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考语文情境化考查的理性审视及其教学启示

2021-10-09 19:58许若梦
求学·教育研究 2021年18期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

许若梦

摘 要:根据情境认知理论,让学习在情境性的学习活动中发生,让学生结合自身经验自主解决问题,才能更有效地学习。近年来中考语文趋于情境化考查:由点到面,创设应用情境;由零到整,追求能力进阶 ;由抽象到具体,感知现实生活。这启示日常教学应设计学习任务群,创设系统情境;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创设个人体验情境。

关键词:中考语文;情境化考查;学习任务群

近年来,随着教学理念的革新和课程标准的深入推进,中考语文正在悄然发生转型。多个地区对中考题型进行了创新性的尝试,由原先的考查记忆性知识和固定化的出题方式,转变为情境化任务群,题型新颖、题目灵活,更接近生活实际,也更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以2019年的统计数据为例,全国各地涉及情境化考查的中考试卷有36份,包括安徽、山西、陕西、重庆、浙江等地,2020年,江苏13市的中考题型中,扬州市在部分题型中也尝试了情境化任务群。2021年,苏州市的阳光指标学业水平调研卷也首次采用了情境化考查的形式,这无疑是一次具有警示意义的标志性尝试。本文通过对2021年苏州市阳光指标学业水平调研卷试题进行分析,致力于为诸位同仁提供一个客观审视语文评价改革的视角,为语文教学的应对性变革提供一孔之见。

一、情境及其与语文学习、语文教学的关系

统编教材和中考试题中,情境化设计的理论基础是情境认知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情境认知理论的研究成果能让我们了解到情境与学习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盛晓明和李恒威提出了情境认知学习观,他们认为学习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而是与实际生活自然结合在一起;人类的认知和知识有赖于和情境之间的作用关系。因此我们认为,让學习发生在情境性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结合自身经验解决问题,才能更有效地学习。

二、情境化考查的特征探索

2021年苏州市阳光指标学业水平调研卷满分130分,调研时间150分钟。调研卷分为“积累·运用”“阅读·理解”“写作·表达”三个部分。总体来看,考查顺序与以往的传统模式并无太大差别。但是,本次考试的最大变化,就是改变了以知识点布题的方式,创设了情境化任务群。以2021年苏州市阳光指标学业水平测试(下称“苏州卷”)为例,情境化的考查方式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由点到面,创设应用情境

苏州卷用“画”作为主要概念,串联起五个具体情境。一是“画·山水有意”,通过古人用笔写出的山水佳句、有关江南水乡古镇的描写文段、吴冠中的水墨画《江南水乡》,引入江南水乡——姑苏这一具体情境;二是“画·思古幽情”,赏析古诗中的美丽画卷;三是“画·匠心不负”,呈现参与“苏州某展览中心举办的年画展”这一情境;四是“画·舞者飞天”,阅读中嵌入情境;五是“画·写意人生”,作为情境的收束,用文字“画一幅画”,向美学社专栏投稿。苏州卷通过五个情境任务群,用“画”这一关键意象串联起所有的具体情境,在具体情境中开展具体活动,实现了由点到面的转变。

(二)由零到整,追求能力进阶

统编教材中,每个单元自2001年起增设了“综合性学习活动”板块,该板块体现了一定的生活情境,如七年级下册“我的语文生活”专题活动和九年级下册“岁月如歌——我们的初中生活”。而在中考语文的情境化考查尝试后,诸多地区也尝试着设计情境“变相”考查综合性学习活动。

苏州卷中也有类似体现。如“画·匠心不负”板块,在“小苏和小州作为志愿者参与苏州年画展”这一情境的基础上,设置了多重情境。第一重情境为“年画探秘”,第二重情境为“年画鉴别”,要求考生根据年画的发展历史找出对应的年画作品,重点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第三重情境为“年画水浒”,要求考生向读者推荐《水浒传》中的一幅年画,并介绍年画中的故事和人物形象,考查考生的名著阅读水平;第四、五重情境分别为“年画推荐”“年画传承”,要求考生向日本友人推荐年画并思考年画传承的方法,侧重考查学生的逆向思维和拓展能力。随着情境的不断变化,试题对考生的能力考查也就不断深入,多个考点相融合,促进学生的思维逐层进阶。

(三)由抽象到具体,感知现实生活

传统的中考语文考查,以填空、问答形式为主,系统地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进行考查。但是考查内容过于脱离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容易造成学生死记硬背、套用答题模板的现象。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那么,如何在考查语文素养的同时考查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将语文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呢?情境化考查完美地解决了这一困境。

苏州卷的情境中设计了两位主人公:小苏和小州,且设计的社会生活情境主要是现当代的,突出了苏州的文化特色和历史传承,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息息相关,突出了现实观照。

三、基于语文情境化考查的教学启示

(一)设计学习任务群,创设系统情境

随着课程标准的改革,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逐渐走入更多的课堂。但是常态课堂仍然存在教学设计模板化、学生学习被动化的现象。

我们认为,教师在备课时,可以着重设计学习任务群,在课堂上创设一个系统化情境。例如,对于杜甫作品的教学,可以以杜甫不同时期写下的诗为“群诗学习与鉴赏”学习任务群的内容组织教学。笔者曾以“给杜甫拍摄宣传片”为载体设计学习任务,创设一个整体情境。以“为宣传片制作片头”这一任务调动学生了解杜甫生平的热情,提升学生查询、归纳信息的能力;以“‘杜甫的一生拍摄任务”,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杜甫青年、中年、晚年时期的作品,走进杜甫彼时的人生经历和内心世界,考查学生对诗词的鉴赏能力;以“给杜甫写颁奖词”,考查学生对于人物形象的了解和把握。在活动过程中,笔者适当提供示例、引导,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做出评价。系统化情境让学生在主线引领下,通过学习活动,建立对知识的结构化认知,并完全经历了知识建构的过程。

(二)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创设个人体验情境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他们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因此教师应时刻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个人情感体验。

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情境中独立完成任务、解决问题。以杜甫诗作的教学为例,情境任务的活动五是“为诗撰文”,要求学生从杜甫作品中选择一首自己最感兴趣的,写一篇散文性“诗评”,要求文章能够体现诗歌的思想感情,且有自己的观点看法。该活动设计,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性——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首诗作;而“为诗撰文”则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表达的平台,让学生生成了独特的阅读情感体验。在该任务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对诗歌有充分的理解,还要调动已有的个性化经验和知识储备来完成任务,最终形成个性化的情感体验。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进一步挖掘情境化学习的创新教学方式,研究情境化考查的潜在意义,继而更有力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高文.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J].教育发展研究,2001,21(8):30-35.

[2]孙智明.基于学科素养的情境化命题探究[J].湖南教育,2018(9):21-2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学习任务群
“学习任务群”基本课型及教学模式建构
浅论基于“学习任务群”的语文高效教学
实验版与2017年版普高语文课标对比分析
“杜甫夔州心境”学习项目组教学研究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语文项目学习初探
植入红色基因 培育英雄情怀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教学探究
关于“学习任务群”的几点忧思与期盼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作文教学初探
表述与实现:从“语文课程目标”到“语文课堂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