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根林
如何切实可行地帮助学生据高作文水平,一直是广大语文教师讨论和研究的课题。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尝试了一种”仿写"”的作文训练方法, 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有着较大的帮助。
“伤写”作文训练,是学生参照优作美文进行模仿的练笔形式,是学生课内作文的一种补充。我在实践中将”仿写”过程分为五个阶段:“思”、“析”、“比“、“仿”、”评”。
“思”,即对优作美文进行思考。当学生看到一篇優作美文时,教师应该联系标题,启发学生思考:如果让我来完成这篇文章,我准备选用哪些材料,如何谋篇布局,表现什么主题,怎样表现这个主题等。多进行这样的思考,然后再将自己的思路和优作美文进行反复的比较,这样可以看出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思”的过程,重点是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调动其作文的自主性。所以说学生看优作美文之前,应有所“思”。这个环节既要将自己和优作美文有机联系,也要为想象训练做好积累和准备。如果缺少了这一环节,学生也就难以去"析”、"比”,更谈不上去"仿”。
“析”,即对优作美文进行品析。通过仔细阅读优作美文,品味语言,开阔视野,使思想更具体充实。整个过程都应该渗透着思维的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要对选文的优美语句、结构枝巧、写作方法及选用材料等加以理解体会,形成自己较为清晰的认识。如;开头是如何切题的?中间是如何过渡衔接的?结尾处是如何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的?点睛之笔又是怎样?精彩的词句如何品味?对优作美文中好的生活材料,还应联系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加以吸收,形成自己的东西。”析”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理解、品析、吸收的过程,它为下面的"比”提供了素材和基础。
“比”,即将自己的构思和优作美文进行比较。将所”思”的腹稿和所”析”的美文进行比较,力求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特别是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在仿写时引起重视,加以弥补,达到取人之长,补已之短的目的。这样,通过多次的比较和吸收,才能发现自身所存在的不足,才能缩小与优作美文的差距,从而达到提高作文水平的目的。
“仿”,即对优作美文进行模仿。让学生模仿优作美文进行练笔,从而逐步形成谋篇布局的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多练笔,让他们凭自己的意愿、喜好去抒写生活,评说是非,不受清规戒律的约束,畅所欲言,在广阔的时空里,自由驰骋心志与才华。”仿”的对象可以是优作、美文,也可以身边同学的作文;"仿”的内容可以是结构上的技巧,也可以是好的语句、好的材料;“仿”的量一般以一周一篇为宜。学生开始仿写时,教室要加以指导和鼓励,尽快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仿写习惯。"习得"远远重于"学得”,这实际上是将”思"、"析”、“比”文字化的过程,是"仿写”作文训练法的关键阶段。
“评”,即对所创作的文章进行评价。评价的原则应该是推心置腹、激扬学生。对于仿写的作文,要尽力发掘优点,给以激励,即使需要修改,可应该采用平等商榷的口吻,绝不要武断。特别是对于那些作文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更是要密切关注,只要他们的文章有一点可取之处,我们就要适时地加以鼓励,使他们感到自己是在进步,老师是在注视,从而有信心写出更多更好的文章。这样做,能使学生感到温暖亲切,从而萌生写作的激情,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我想,对于一个初中学生的作文,如果一味刻意求工,动辄大加批判,甚或一概否定,这无异于当头棒喝,掐尖扼芽,不利于保护学生的写作激情。
多年的实践证明:"仿写"作文训练符合新课标”自主探究”的原则。它能弥补学生阅历的不足,帮助学生积累更多更好的素材,它有利于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它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仿写"作文训练摆脱了空洞的被动训练的束缚,使学生成为了作文训练的主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