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渗透

2021-10-16 17:11赵泽润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35期
关键词:人文素养高中生物渗透

赵泽润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传统的以应试教育为理念的高中生物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教育教学的需求。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及方式,充分把握教学内容,并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渗透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在掌握生物知识及技能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品格意志、树立起正确的三观,从而促进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和提升十分必要。基于此,本文对高中生物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渗透进行了简单的论述,希望能够对日后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性意义。

关键词:高中生物;人文素养;渗透

中圖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5-160

1.人文素养教育落实的意义分析

学校教学落实的过程不只要让学生接受正确的知识,可以循序推进学生人文素养有序发展,让学生人文精神变得更加丰富,并通过自我理解,有效实践,对外部世界可以更好地观察、融合、感恩和关爱,激励学生学习进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身体及心理的急剧变化,会使学生产生一些偏执心理。加强人文素养教育,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独立约束意识,让他们在认知外部事物时可以从哲学的角度有效思考,引导学生具备正确的学习意识、道德思想和行为方式。同时,人文素养教育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外部社会而不断学习和进取,将观念的输出与人文素养的输入有机结合,推动学生健康发展。

2.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

2.1深入挖掘教材资源,渗透人文素养教育

教材是一切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同样需要充分重视对教材的利用,深入挖掘教材资源,以教材内容为出发点寻找其人文教育的结合点,然后对相关内容进行提取、加工,从而将学科教育与人文素养渗透进行有效融合,在为学生呈现具有感染力的生物知识的同时,想学生传达其人文教育内容。教学期间,为避免学生对于反复的说教或因反复说教而出现烦躁情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充分结合学生特点、兴趣爱好,合理的利用多媒体技术等创新教学模式及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和学习生物知识,理解其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人文素养,从而切实提升教学效率及质量。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时教师就可以先向学生讲解该节课的基础知识,如生态系统结构等,引导学生对生态系统的流动、物质的循环、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等知识进行学习,让学生充分理解生态系统虽然具备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是其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在学生对于基础知识有了一定了解与掌握后,教师就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温室大棚的相关图片和视频,从而引入温室效应、物种入侵等热点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带来的危害;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生态系统濒临崩溃的情境、赤潮现象等等,让学生在观看相关视频、图片的过程中深入的体会生态系统失衡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在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同时,在无形中渗透人文教育。

2.2重视生物实验教学,落实人文素养教育

实验教学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学科是一门有很强实践性的学科,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理论授课及实验操作两大部分。故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加强对实验教学的重视十分必要,人类发展就是一个不断探索与发现的过程,生物实验同样如此。通过开展生物实验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同时还能在实验过程中巩固学生对于生物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且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生物规律、体会其中所蕴含的人文底蕴,进而达到渗透人文素养教育的效果。

比如,在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教师就可以在实验前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如“细胞是否具有复杂的结构?”,让学生带着问题来进行实验操作,然后让学生在具体观察中了解细胞的复杂结构,充分体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句谚语的含义。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明白世间万物都应该以敬畏之心来对待,不能小瞧任何事物,即便是微小到如同细胞,也应该努力的充实自己。再如,在生物实验中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实验,在增加学生对实验印象及知识掌握情况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与人相互交流的能力,为学生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2.3充分利用课外资源,丰富人文素养渗透

高中生物教学不仅仅需要充分重视和利用教材内容,同时还应加强对课外资源的利用,通过课内外资源的有效结合来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同时更好地渗透人文素养,提升高中生物教学质量。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适当的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如参观植物馆、科技馆等,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的生物知识,加深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同时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的科教讲座节目,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感受科学家坚韧不拔的精神、对科研的热爱,从而坚定学生努力学习的信念,促使学生以更积极的态度来投入到生物学习中、投入到今后的学习活动中来,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观念。

例如,在学习《生态工程》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结合“世界清洁地球日”这一节日来组织学生开展以“美化地球”为主题的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收集关于我国污染状况的相关知识,包括文字资料、视频资料、图片资料等,也可以收集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环境污染现象,如白色垃圾、一次性筷子等等,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各小组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并由小组代表对本小组整合的内容及观点进行阐述,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近距离地感受“污染”情况,提升学生对于“我国污染情况”的深入了解与认知,从而强化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精神及素养。

3.结束语

教师要立足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学习,从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人文底蕴,引导学生树立良好学习意识,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许喜红.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策略的思考与探索[J].考试周刊,2021(62):133-135.

[2]曹静.人文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读写算,2021(20):83-84.

[3]李冬梅.思政元素融入高中生物教学的实践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21.

[4]罗丽萍.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苗族文化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21.

猜你喜欢
人文素养高中生物渗透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