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习作教学需要回归生活常态初探

2021-11-07 20:46石海波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习作教学小学语文

石海波

摘  要: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项目,是传递语言文字知识、强化学生表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训练活动,习作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做人的道理,培养学生成为能够主动适应社会、解决实际问题的优秀人才。为积极地强化习作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教师有必要充分结合学生已有经验知识储备,这显然无法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的支撑。本文将会重点分析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应该如何回归生活常态,以期为相关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生活常态

一、以校园生活为支撑,提升习作质量

学校作为小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学生几乎有大部分时间都需要在此中度过,如果想要在小学习作教学中融合生活化元素,就有必要充分借助校园生活的基本载体,用于为学生的写作教学提供充足的素材支撑。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的过程中,教师便可以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文章中的有关写人的修辞手法和词语句式,随后为学生布置将描绘自己身边的某个人作为核心的习作任务,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带领班级学生观察在校园中的其他同学、教师等人物外观的特征、神色和动作等等,为学生今后语文习作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方便学生更为深入地探究思考,避免出现学生不知从何下手的问题。

二、以社会生活为支撑,激发学生灵感

世界上不会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也不会存在两位完全相同的学生,每位学生所接受的生活环境以及受教育能力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差异,会为学生今后的习作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有效避免学生出现千篇一律等问题。鉴于此,教师完全可以在習作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实际生活,组织相应社会活动,让学生在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积累文字知识的良好习惯,激发写作灵感。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完《坐井观天》文章后,可以要求学生结合寓言故事的写作特征,将自己曾经聆听过的寓言故事记录下来,或者语文教师也可以和地方博物馆进行合作,充分应用课余时间,带领班级学生前往博物馆参观交流,让学生充分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原因、经过和结果,帮助学生积累素材。

三、以日常生活为支撑,强化观察能力

生活是学生写作灵感的重要来源,所以如果想要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促进习作教学回归“生活常态”,教师便有必要充分贴合学生的日常生活,逐步提升学生的综合写作能力。首先,教师在开展习作教学活动的时候,可以通过多媒体工具来为学生播放水流声、风声、鸟叫、汽车鸣笛等声音,要求学生闭上眼睛仔细聆听,此后教师则可以让班级学生猜测自己听到的声音是什么并利用语言描绘,此种授课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观察自己的生活,同时将自己的生活记忆进行深刻记录,这对学生的综合成长来讲意义非凡。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元素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成长具有极为巨大的帮助,教师需要积极地应用社会生活、校园生活和日常生活元素,促进习作教学和生活元素的有机融合,此举将会为学生习作能力成长提供助力。

(责任编辑:莫唯然)

参考文献:

[1]徐丽. 小学语文中高年段写作过程的指导策略研究[J]. 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0(04):51.

[2]柯瑞鸳.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习作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 新课程导学,2019(32):31.

猜你喜欢
习作教学小学语文
善用微练笔 叩启习作之门
童心写童言,童真映童趣
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研究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