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梅
摘 要: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已成为必然的趋势,尤其是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能使原本单一的内容和形式多元化。
关键词:小学语文;网络环境;阅读教学
一、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注意的问题
(一)科学设计
从当前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来看,网络技术的运用过于表面,教师仍是照搬传统的阅读教学步骤,无法将网络技术助力学生阅读的作用发挥出来。
(二)启发学生的思维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具有语句优美、情感真挚、延伸性较强的特点,成功的语文阅读教学,绝不是让学生简单的记忆住文章的内涵及情感,而是通过发散思维及拓展思维对作者表达的内在情感及延伸情感进行感悟,真正在阅读中学到对自身发展有益的知识及品质,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突出主题
网络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突出主题可以说是非常至关重要的一点,但从实际的运用来看,部分教师总是将课件、微课等设计得十分华丽,认为这样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殊不知这样的教学设计只会喧宾夺主,学生无法集中注意力到主题内容的学习中,阅读教学事倍功半。
二、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注重课前预习,提高阅读教学的目的性
当学生完成预习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在线方式对学生的阅读结果进行了解,能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能让学生对课文进行透彻的理解,获得丰富的感悟,感受成功学习带来的乐趣。通过持续一段的课前预习引导之后,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能为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基。
(二)设计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在学习《草船借箭》课文时,教师可以在网络中搜集相关的影视片段,为学生播放与课文最接近的视频片段。当播放到周瑜设套让诸葛亮三天内造10万支箭内容之时,教师可以暂停视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诸葛亮是否完成了此任务?诸葛亮是靠什么方式完成的任务……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质疑、阅读及自学之中。整个课堂教学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学习状态,这样教师只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点拨,能够非常有效增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最后老师需要对完整的视频进行播放。
(三)活用网络资源,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在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文之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周恩来一生都在为中华崛起而努力的各种图片及视频,一方面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另一方面还能够让学生了解周恩来克服各种困难,为国家发展而做出的巨大贡献。相信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之下,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会更加的深入,会被周恩来先生的爱国之情深深震撼。
(四)利用网络技术,拓展学生阅读空间
网络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拓展阅读意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在每节课教学结束之后,教师需要鼓励学生根据主题内容去网络中搜集不同的文章来阅读,让学生内化所学,以及延伸学习,强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责任编辑:莫唯然)
参考文献:
[1]李莹. 浅谈网络环境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04):165.
[2]缪丹峰. 探索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新模式[J]. 中小學电教(下半月),2017(0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