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冰
摘 要: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英语阅读能力。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立足课程标准,提高专业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英语阅读的技巧,提升阅读效率,提高阅读整体水平。同时,教师应对阅读教学进行创新,在形式上要更贴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内容上更符合学生认知,进而全面提高小学英语阅读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英语;运用能力;阅读技巧
一、Warm up——初步感知中训练思维的逻辑性
在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从思维方式出发,深入挖掘文本,理清文中的逻辑关系,设计含有思维训练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利用对问题的预设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预设问题进行分析理解,获取与文本主题相关的信息。
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思维以问题为导火索,提问是引导学生思考的指明灯,可以扩展学生的思维广度,提高他们的思考层次和深度。首先,教师利用歌曲进行导入:“Whats the song about?”学生给出月份的答案。歌曲能让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在课堂上,同时也能唤醒对前一个单元关于月份的知识。接着教师在Free talk中和学生进行交流,以前面单元学习的句型为内容,让学生在熟悉的知识中和教师进行简单的交流,从而逐步进入课堂。由对话“Which month do you like best?”引出问题Why。接着,学生根据教师的图片提示,猜一猜和老师相关的信息,引出birthdays。这两个环节层层递进,活动设计合理,衔接紧密,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增加了学生对英语思维的接受度,也激活了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二、Presentation——细节把握中培养思维的发散性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学生的脑力活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这种思维方式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思维空间,学生可以调动已有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发挥想象,产生多种思路。
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握问题的设计,以有效问题设计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进而让学生获得阅读技巧。教师在Presentation环节中设计了三个活动:Listen and choose,Read and find,Discuss and find,分别从听、说、读、找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任务设计,带着学生掌握文本中更多的细节信息。学生分别从when,what to do,what to eat和how这4个方面去了解更多的细节内容。在这个活动中,学生能够充分调动知识储备,与新学习的知识进行融合,发散思维。这一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也高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这些都是问题导向下的问题设计,教师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从而让学生形成主动探究、发现的意愿。
三、Consolidation——拓展延伸中培养思维的创新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在本节课的拓展环节中,通过学生自己归纳不同国家过生日的方式来体会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接着,教师通过一个视频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How about your birthdays?”第一阶段的创新基于文本进行延伸,课内结合课外,学生將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本单元的主题是生日,因此,教师在第二阶段的阅读教学中结合了《跟上兔子》英语绘本Where Do Babies Come From?通过阅读绘本,学生能理解妈妈的艰辛,能明白自己的生日同时也是妈妈的受难日。这些活动环节层层递进,是课内教学的反馈和延伸。这样开放性较高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综上所述,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多管齐下,为学生提供更多思维发展的空间,并使之明确思维能力发展对其阅读能力发展的重要价值。教师在设计活动时,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向。同时基于学生的思维起点设计有助于激发他们思维的英语阅读教学活动,使他们积极地参与课堂互动,把新旧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主动对新知识进行探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加以适当的启发和引导,使学生的思维灵活、深入、广泛地发展到阅读学习中。
参考文献:
[1]朱兰.有效提问,拓展学生思维:《Unit7 On the farm》课堂观察报告[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7).
[2]谢亚丽.在阅读教学中培养评判性思维[J].山西教育(教学),2019(11).
[3]陈霞.让学,促英语思维发展[J].考试周刊,201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