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柏
【摘要】新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为本,而反思性学习是自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不仅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可以提高学习效果.初中数学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在教学的时候,教师要重视反思,善于引导反思,在反思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其善学、好学.教师可通过例题设问引导、新知探究、单元复习、作业检测等,提升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反思性学习;初中数学;能力培养
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數学学科核心素养[1].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培养学生的反思学习能力,是对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提升,旨在通过反思思维过程、思维结果,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促进学以致用.
一、初中数学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促进深度学习
学习是从简单到复杂的意义构建,思考和反思作为其中的重要环节,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建立关联,促进深度学习,提高高阶思维[2].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抽象性,不论是理解概念、定理、公式,还是进行证明推导,都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通过判断、对比、分析、推理等进行问题解决,在此过程中,通过反思,学生可以从新的角度、视角、层面进行问题分析,不仅可以促使学生了解问题的本质,还可以创新解题思路,促进对知识的深入探索,提高反思探究学习能力.
(二)有利于促进思维发展
数学是思维训练的体操,需要学生经过探究、思考、分析,对现有问题进行解决[3].在此过程中,只有具备良好的思维品质,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才能得到提升.而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基于反思为核心,通过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进行解决.具体表现有洞察所研究的问题实质,以及问题间的相互关系;能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探索问题;对所学知识能够灵活运用.可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对促进思维发展,使其养成多向思维习惯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初中数学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的原则
(一)自主性原则
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遵从自主性的原则,以学生为本,激发自主参与、主动思考,在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点评的过程中,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在反思学习的过程中,使其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反思学习过程,从而开阔学生的学习思路,在反思中培养批判思维能力,在反思中提高自主探究学习能力,从而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思维发展.
(二)探究性原则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反思性学习能力是以应用知识为目的展开的学习探究,既要关注数学学习的直接结果,还要关注学习探究的过程,使其能够通过反思问题,深化对知识本质的理解,促进知识同化和迁移,在整合所学资源的过程中,实现探索、发现、创造.通过反思学习提高自身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也就是说,在教学的时候要遵从探究性的原则,从发现问题入手,在探究中从多角度、多层面、多维度进行分析,通过探究调节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反思学习水平,增强数学学习质量.
三、初中数学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基于例题,在设问引导中引导反思方向
学习知识不能深入理解,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状态,是教学中常见的问题[4].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对知识掌握还不够深入,从而导致解题出错,因此,在教学的时候,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反思学习能力,通过设问引导的方法,在思路点拨的过程中,引导反思方向,促进深度学习探索.例如,在教学“一次函数”时,旨在让学生运用函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培养数形思想.为此,在解析函数问题的时候,可以通过问题引导,促使学生在反思中规划解题方向,提高解题能力.例如,为促进可持续发展,某自来水公司采取分段计费收费:每月用水10吨以内(包括10吨),每吨水收费a元;每月用水超过10吨的部分,按每吨b元(b>a)收费.设一户居民月用水x(吨),应收水费y(元),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1)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
(2)已知某户居民上月用水8吨,应该收取的水费是多少?
(3)已知居民甲上月比居民乙多用水4吨,两家一共交水费46元,求他们上月分别用水多少吨?
在解析此题的时候,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反思的空间,让学生思考:(1)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有哪些?(2)题目的关键信息是什么?(3)解决此题用什么方法,为什么?依据是什么?(4)此题考查了什么数学思想?通过设问引导,让学生关联一次函数知识内容,结合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思想,在分段求解的过程中,根据图像和题意建立方程组求解此题,引导其以图像中的点(10,15)转折处为核心,展开分段分析,然后结合题意中每月用水10吨以内(包括10吨)的部分,以及每月用水超过10吨的部分等信息进行分类讨论.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学会反思学习,在反思中规划解题方向,提高解题能力.
(二)立足课堂,在新知探究中形成反思习惯
反思性学习习惯是学生高质量成长的前提.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当教学某一新知的时候,新知与旧知之间都会存在潜在的关联,是学习的晋升,对此教师可以以新知探究为辅助,在新知导出的过程中,立足课堂,利用学生思维特点引导反思.例如,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时,教师要考虑到在小学阶段学生便已经用过算术法和方程法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从反思以往旧知中抽出新知,打造生成课堂.如,教师可以从猜年龄入手,通过乘除、加减展开年龄猜测.随机让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在猜年龄的过程中,反思之前所学的算术和方程,从熟悉的知识内容入手,让学生就小学所学的简单方程的概念进行交流,在回顾反思旧知的过程中,导出此次所学知识内容——一元一次方程,从概念、解法以及应用入手,进行层层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