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文言文教学的反思与探究

2021-10-09 20:05项飞霞
求学·教育研究 2021年18期
关键词:现状与对策语文核心素养小学教学

项飞霞

摘 要:文言文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文言文的学习有利于传播、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然而文言文句式、含义不同于现代汉语,对于习惯于现代汉语的小学生来说极为晦涩难懂,小学文言文教学中出现了些问题,文章结合相关的教学实践经验,简单谈一谈对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文言文教学的看法。

关键词:小学教学;语文核心素养;文言文;现状与对策;必要性

小学文言文教学一直是小学教学的难点,但是许多人不知道的是文言文的学习还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文言文虽然几乎在小学每个阶段皆有,但是涉及内容并不多。在此,本文简单介绍一些笔者对于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文言文教学的建议与见解。

一、小学文言文教学现状

文言文不同于现代人说话的习惯,为此,在文言文的学习中会遇到较多的困难,笔者从教师以及学生两方面入手,将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以下两点内容的划分。

(一)教师教学成效不高

首先,教师对小学语文文言文的学习缺乏正确的理解以及对小学生能力的过低估计,导致文言文教学成效并不高。小学文言文在教材中所占的比例并不高,同时,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文章篇幅也极短,往期的试卷中也几乎没有涉及,这就让教师产生了一种错觉,认为小学阶段的文言文学习不甚重要,再加上有些古诗中的词语意思与文言文相仿,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文言文缺失的情况,加剧了教师认为小学文言文学习不重要的心理。

(二)学生畏难心理严重

文言文的句式、词汇的意思与现代白话文有所区别,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困难,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生理解能力、认知能力并不完善,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较低,同时,小学生容易知难而退,在困难的小学文言文学习中,他们会产生畏难的心理,以至于一看到文言文便产生排斥的情绪。学生畏难心理对学习文言文有重要影响。

二、提高小学生文言文知识水平的必要性

文言文是中国汉语文化的根源,通过深度阅读文言文可以发现文言文之中的玄妙,它能够用简短的语言描述一件完整的事情,少有助词与语气词,却能够把事情叙述得惟妙惟肖,可见其绝妙之处。这是文言文本身所具备的优点,接下来笔者将简要介绍一下学习文言文的必要性。

(一)传承优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文言文的学习有助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文言文是古代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文言文中蕴含着大量的历史价值以及人文价值,文言文对于我国历史文化的进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众所周知,语言的诞生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基本前提之一,文言文使古代中国多民族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形成了现代中国的多民族文化,文言文的学习便是传承传统技艺与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文言文的学习可谓是传承、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一脉。

(二)提高语文核心素养的必要环节

文言文作为小学语文的一部分内容,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小学文言文的学习是基础,是为了让学生对文言文有一个大致的印象,通过对初中以及高中阶段教材内容的调查可知,文言文的学习比重正在不断地增加,由此可见文言文学习的重要性。文言文作为一种独特的书面语言,对学生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三、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文言文教学对策

(一)正确认识文言文学习

首先,教师要改善文言文在学生心中的印象,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文言文的学习,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学生在文言文的学习中会产生畏难的心理,这种心理会促使学生本能地排斥文言文的学习,笔者认为教师可以采用为学生讲解分析文言文魅力的方式,逐渐地影响、转变学生对文言文的看法。观念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教师付出长期的努力,如笔者在教学中经常感叹文言文的美妙之處,让学生从欣赏的角度看待文言文,在学习《铁杵成针》这篇文言文时,笔者便时常感叹文言文的简练,表示若是将这篇文章中的一些词汇转换成白话文,便会增加篇幅,其中“老婆婆”一词的表达便只用一字“媪”,若是换成白话文则至少要用两个字来叙述,如“老人”,其中老人又没有说清楚性别。学生们在笔者经常性的赞美声中逐渐受到了影响,对文言文的学习也不再排斥了。

(二)加强文言文词汇积累

加强文言文词汇的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必经之路。文言词汇不同于现代白话文词汇,其词汇含义较为丰富,同时,文言词汇与人们现代应用词汇意思有所不同,且有的差距较大,学生们容易受现实情况的影响,理解成错误的意思,为此,基本文言词汇的积累是理解文言文的前提。如在学习《王戎不取道旁李》时,笔者将其中的文言词汇进行了重点的讲解与整理,并将以前出现的文言词汇进行了复习,加深学生的印象,具体实践如“尝”字在文中表示“曾经”,若让学生们翻译,则会翻译成“常常”“品尝”等意思;再如“然”是“这样”的意思。这些词汇是经常在文言文中出现的,笔者将这些词汇的其他意思也进行了整理,在结课时,笔者又带领大家复习了一遍学过的文言词汇,如“于”是“在”,“之”为代词或“的”,“故”表“因此”等。小学阶段的文言词汇并不多,基础的词汇只需要隔一段时间重复复习便可。

(三)提高文言文学习趣味

兴趣是小学生学习的源动力,古今中外,各个阶段的教学策略都意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文言文的学习也不例外,教师若是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学便事半功倍。笔者在教学中经常将文言文生活化,让学生发现文言文的有趣之处。笔者会将自己所看到的现象用文言文的方式描述给大家听,如有位同学生日,笔者便会说“今某某之诞辰,余自以应予以祝之”,笔者复述一遍后,将其写在了黑板上并一一做出了注释。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如有同学没有写完作业,笔者会说“吾甚感失望”等。学生们在此环境的熏陶中,逐渐提高了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四)鼓励进行文言文造句

若想学透文言文,便要学会文言文的运用,为此,笔者认为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去进行文言文造句,促进学生对文言词汇、句式的理解。笔者在教学中会采用“造句接龙”的方式训练学生对文言文的运用能力,让学生进行“造句接龙”,保证了每个人的基本文言文运用训练。如笔者刚开始让学生用“然”字的“……的样子”的意思进行造词,有的学生运用了教材中的例子,有的同学经过思考自己进行了造词,如“漠然”“怅然”“悦然”等。当然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在此过程中笔者建议教师要从简单的造词入手,然后逐步向造句的方向发展。

总而言之,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国际化的潮流中,传统文化的传承越发重要。因此,文言文在中国学生的教育中将会越来越重要,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与继承的重要载体,是中国语文的“源”文化,起着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作用,为此,教师要积极投身于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增强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提高我国的文言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周艳.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文言文教学分析[J].课外语文(上),2018(7):152-153.

[2]方卫斌.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文言文教学模式[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8(9):23.

猜你喜欢
现状与对策语文核心素养小学教学
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
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基于期待视域理论确定诗歌教学内容的研究
新疆农村成人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浅论小学课堂激励性评价遵循的原则
关于汽车客运站财务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当前影响中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主要原因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