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式充气压力泵配合运动疗法用于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的效果观察

2021-10-16 06:26余长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年7期
关键词:抗凝充气偏瘫

余长伟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 厦门 361001)

脑卒中又被称为脑血管意外,俗称“中风”,是一种突发性脑血管疾病,常见病因主要是脑部血管出现堵塞或突然破裂造成大脑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导致脑部组织受到损伤的一种疾病。该种疾病具有发病率、复发率、致残率和死亡率高的特点,是中国居民疾病致死第一位的疾病[1]。脑卒中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又被称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脑卒中患者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主要是由于脑卒中患者多会伴有肢体瘫痪等情况,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从而造成下肢缺乏肌肉泵挤压作用,导致血流缓慢进而淤堵而成。发生DVT以及由此继发的肺栓塞都是导致脑卒中患者病情持续加重进而死亡的重要因素[2]。因此,应对脑卒中病发DVT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对该种并发症的预防。

在预防DVT形成方面,抗凝治疗是临床上一种较为有效的手段,但经临床研究表明,同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相比,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DVT发生率较高,并且一部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由于有抗凝禁忌情况,也不能使用抗凝类药物。有研究表明,间歇式充气压力泵配合运动疗法可以较好地预防脑卒中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基于此,本次研究主要探析间歇式充气压力泵配合运动疗法用于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52-76岁,平均年龄为(66.5±7.6)岁;病程1-3d,平均病程为(2.1±0.7)d。观察组40例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55-78岁,平均年龄为(68.0±3.6)岁;病程1-4d,平均病程为均(2.9±0.8)d。两组患者的一般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脑卒中引发肢体运动功能出现障碍,肌力低于3级,需长期卧床者;(2)存有抗凝治疗禁忌情况;(3)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不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者;(4)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下肢深静脉血栓者;(2)严重心肺、肾脏功能不全者;(3)存在其他下肢血管疾病者;(4)凝血功能异常者。

1.2 方 法

两组都严格按照医嘱给予药物治疗,但由于抗凝禁忌,都没有使用预防DVT形成的药物。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间歇式充气压力泵进行治疗。具体方法如下:将患者双下肢稍微提高,用腿套包裹住患者足底直至大腿下三分之一处,将腿套由下至上扣紧,调整好松紧度,以可塞入一根手指为宜;随后将患者双腿平放在病床上,打开压力泵电源,将充气压力设定在40mmHg,充气15s,间隔操作时间为15s;每次治疗2h,每天3次,总疗程为15d。

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疗护基础上配合运动疗法给予治疗。具体方法如下:(1)将患者双下肢略微抬高同床面形成大约30°,让小腿保持悬空;(2)按摩活动踝关节,包括踝关节背伸、内外翻动、跖屈等运动,并将运动频率控制在每分钟15-20次,每个动作重复20次;(3)由远至近的对患者下肢进行按摩,主要按摩其腓肠肌、股二头肌和股四头肌,每侧肢体按摩大约5min左右;(4)辅助患者进行膝关节伸屈运动,经运动频率控制在每分钟15-20次之间;并且要鼓励患者多活动健康肢体,包括深呼吸、膝关节伸缩运动、踝关节跖屈、内外翻、背屈及下肢抬高等训练,治疗3次/d,总疗程为15d。

1.3 观察指标

(1)患肢小腿腿围。在治疗5d、10d和15d时,分别测量患肢小腿腿围。

(2)下肢患肢的平均血流速度。使用多普勒彩色超声进行检查,并检测患者股静脉平均的血流速度。

(3)经治疗15d后,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认患者患肢是否出现了DVT情况,并详细了解患者的主诉感受,是否肢体存在麻木、疼痛等不适感。

1.4 统计学分析

将收集到的数据通过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检验,两组数据均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偏瘫小腿腿围对比

观察组患肢小腿腿围在治疗5d、10d和15d后,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偏瘫小腿腿围比较(x±s,cm)

表1 两组偏瘫小腿腿围比较(x±s,cm)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n)40 40 5d 0.86±0.52 1.12±0.59 2.091 0.040 10d 0.89±0.43 1.18±0.72 2.187 0.032 15d 1.02±0.58 1.36±0.89 2.024 0.046

2.2 两组偏瘫肢体平均血流速度对比

观察组患肢在治疗5d、10d和15d后,血流平均速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偏瘫肢体平均血流速度比较(x±s,cm/s)

表2 两组偏瘫肢体平均血流速度比较(x±s,cm/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n)40 40 5d 19.32±4.12 17.62±2.23 2.295 0.024 10d 18.63±4.23 15.36±3.86 3.612 0.001 15d 17.65±4.12 14.82±4.18 3.050 0.003

2.3 两组DVT发生率及患者主观感受比较

观察组患者主诉疼痛、麻木等不适感明显要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DVT发生率也明显要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DVT发生率和患者主观感受比较[n(%)]

3 讨 论

出血性脑卒多发于50岁以上的群体当中,男性患者要多于女性患者,并且寒冷季节中发病率会明显上升,并且患者多存在高血压病史。发病后患者通常血压都会明显升高,且颅内压增高导致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并伴有头痛、呕吐等症状,其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三偏综合征,即偏盲、偏瘫和偏侧身体感觉障碍[4-5]。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脑卒中患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一方面是由于肢体偏瘫需要长期卧床导致血流缓慢,进而使血液淤积在下肢部位,另一方面是由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当中使用到的利尿药、脱水剂等药物所致。DVT多发于小腿深静脉、股深静脉等处。目前该种疾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加,病情较轻者会造成残疾,丧失一定的劳动能力;病情较重者则可能会引发肺栓塞进而造成死亡,对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临床上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加大预防DVT发生的力度[6]。

临床上,常会使用抗凝治疗来预防脑卒中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但临床研究中发现,一部分脑卒中患者由于存在抗凝禁忌,比如消化道出血、脑出血、梗死后出血等,不能使用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来预防DVT的发生。经多项研究表明,间歇式充气压力泵配合运动疗法可以显著减少脑卒中患者的DVT的发生率[7]。

间歇式充气压力泵的工作原理就是借助气囊加压,促使下肢静脉的血流速度加快,加速血液循环,避免因下肢血流缓慢导致DVT;并且卒中后及时进行下肢运动,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并且可以有效降低DVT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本次研究中,通过对观者组实施间歇式充气压力泵配合运动疗法,同对照组相比,患者观察组的小腿腿围、平均血流速度、患者主观感受到的疼痛感以及DVT发生率均明显要低于对照组(P<0.05),对DVT的发生具有显著的预防效果。

综上所述,间歇式充气压力泵配合运动疗法用于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抗凝充气偏瘫
集束化抗凝管理模式对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充气恐龙
针刺联合中药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为什么汽车安全气囊能瞬间充气?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心脏瓣膜术后,抗凝药物这么吃才安全!
遥控充气枕让您睡出健康
哪些食物会影响抗凝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