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地理教学探析

2021-10-25 01:20刘涛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19期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刘涛

摘要: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核心素养成为了当前初中地理教学的热点话题,也是当前教师教学需要参考的关键内容。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时要充分理解地理核心素养所蕴含的内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形成地理核心素养,进而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地理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基于此,本文将站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对初中地理教学策略展开深入讨论。

关键词:初中地理;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1回归生本教育,实现有效课堂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课堂内容应围绕着学生需求展开。从教师角度而言,要实现有效地输出而不是一味地灌输,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自我思考能力为目的,不以自己的讲授目的为目的,而是根据学生的可接受程度适时调整授课内容。课堂的单位时间都是一样的,不同的时间分配却会影响整节课的效率,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授课内容和学生任务高效划分课堂时间。

例如,在教学有关世界区域地理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时,可以将课堂的前十五分钟作为教师对自然因素的讲授时间,再用后续的二十分钟作为学生对人为因素及自然与人文相互影响关系的个人或小组讨论时间,这样的方法既可以完成教师的讲授任务,让学生消化课堂知识,也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机会,有疑问可以及时解决,避免疑问存留时间过长影响整体知识的掌握,这样以学生为本的高效课堂才可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引入信息技术,发展主动学习素养

学生接收知识的途径有很多,最常见的有文字、图片、视频等,在这些方式中,视频能更为高效地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在核心素养导向下,教师应转变旧式思维,借助信息技术引入更多的教学资源,以此拓宽学生视野,使学生跳出书本束缚,主动探索新的地理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媒体视频,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地理知识,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地理知识并非一成不变,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资源,积极整合教材、网络的相关内容,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例如,进行“中国的水资源”知识讲解时,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收集近年来我国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并引导学生从农业、工业、生活用水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同时,教师还可鼓励学生分析现阶段导致水资源污染的原因,培养他们节约用水、科学用水的意识。此外,教师还可引入“死海”的相关信息,并对学生提出问题:“死海中的水与贝加尔湖中的水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人掉入死海不会被淹没?”教师通过这些问题,能够激发学生更主动地进行思考、探究,对其科学精神的养成有积極意义。

3问题探究,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初中地理知识相对于其他科目来说内容难度不是太大,但是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学生需要学习地图,掌握空间思维,要记忆不同地形的特点,要学习经纬度,要掌握气候变化特点等知识内容,这些内容对学生来说是比较分散的。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梳理和整合,帮助学生更加方便、快捷地记住更多的知识内容,促进对地理知识的学习。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问题探究的方式帮助学生在探究问题中梳理出一个框架,形成有序的知识网络,帮助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

例如在学习“长江三角洲地区”时,教师可以从地形、气候、经纬度、风土人情等方面提出一系列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在对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在学生思考问题后,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直观的学习材料让学生将课本内容与之进行结合,逐渐解决出现的问题,梳理出解题思路及知识框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地理学习能力的提升。

4提升地理技能,形成知识体系

初中地理的教学内容烦琐复杂,需要教师将其系统整合,构建树干型思维导图,如让每一个知识点作为叶片生长在知识系统这棵大树的树干上,再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能够直观清晰地接受,再进行自身学习体系的构建。

例如,前面提到的世界区域地理中,自然因素包括气候、水源、地形、土壤等,可以以某一区域作为树干,几种因素作为树枝,因素带来的表现、影响等作为树叶,将零散的知识点体现在一棵树上,帮助学生理解和思考,让学生发挥想象能力,能够创造性地解决更多的地理问题。

5开展实践活动,培养科学探究素养

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可在地理教学中融入一些实践活动,以此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对地理知识产生更为直观的了解,增强他们的地理情感体验。借助地理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在设计方案、实施活动、分析数据以及探究结果的过程中,对所学的地理知识产生更为深入的理解,从而将学习心态由被动转为主动,还可在无形中提升学生对地理学科的情感。

例如,在教学“天气与气候”这一章节时,教师可结合学情设计一个“探究海陆气候差异”的实践活动。为确保这次实践活动能够顺利完成,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在开展实践活动之前,结合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思维方式等,明确本次实践活动的目标和意义。比如,教师可为“探究海陆气候差异”这一实践活动制订以下目标:其一,提升初中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使其正确分析陆地与海洋间的热力差异,了解海陆形势对气候会产生何种影响。其二,发展综合思维,帮助学生了解海陆气候会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其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尝试进行多种类型的地理实验。其四,帮助学生从更深层次理解人地关系,培养其形成正确的地理情感和态度。明确实践活动目标后,教师结合学情设计一些问题情境,以此促使学生更为高效地思考。比如,“为什么河边的温度比较低?”而后,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同纬度地区不同城市的气温图,从而引导学生更主动地探究地理知识规律。最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让他们针对“同纬度地区,近海城市的温度是高还是低”进行分析,发展其科学探究素养。

结束语

总之,基于核心素养展开初中地理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考虑到初中生的地理基础和生活视野,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多加引导、多加实践、多加总结,以巨大的耐心和责任感,为培养新时期具有实践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初中生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郜玉龙.浅析初中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21,{4}(55):125-126.

[2]高红应.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地理高效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4}(53):139-140.

猜你喜欢
初中地理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