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天台的女孩

2021-09-29 12:51罗丹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1年27期
关键词:认知行为疗法危机干预抑郁症

罗丹

摘要:心理高危学生大多心理问题严重,并且心理问题的成因比较复杂,有较大的安全风险,对学校心理辅导工作来说是一项挑战。初三女生Z,情绪低落、易激惹,长期失眠、易做噩梦,经常请假,在家期间多次出现轻生的念头及行为,长期存在“父母不理解自己”“考不上普通高中人生就没有意义”的想法,存在较高的自杀风险。心理教师进行四次辅导后,将其转介至心理专科医院,经精神科医师评估诊断为中度抑郁症。后期Z在接受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的同时,在校期间多次到学校心理辅导中心寻求辅导。心理教师整合认知行为疗法、表达性艺术疗法帮助其改变不合理信念,建立新的认知模式,激活其内在生命力,度过危机。

关键词:危机干预;初三毕业生;抑郁症;认知行为疗法;表达性艺术疗法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27-0039-03

一、个案概况

(一)学生基本情况

Z,女,15岁,初三学生,身高约1.65米,体型纤瘦,五官清秀,皮肤白净,身体健康,发育正常,成绩中下,善言辞,语调较平缓,擅长画画,给人的整体感觉是高冷。精神恍惚,情绪明显低落。初三上学期末办理请假手续,准备第二学期再来学校。请假第二天主动让妈妈陪着来到学校辅导室求助。第一次辅导后Z觉得效果很不错,表示要在家自主学习,争取考上理想高中。2020年遭遇新冠疫情,3月份Z主动向道德与法治老师取得心理教师微信,接受线上心理辅导。到了4月底复学时,她深夜2点发信息给学校心理教师,说自己很累、得不到家人的理解,并走上天台差点跳了下去。心理教师将其转介至专科心理医院,经医生诊断为中度抑郁症,自杀风险高,服药并每天接受心理治疗。在校期间持续来访,共接受辅导八次。

(二)家庭情况及个人成长经历

Z出生后,父母开始自主创业,在本地开服装厂。由于工作太忙,父母常常顾不上照看Z,Z由奶奶带着长大,在家里和奶奶的关系最好。Z六岁的时候,父母的服装厂已经走上正轨,收入属于中等偏上,家庭经济条件良好,同年父母生下了妹妹。看着妹妹受到父母无限的宠爱,Z心里很不舒服,觉得是妹妹夺走了父母对自己的爱,看不惯妹妹对父母的撒娇行为,认为妹妹很作,同时也越发觉得父母不够爱自己。Z和父母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几乎不和父母说心里话。小学时,Z成绩优异,经常获得老师的夸奖,擅长画画,与同学的关系也比较融洽,有知心的朋友。

上初一后,Z凭着良好的成绩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获得初中老师的一致好评,是班上的语文课代表,亦能够和同学友好相处。Z上初二前的暑假,奶奶因病去世,Z为此感到非常悲痛,无心向学,沉默寡言,到初二结束时,Z的成绩一落千丈。上初三后,Z重新振作起来,给自己定的长期目标为中央美术学院,短期目标为普通高中。可经过課外补习,成绩依然不见起色。Z压力很大,陷入了无望的深渊,觉得自己一定考不上高中,而如果考不上高中,自己的人生将毫无意义。后来,她觉得班级的人际氛围不好,认为老师只看重成绩,以成绩来评价学生,于是不想上学,请假至期末,准备第二学期再来学校。2020年,她在居家抗疫停课不停学期间一度睡眠不好,整夜睡不着,有时即使睡着了也是不断做噩梦,精神恍惚。她的网课学习质量很差。她渴望考上普通高中,又缺乏努力拼搏的精神和行动。期间她加了学校心理教师的微信并接受了线上心理辅导。

二、分析和评估

(一)抑郁症的评估依据

1.学生当前存在的问题

认知问题:认为父母完全不理解自己,觉得考不上普通高中自己的人生就毫无意义,有自杀念头。

情绪问题:情绪波动大,有时候特别低落,有严重的抑郁倾向。

行为问题:人际关系不良,回避社交;请假在家学习,不愿回校上课。

生理问题:失眠、疲惫、头痛头晕、精神恍惚。

2.诊断依据

来访学生Z没有出现任何重性精神病症状,自知力完整。抑郁情况依据达到比较严重的程度,持续时间比较长,影响社会功能。因此,心理辅导教师初步判断Z表现出疑似抑郁症的倾向。抑郁症是指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活动能力减退、思维与认知功能迟缓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心境障碍。

初步评估后,心理辅导教师第一时间将Z转介至心理专科医院,接受进一步的心理状态评估。心理医生评估诊断为中度抑郁发作,自杀风险高,失眠状态评估中,Z睡眠状况极差。医生建议住院治疗,但Z不愿住院治疗,于是改为药物治疗,同时接受每天一次的心理咨询,为期一周。一周后医生评估自杀风险降低,继续服药,同时接受每周一次的心理咨询。

(二)原因分析

1.生理因素

长期失眠,睡眠质量极差,常感到头痛头晕、身体乏力、精神恍惚。

2.心理因素

偏执的个性因素加重了Z的抑郁情绪。“全或无”的思想及不合理的认知,导致Z在面对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及成绩波动时,对生活产生了严重的挫败感和无意义感。

3.社会因素

不良的家庭成长环境:由于父母忙于自主创业,Z童年时期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爱。2020年遭遇新冠疫情,父母创业艰难,家庭经济状况出现危机,居家抗疫时间较长,导致亲子矛盾更为突出。

社会支持系统缺失:与父母关系疏远,与妹妹关系不合。进入初二后与同学关系疏远,未能建立有效的支持系统。

重大负性事件:上初二前的暑假,疼爱Z的奶奶因病去世,Z陷入悲痛,觉得世界上再没有爱自己的人了。

三、辅导目标

近期目标: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在倾听、共情中帮助来访学生宣泄不良情绪;开展危机干预,减低学生的自杀风险,改善失眠的情况及抑郁状态。

中期目标:改变不合理的认知模式,帮助来访学生学会更全面地看问题,增进愉快的情绪体验,激发内在的生命力。

猜你喜欢
认知行为疗法危机干预抑郁症
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社会工作者对企业职工心理问题的有效介入
校园危机干预中的哀伤辅导
认知行为疗法在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中的应用
对一例因抑郁症有自杀倾向的案例分析
移动互联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影响及对策研究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认知行为疗法对医学院校心理危机干预的实验研究
心理咨询技术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