实际教学工作开展期间,教师需要致力于激发小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对德育学习内容的兴趣,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加入到各项学习任务当中,充分发挥小学生对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此确保教学工作取得更加良好的成效。同时,教师要充分注重对于全新教育策略的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查找与德育教育相关的文章,用以学习行业内资深从业教师的教育经验,并且结合本学校当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且合理的教育措施,以此实现小学德育工作教育手段的创新,助力小学德育教学取得更加良好的成效。例如:教师在开展小学德育工作阶段可以采用师生角色互换教学法”,即在教学工作中,由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走上讲台开展课程的讲授过程,而教师则扮演学生的角色,坐在学生的座位上悉心听讲,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时而向学生提出问题,用以检验学生的应变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学生讲解完毕之后,教师也需要进行总结,点明学生讲课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之后对课堂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纳,使学生更加系统性的掌握课堂学习内容,助力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德育工作是教育工作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提高学生道德品质的核心措施,所以需要充分重視起小学德育工作,采取科学且合理的措施开展小学德育工作规划,致力于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以此提高德育的水平,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观念,端正小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以此确保小学生更加优质的完成小学阶段的各项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

[1]敏文俊.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德育[J].清风,2021(16):32.

[2]代超.新时期小学德育工作常见问题与对策[J].教育艺术,2021(08):1.

猜你喜欢
小学教学实效性德育工作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29:38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02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22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人大建设(2019年8期)2019-12-27 09:05:28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88期)2016-11-24 14:25:02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文本细读的运用探讨
小学五年级语文写作教学
浅论小学课堂激励性评价遵循的原则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2:39:04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文学教育(2016年33期)2016-08-22 12:59:02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人间(2015年10期)2016-01-09 13: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