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相关因素分析

2021-10-12 09:03陈献红陶丽佳顾超元
黑龙江医药 2021年17期
关键词:颈动脉个数斑块

黄 燕,陈献红,吴 佳,陶丽佳,顾超元

张家港澳洋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江苏 张家港 215600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arotid atherosclerosis plaque,CASP)目前已被公认为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和预测冠心病的独立因子[1]。因而探索CASP形成的相关因素,及早进行干预,不仅有益于CASP的预防和治疗,对降低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发生率亦意义重大。对537例CASP住院患者的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葡萄糖(Glu)等进行分析,以探讨CASP形成的相关因素,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9年5月在张家港澳洋医院住院的CASP患者537例,列为观察组,其中男268例,女269例,年龄41~85岁,平均年龄(63.79±9.35)岁,合并高血压病310例、2型糖尿病91例、冠心病21例(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常规使用降压、降糖、抗凝扩冠等药物治疗)。同期在体检中心做健康体检的102名居民作为对照组,其中男50例,女52例,年龄40~85岁,平均年龄(63.25±9.04)岁,两组对象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按照2013年《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诊治中国专家建议》关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诊断标准[2]进行诊断,而且彩超提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1.2 mm者视为颈动脉斑块形成,列入观察组。健康体检颈部彩超无颈动脉斑块,且无严重心脑肝肾疾病者列入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

(1)彩色多普勒超声(荷兰Philips IE-33型,探头频率7.5~12 MHz)检测两组对象颈动脉内膜斑块情况,观察组记录斑块的部位、回声,统计斑块个数(同一患者的颈动脉斑块数目之和)、斑块面积(同一患者的颈动脉斑块的面积之和);(2)检测两组对象TC、TG、HDL-C、LDL-C、Glu等;(3)测定两组对象的SBP、DBP、BMI。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s)表示,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因素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F<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颈动脉数量及板块分布

CASP的分布观察组总计检出CASP 1 337个(左/右侧颈动脉721/616个,格式下同),分别分布于颈总动脉213/170个、颈内外动脉分叉处294/269个、颈内动脉213/172个、颈外动脉1/5个(图1)。彩超分辨的硬斑、混合斑、软斑分别为798、262、277个(图2)。

图1 观察组颈动脉斑块数量分布图

图2 观察组不同回声颈动脉斑块分布图

2.2 各项相关指标的比较

两组间比较,观察组的SBP、T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DBP、BMI、Glu、TG、HDL-C、LDL-C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表2。

表1 两组血脂参数的比较(±s) mmol/L

表1 两组血脂参数的比较(±s) mmol/L

组别对照组(n=102)观察组(n=537)tP TC 4.74±1.15 5.38±0.85 6.553<0.001 TG 1.63±0.59 1.77±1.10 1.251 0.211 HDL-C 1.52±0.28 1.50±0.42 0.462 0.644 LDL-C 2.88±0.67 2.96±0.63 1.164 0.245

表2 两组血糖、血压、体重等参数的比较(±s)

表2 两组血糖、血压、体重等参数的比较(±s)

组别对照组(n=102)观察组(n=537)tP Glu(mmol/L)5.68±1.75 6.05±1.86 1.859 0.064 SBP(mmHg)125.44±10.53 134.92±15.69 5.855<0.001 DBP(mmHg)80.92±11.27 81.94±8.96 1.008 0.314 BMI(kg/m2)23.88±3.65 24.41±2.89 1.560 0.119

2.3 斑块程度与危险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观察组1 337个CASP,人均(2.49±1.77)个,通过多元线性回归相关分析发现,年龄、TC、HDL-C、SBP水平与斑块个数存在显著线性关系(F<0.01),相关系数R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年龄、TC、HDL-C、SBP。1 337个CASP的斑块面积总计为17 306.72 mm2,人均斑块面积(32.29±42.55)mm2,通过多元线性回归相关分析发现,年龄、TC、HDL-C水平与斑块面积存在显著线性关系(F<0.01),系数R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年龄、TC、HDL-C,见表3、表4。

表3 斑块个数与相关危险因素的线性相关系

表4 斑块面积与相关危险因素的线性相关系

由于年龄因素均排在了两组相关系数的首位,我们遂对不同年龄区段CASP患者的斑块个数、斑块面积作了进一步分析,发现随着年龄的上升,斑块个数逐渐增多,斑块面积逐渐增大;60~69岁是本研究的中间年龄区段,较之年轻者斑块个数明显减少、斑块面积明显减少,相反较之年长者斑块个数明显增多、斑块面积明显增大,见表5。

表5 不同年龄区段CASP的斑块程度(±s)

表5 不同年龄区段CASP的斑块程度(±s)

注:与相邻上一个年龄段相比,a P<0.01,b P<0.05;与总体平均数相比,P<0.01。

年龄40~49岁50~59岁60~69岁70~79岁80~85岁40~85岁例数(人)36 135 217 115 34 537斑块个数(个)1.78±1.33a 1.96±1.34a 2.35±1.76b 3.16±1.95a 3.97±1.70b 2.49±1.77斑块面积(mm2)21.35±22.20a 23.36±31.81a 29.47±37.55 39.83±47.12b 71.71±74.56b 32.29±42.55

3 讨论

斑块形成是动脉粥样硬化(AS)的一个显著特征,可以反映AS的程度。颈动脉常被视作全身AS的可靠“窗口”。本研究观察组共检出斑块1 337个(左/右侧颈动脉为721/616个),依多少排序分别为颈内外动脉分叉处563(294/269)个、颈内动脉385(213/172)个、颈总动脉383(213/170)个、颈外动脉6(1/5)个。彩超分辨的硬斑、混合斑、软斑分别为798个、262个、277个。本研究结果与既往文献CASP好发于分叉部和颈内动脉起始处,左侧多于右侧,强回声比低回声斑块更多的报道相似[3]。

中国慢病前瞻性研究资料提示,中国成人中约1/3的人群患有CASP,而且随年龄增长发生率不断上升,40~49岁、50~59岁、60~69岁、70~89岁人群,CASP患病率分别为6%、21%、41%、63%[4]。本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CASP的斑块个数逐渐增多、斑块面积逐渐增大,年龄与斑块个数、斑块面积均呈显著正相关,而且相关系数排在首位,佐证了年龄是CASP患者的最危险因素的观点[5]。

年龄为CASP形成的不可干预因素,而血压、血脂等是CASP形成的可干预因素。血压升高可改变血管壁张力及切应力,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增厚,容易形成动脉粥样斑块[6]。有报道SBP>160 mmHg者中44%患有CASP,是SBP<120 mmHg者(22%)的一倍[4]。本研究537例CASP患者中患高血压者310例(57.7%),观察组SBP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SBP与斑块个数呈显著正相关,充分提示了高血压(尤其SBP的升高)是CASP形成的重要因素。高脂血症造成的动脉管壁内皮细胞损伤及脂质的沉积是目前公认的AS始动因素,以TC和LDL-C升高、HDL-C降低为特点的血脂异常是ASCVD重要的危险因素[7]。本研究观察组TC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TC与斑块个数、斑块面积呈显著正相关,HDL-C与与斑块个数、斑块面积呈显著负相关,提示以TC升高、HDL-C降低为特点的血脂异常是CASP形成的重要因素。

总之,年龄为CASP形成的最重要因素,但属于不可干预因素,而血压、血脂等是CASP形成的重要因素,属于可干预因素,有效控制血压、血脂,对防治CASP、显著减少ASCVD的发病及死亡危险意义重大。

猜你喜欢
颈动脉个数斑块
软斑危险,硬斑安全?不一定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怎样数出小正方体的个数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怎样数出小木块的个数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
最强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