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张宁豫
(南阳张仲景医院 普外科,河南 南阳 473000)
腹股沟疝的具体病变部位是位于下腹壁和大腿交界的一个三角区域,主要表现为腹股沟区突出的包块,多发于免疫力较差的小儿及老年人,早期表现为轻微坠胀感,病情加重可出现疼痛,增加感染、肠坏死等并发症风险[1]。目前,临床治疗腹股沟疝多采用手术治疗,常规疝囊高位结扎术是目前常用术式,操作简单,易于完成,但经该手术方式治疗的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多,不利于术后恢复[2]。开放式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则是在常规术式的基础上改良而来,其切口小,因此创伤更低,较常规疝囊高位结扎术相比,具有更高安全性[3]。鉴于此,本研究旨在研究腹股沟疝患儿经开放式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南阳张仲景医院收治的50例腹股沟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24)和对照组(n=26)。观察组男患儿12例,女12例;年龄6个月~8岁,平均年龄(4.22±3.42)岁;病程3~6月,平均病程(4.27±1.11)月;体重12~28 kg,平均体重(21.52±2.15) kg;身高56~127 cm,平均身高(105.58±3.52) cm;左侧11例,右侧8例,双侧5例。对照组男15例,女11例;年龄7个月~9岁,平均年龄(4.59±2.85)岁;病程1~5月,平均病程(2.59±0.44)月;体重13~29 kg,平均体重(22.69±2.74) kg;身高57~128 cm,平均身高(107.51±3.62) cm;左侧13例,右侧6例,双侧7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P>0.05),有可对比性。
纳入标准:经超声确诊为小儿腹股沟疝;年龄<10岁;患儿家属知情且签字。
排除标准:合并机体器质性病变;合并全身感染性疾病、代谢系统以及免疫功能障碍等疾病;伴有恶性病变;3个月内有免疫增强剂等治疗史;精神和(或)认知功能异常,无法全程配合调查。
对照组常规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平卧于手术台上,行盐酸氯胺酮注射液(山东方明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2831,规格:2 mL∶0.1 g)麻醉,后于腹股沟韧带下方做5 cm左右斜切口,将皮肤、皮下组织逐层切开,显露精索,将疝囊游离至疝颈部,采用荷包缝合法将其缝合后,进行高位结扎,后逐层关闭缝合切口。
观察组开放式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平卧于手术台上,行氯胺酮麻醉,后于其腹股沟管附近确定精索位置,沿皮肤纹理在其位置作一0.5~1.5 cm左右的切口,根据对照组方法切开皮下组织,直至显露精索,将其提起,切开精索膜、睾提肌,找到白色疝囊,直径较小,则可完全剥离,直径较大,则可将其横断,远端止血,后旷置,并将疝囊游离到机体腹膜外脂肪层;游离成功后,缝扎脂肪层处并结扎疝囊,同时切除多余疝囊;后进行止血,并将精索以及睾丸进行复位,使用可吸收4-0线进行切口缝合。
(1)手术指标。统计并记录手术以及住院的时间,具体手术切口大小、术中出血总量。(2)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GQOL-74问卷[4]对所有患者术前和术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共心理、躯体健康、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四项内容,每项满分100分,分值高则生活质量高。(3)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由责任护士电话随访3个月,统计并记录两组患者复发、阴囊肿胀、睾丸萎缩、术后阴囊血肿、切口下积血积液。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阴囊肿胀、睾丸萎缩、术后阴囊血肿、切口下积血积液)/总例数×100%。
对照组(n=26)手术和住院的时间均较观察组(n=24)长,手术切口长度较观察组长,手术出血总量较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s )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s )
组别 手术用时/min 术中出血总量/mL 切口大小/mm 住院时间/d对照组 35.95±8.59 16.34±5.34 38.57±9.34 5.84±2.12观察组 22.58±6.18 7.41±2.37 11.24±3.11 2.67±1.06 t 6.271 7.532 13.645 6.600 P<0.001 <0.001 <0.001 <0.001
手术3个月后,两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n=24)评分高于对照组(n=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单位:分
表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单位:分
注:与本组护理前相比,①P<0.05。
组别 心理 躯体健康 社会功能 物质生活术前对照组 59.74±6.24 58.74±6.32 55.74±6.36 59.74±5.52观察组 60.63±6.14 60.11±7.14 56.59±7.12 58.11±6.27 t 0.508 0.720 0.446 0.977 P 0.614 0.475 0.658 0.333术后3个月对照组 79.53±6.74① 82.15±6.63① 81.11±4.35① 86.14±5.24①观察组 72.41±5.68① 75.74±5.14① 74.74±6.20① 79.44±5.14①t 4.022 3.798 4.232 4.559 P<0.001 <0.001 <0.001 <0.001
对照组(n=26)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30.77%)高于观察组(n=24)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小儿腹股沟疝是儿科常见且是一类先天性疾病,成人也可发生该类疾病,但小儿和其发病机制并不相同,主要发病原因在于患儿的鞘状突未随着其身体发育而发生闭合,其腹壁组织完整,同时因为患儿的腹外斜肌的腱膜发育不完全,其组织弹性较好,因此可通过高位结扎术进行治疗[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和住院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手术切口长度较对照组短,手术出血量低于对照组,表明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手术切口更小,可降低手术出血量,缩短手术以及住院时间。分析其原因在于,常规疝囊高位结扎术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常用方式,操作简单,对操作技能要求低,更利于术者完成。但该术式的切口的长度约3 cm,虽然手术的目的是对疝囊进行高位结扎,但因切口太长,可增加术中出血,延长手术时间,提高机体损伤程度,不利于术后恢复,进而延长住院时间[6]。而小切口手术则是在常规术式中发展而来,对其手术操作以及手术切口等进行优化,研究结果显示,皮下环处小切口可达到手术目的。切口小,则术中出血少,因此手术时间短,相对来说手术创伤则更小,从而起到更利于患儿术后恢复的作用,明显缩短住院时间[7]。随访3个月发现,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表明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手术创伤更小,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利于术后生活质量提高。分析其原因在于,常规术式是在机体腹股沟的下方做一合适切口,经管沟的前壁,后对疝囊进行游离结扎,但因切口较大,故对患儿腹股沟处的解剖结构造成的损伤更大,同时又因患儿的疝囊和精索间的组织张力不够,因此极易对精索以及其内在血管造成损伤,影响术后恢复效果,提高术后阴囊血肿的发生率[8]。且因切口较长,故对机体和腹壁损伤程度较大,易增加术后切口感染的概率。但小切口术式则是先确定精索位置,后进行准确切口定位,更加精准,更利于术者高质量完成手术,不仅节省手术时间,更可降低手术中不必要的损伤,利于术后机体康复,提高术后生活质量[9]。但本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如对患儿随访周期较短,未观察开放式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对腹股沟疝远期复发率的改善情况,未来仍需纳入更多腹沟股疝患儿,在证实本研究结果准确性的同时,分析开放式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对腹股沟疝远期复发率的影响。
综上所述,开放式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沟股疝,更利于促进患儿术后恢复,且创伤小、用时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利于术后生活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