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建华
摘要:初中学习阶段是学生初步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而在此阶段当中合理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能够使得学生一生都受益匪浅因此,在初中教育教学中,不仅要将各学科的教学内容知识传递给学生,还应该将德育教育作为重点的教学工作持续向学生输入。班主任应该时刻的关注学生的学习及生活情况,从而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开展德育教育。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教育
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渗透,无非是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手段将正确的道德观念与思想观 念传输给学生。 从而使学生具备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以此来满足社会对人才道德方面的需求。而处于初中学习阶段的学生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中一定要保证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这种情况下才能够使得德育工作能够为学生更好发展奉献坚实力量。 因此,应重视针对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初中班主任 德育工作进行分析。
一、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每一个学生的初中阶段德育教育无疑都是重要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世界怀着一颗好奇的心, 但是却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道德价值观。 如果没有良好的引导,很容易就形成错误的道德价值观,而且 学生时期形成的错误道德价值观,将来走上社会以后 想纠正过来是很难的,因此,就需要初中阶段的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之中能够对学生有良好的引导, 通过言传身教的渗透方法去让学生学会做一个有德行、有品德的良好公民。况且教育的目的并不单单只 有学习成绩这一个衡量的方法,学生的品德教育也是考查学生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假使学生的成绩再 好,但品德败坏,将来毕业之后也不能成为一个有良好品德的公民,这样的教育也只能算是失败的。所以 初中班主任的德育渗透对学生和社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做好德育渗透的策略
(一)实施人性管理,获取学生信任
在初中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教师要对学生实施人性 化的管理模式,从而获取学生的信任,这样才有助于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人性化管理即班主任要做到足够尊重学生的想法,要主动采纳学生建设性的意见,鼓励学生积极的融入到班级管理中。同时,还要让学生在班级管理中担任一些管理岗位并给予相应的权利,让学生在参与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获 得自我认同感,从而营造出团结互助的良好班级风貌,进而构 建更为和谐的师生关系。 例如,班主任教师在组织选举班干部时,不要仅凭自己的意愿指派,而是要通过匿名投票的方式进行选举,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选举过程中,同时倡导及鼓励学生可以进行 自我推荐。选举班干部时要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只 有遵循此种原则选出的班干部才能让其他学生所信服。除此之外,选举出的班干部还要通过试用期的考核才可以胜任,在班干部试用期的期间其他学生要做好监督工作,综合考量班干部的各种表现,到试用期满后与学生共同商定是否 通过考核并胜任班干部岗位。因此,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 过程中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手段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与 信任,从而大幅度的提升班级管理工作的效能,进而促进德 育教育的顺利开展。
(二)实施情感教育,了解关注学生
初中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过程中要融入情感,了解并关注学生的各方面情况,从而促进班级管理工作效能的显著提升。在日常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教师要充分的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兴趣爱好、学习情况、心理变化以及个人品行等。初中班主任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时,还应该实施情感教育,采用此种教育方法,既可以进一步的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还可以让学生获得认同感 与尊重。班主任教师在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时,要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不能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某位学生,务必要做到一视同仁。比如,在对学困生进行德育教育时,要实施情感教学,一定不要用言语去否定或讽刺,同时对于品行方面稍有欠缺的学生,也不要对其当众斥责,而是要找到合适的机会与其面对 面的沟通交流,在交流时班主任教师也要注意语气与态度,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班主任教师是真正的为其着想,促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班主任的教育,从而积极改正自身的错误。因此,在初中德育教育工作中融入情感教育,可以有效的促进德育教 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开展集体活动,增加班级凝聚力
初中班主任教师也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集体活动,进而增加班级的凝聚力,促进班级管理工作效能的提升。在对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集体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的过程,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进而完成德育工作的教学要求。学生在班级活动中应占有主体地位,班主任教师要给其空出充足的表现空间,进而满足学生的成就感,促进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集体活动的顺 利进行离不开学生的团结合作,因此,班主任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及团队精神,协调好 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进而增加班级的凝聚力。
(四)注重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
如果说初中班主任是学生最主要的引导者的话, 那么家长的重要性就紧随其后了。学生白天在学校接受的是教师的教育,晚上放学回家接受的就是家长 的教育。 如果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渗透做得 非常好,但是学生的家长不能够树立一个良好的道德模范,这就会对学生良好道德价值观的形成造成不利的影响。 所以班主任要多和学生家长联系沟通,结合学生家长的力量一起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渗透才是更有 效的渗透方法。例如班主任可以和学生家长沟通学 生有没有在家里按时完成作业,班主任还可以询问家长学生在家里的表现情况,对长辈的态度,有没有主动帮家长打扫卫生等。教师通过这些情况再在学校 跟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从而对学生进行更好的德育渗透。
结语:
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重视在内容方面上求新、在形式方面上求活、在方法方面上求合理性、科学性、有效性, 只有这样,班主任德育工作才能够取得良好教育效果,才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价值,以此能够为培养学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综合性人才奠定良好教育基础。
参考文献:
[1]孟文元.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名师在线,2020(05):94-95.
[2]张来桢.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探讨[J].学周刊,2017(27):174-175.
[3]何莎. 初中班主任德育功能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湖南師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