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中学”在科学教学中的多点启动

2021-10-16 15:00张俊平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做中学科学教学

张俊平

【摘 要】“做中学”是新的教学理念,在科学学科教学中有广泛应用,教师要掌握学生学习心理,针对学生学力基础,推出更多实际操作的内容和任务,让学生自然进入“做”的环节,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完成学习任务和目标。问题启动、媒体启动、游戏启动、实验启动,教师从不同角度展开设计,学生对这些启动方式都有较强的敏感性,自然能够顺利进入“做中学”的情境之中,并在实践内化中完成认知成长。

【关键词】科学教学 做中学 教学启动

科学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具体设计时,需要选择更多启动点,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体验的机会。在对教学起点进行筛选时,教师要做好教学调查,针对学生学习实际做出设计,利用问题、媒体、游戏、实验等载体展开投射,为学生创造“做”的学习机会,学生有了更多的实践操作体验,自然能够将其转化为学习的力量,完成“做中学”的学习目标。如何才能有效展开教学设计和規划,发挥“做”的促进作用,提升学科教学品质,这是教师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一、问题启动,让学生在思考中“做”

学生对一些科学问题有主动探索的兴趣,教师应对教学内容做深度发掘,结合学生学习认知基础,推出更多思考问题,让学生在学习思考中进入实践操作环节,在“做”中完成学习任务。问题设计需要体现探究性、实践性、趣味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果教师能够将问题融入实践操作环节,引导学生一边思考、一边学习,学生由此建立起来的学科认知会更为深刻而多元。

如教学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怎样移动重物》时,在课堂导学阶段,教师导入一个生活案例:这里有一根铁棒,自身重量很沉,将其架在一块砖头上,一边长一边短,两个人来角力比赛,力气大的人在短的一边,力气小的人在长的一边,结果力气小的获得了胜利。这是为什么呢?学生接受这个问题后,开始了深度思考,自然展开互动交流。在讨论过程中,有些学生还展开了模拟操作,对其中原理展开研究。在问题解读环节,学生给出了多种解释。有学生认为,这是铁棒自身导致的,因为铁棒很沉,力气小的占据了优势,所以胜利了。也有学生认为,即便是将铁棒换成木棒,结果还是一样,力气小的会赢得胜利,这是装置造成的。教师没有给出是非判断,而是拿出一根较长的木棍,找到讲桌的一个角,轻轻撬动了讲桌。学生纷纷来操作体验,对相关原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教师利用生活案例打开教学程序,将学生带入特定学习情境之中。学生开始对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学习思维顺利启动。教师适时引入操作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实际“做”的机会,让学生从中产生体验感知,通过对相关操作原理的解读分析,自然形成学科认知基础。杠杆原理是最为普遍的科学现象,教师借助一根小木棍展开设计,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展开探索,赢得学习的主动权。

二、媒体启动,让学生在观摩中“做”

学科教学运用媒体展开教学启动,这是最为常见的教学方法。学生对媒体展示手段最为熟悉,因为媒体展示信息带有立体感,能够给学生带来多感官的冲击,教师要科学运用媒体进行针对性展示,给学生实践操作提供更多支持。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媒体动画形式展示科学实验过程,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指导,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有更多学习榜样。教师引导学生借助网络信息渠道搜集科学知识和信息,也能够促使学生形成重要的学习动机。

教师借助媒体展示一些电子信息,不仅能够创设立体画面,还能够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在思维对接中建立学科认知。例如,在教学《斜坡的启示》时,教师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图中有一辆汽车,工人在装车,因为箱子又大又重,有人在地面和汽车之间搭了一块木板,两个人正在利用木板斜坡装车。教师提问:这是运用什么原理进行操作的?你能够给出合理的解读吗?学生开始观察图片,展开互动交流。教师给出一些提示,要求学生继续阅读相关内容,对斜坡实验进行详细研究,或者借助手边的材料自行设计一个斜坡实验,通过实际操作,对相关原理做解读。学生根据教师引导,利用一些简单的工具展开相关操作。经过一番操作,学生对实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为课堂讨论提供了不少数据支持。

教师利用媒体展示画面,目的是给学生提供观摩研究的机会。学生在互动交流过程中,结合实验操作,对相关原理做了深度探究,得到了启发。这是典型的“做中学”,学生有了“做”的经历,自然会对相关内容做出深入研究,从中获得更多的学习启示,通过对这些信息展开研究,形成经验总结,完成认知内化。

三、游戏启动,让学生在玩乐中“做”

小学生对游戏竞赛等活动很有兴趣,教师借助游戏活动推出科学实践操作任务,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激励。科学学科教学中涉及不少操作内容,教师将游戏融入操作活动,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完成学科认知构建,真正达成“做中学”“做中乐”的目标。生活中有不少科学知识,都可以通过游戏操作来完成探索,教师要做好资源整合工作,利用多种途径搜集整理这些游戏素材,并展开科学设计,组织学生自然进入到操作环节,并在实际操作中完成认知构建。

教师在设计游戏内容时,要对操作条件有充分考量,让学生有自由发挥的空间,这样可以形成一定助学作用。例如,在教学《拧螺丝钉的学问》时,教师拿出一块木板和一些螺丝钉说:“今天咱们来做一个游戏,看谁能够徒手将这些螺丝拧进木板中。”学生开始尝试操作,但都不能将螺丝钉拧进木板中。于是教师拿出一些工具,如螺丝刀、钳子等,要求学生任选一种工具展开相同操作,并说说工具使用技巧。学生选择工具,将螺丝钉拧进木板中。在介绍操作经验时,学生给出不同的理解。有学生选择了螺丝刀,认为螺丝刀就是为拧螺丝准备的工具,自然要选择螺丝刀,运用螺丝刀真的将螺丝拧进了木板;也有学生选择了钳子,他认为螺丝刀太小,用不上劲,而长柄的钳子,能够轻松将螺丝钉拧进木板中。教师对学生的介绍做出了评价,对工具特点做了进一步解读,并引入了轮轴内容,让学生结合实际操作,体会工具选择的科学性。

上述教学中,教师引入游戏操作活动,成功调动了学生参与实际操作的主动性。学生从游戏操作中获得了不同的体验,对工具应用给予了更多关注,并从具体解读过程中形成了学习认知。游戏操作拧螺丝钉,这是典型的“做”,对工具的选择介绍和对操作过程的解读,体现的是“学”,在“做中学”让学生有了更多认知内化的机会。从学生具体表现可以看出,教师游戏引入是比较明智的,顺利激发了学生的操作思维。

四、实验启动,让学生在操作中“做”

实验是科学学科重要的内容,教师借助实验推出学习活动任务,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机会。科学实验大多可以在生活条件下完成操作,教师要在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材料准备、实验过程组织等方面做出探索,为学生创造更多“做”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完成学习认知内化。如果有可能,教师要让学生在家庭环境下展开科学实验操作,这样不仅能拓宽学生的视野,而且也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将生活与科学实验相结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实验启迪,确保实验顺利展开,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形成学科认知基础。例如,在教学《搭支架》时,教师先要求学生介绍生活中的“支架”案例,大多数学生也能够介绍一些有关“支架”的例子。这时教师拿出一个三角形支架引导:“这是一个照相机三角支架。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看这个支架有什么特点。”学生开始观察支架,开始交互讨论。有学生说,支架呈现三角形,说明三角支架有比较强的稳定性。教师给学生布置课外实验操作任务:回家之后,利用生活中可以找到的材料,自行搭建一個支架,并将成品拍成照片发到网络交互平台,看谁的制作更为精美。学生听说要借助生活材料搭建支架,都表现出极高的参与热情。在讨论环节,教师与学生一起交流,对支架搭建实验操作做出了具体规划。在课堂上,学生进入操作环节,教师借助网络交互平台,对学生操作情况做遥控指挥,给学生以更多技术指导,确保实践活动顺利展开。

上述案例,教师为学生设计实验操作任务,让学生借助生活材料制作一个三角形支架,给学生提供了难得的探索机会,让学生对操作性实践活动的兴趣更浓。教师抓住学生心理展开对接设计,成功调动了学生的操作热情。在这个教学设计中,学生会积极准备材料,并热情展开操作研究,真正实现了“做中学”的目标。

在科学教学中引入“做中学”的施教理念,符合学科教学基本要求,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教师要进行研究,精选操作任务,探寻操作起点,为学生顺利进入实践环节创造条件:问题启动,让学生快速启动学科思维;媒体启动,让学生在观摩中进行实践;游戏启动,给学生提供了玩乐学习的机会;实验启动,学生在操作中完成认知内化,学科核心素养也得到了培养。

【参考文献】

[1]孙慧芳.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策略[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21(2).

[2]刘婷.指向问题解决的科学教学“5E”模式探析[J].基础教育课程,2021(1).

猜你喜欢
做中学科学教学
技校“项目教学法”的讨论
“做中学”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分析
关于幼师立体几何教学与幼儿园教育衔接的教学案例
莫让小组合作陷入虚假的围城
小组合作在科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遵循“做中学”理念,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探讨
“做中学”和“做中教”中的“学”“思”研究
从实验材料操作谈科学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