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桓宇,任为,罗伟,佘占蛟,赵国伟
摘 要: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始终与企业发展要求相吻合,建立持续的教学管理改进机制,才能更好地发挥现代学徒制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的价值和优势,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现代学徒制要求对职业教育教学管理模式进行探讨,其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途径。本课题在充分考虑现代学徒制推广实际情况下,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对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专业教学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探讨现代学徒制进一步发展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教学管理;运行模式
1 现代学徒制背景
国内现代学徒制是在借鉴国外的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形成的,正处于推广阶段。要让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发挥出更大优势和作用,培育更多具有真本领真技术的“大国工匠”,既要在试点的基础上不断总结、修正和完善,也需结合实际情况做出更多诸的创新探讨。校企双方共同制订考核标准,采取“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学徒进行共同管理和评价。现代学徒制需要参与企业实践,到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参与工作,经过三年的培养,你会具备非常强的专业技能能力,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正确的教学管理模式。因此,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研究教学管理模式对职业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1-2]。
2 基于现代学徒制模式教学管理
“现代学徒制”是一项旨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育人机制、创新技能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模式,其鲜明特征是校企一体化双元育人,通过学校、企业深度合作,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联手培养,以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进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3-5]。
培养学生掌握良好技能是职业院校的主要任务,但如何让学生在学好技能的同时,与社会不脱轨,与企业无缝对接,成了不少职业院校急需解决的难题。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新工科”、国家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等重大战略背景下,以现代学徒制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为例,学校与汽车制造和维修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按照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形成特有的“专业共建、人才共育、资源共享”教学管理模式,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培育,实现校企无缝对接 [6-7]。
3 提出建议
3.1 校企深度合作,共同育人
学生经自愿申报、企业面试等环节获得进入现代学徒制班级的资格,学校、企业与学生签署三方协议,采取理实交替的方式进行授课。校企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现代学徒制的模块化课程体系,针对企业岗位要求,确定培养目标,制定核心课程标准,编写专业教材。以现代学徒制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高职院校应该加强企业深度合作,促使企业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学生培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现有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在校外的实习要求,有计划地发展一批汽车专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同时,向大型知名汽车后市场发展,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汽车市场目前的发展趋势和学习前沿的汽车技术知识。积极探索推进教育教学的观念、制度和工作创新,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探讨建立“课堂教学—模拟教学—现场教学”的教育模式,培养既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有一定实际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3.2 企业工作管理与学校教学管理融合
根据现代学徒制培养过程工学交替的特点,可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学生采取弹性管理制度,对培养目标和考核标准采用“刚性”管理,对班级管理、教学形式、评价手段、教学时间和场所安排等可采用“柔性”管理。作为学徒,采用企业制度管理,作为学生,采用学校管理制度管理,校企双方按照“合作共赢,职责共担”的原则分工负责。企业要有完整的人才培养规划、清晰的人才培养规格和标准,配备有经验、负责任的师傅,保证学徒在企业中完成足够的学时和面对面指导的过程。学校要完善学徒的管理规定,安排校内导师全程跟踪,引导学生摒除浮躁心态,协调解决学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减少学徒人员流失。
3.3 推广信息化教学,优化教学管理系统
全国职业院校在不同程度上均运用了现代化手段来实现教学管理,通过教学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从传统的人工管理逐渐转向人工与技术相结合的科学化管理,平台系统覆盖到专业设置、教学安排、资源安排、学籍管理、考核评价等全过程多环节,教学管理工作的附加值得到有效提升。以现代学徒制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各职业院校重视加强教学人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如通过网络虚拟平台模拟汽车维修过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节约现场维修时间,减少资金消耗,将学文件模板化、标准化,课堂教学有序,从“量”上保证教学规范;线下聘请专职督导进行督查,从“质”上严格把关。
3.4 创新教学模式,加强学习指导
以学校育人和企业制度共同管理、学校教学和企业实践联合培养、教师与技师协同教学,校企一体、产教一体的共育模式,形成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良好格局,实现了教育教学、培训实训、就业创业一体化。通过实施现代学徒制“三段式”教学,对教学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改革。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第一个阶段加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德育教育、汽车文化理论等课程的学习,强化其文化基础、专业理论和职前能力素养等方面积累,结合汽车制造和维修行业的模范典型事例,培养学生职业责任感和大国工匠精神;第二个阶段对学生进行职业方向和岗位引导,提供如吉利、大众、比亚迪等汽车企业的实习机会,让学生根据自身学习兴趣选择性的试学或岗位轮换,为其选定主攻岗位夯实基础;第三个阶段让学生对已选定岗位进行跟岗、顶岗学习和技能实践,企业按岗位以师徒实施定向指导。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每个阶段式教学结束后,由校企双方共同组织考核测评,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4 总结
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共同发展,着力构建现代学徒制培养体系是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高职院校要培养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现代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必须创新教学管理,建立起与现代教育创新和创新教育相适应的现代化的教学管理理念、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教学管理,通过学校和企业在现代学徒制教学管理方面的深度合作,加强校企融合程度,增强企业对学生在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力度,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外、在踏上社会之前获得多方面多角度的工作实践,更好地掌握学以致用的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孔德忠,王志方,任玉东.产教融合背景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路径探析[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1(3):6-8.
[2]张欣瑞.现代学徒制视域下学生管理工作中校企合作模式分析[J].河北农机,2021(4):104-105.
[3]周唤雄.汽车专业高职生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探析[J].科教文汇,2021(2):150-151.
[4]邹倩,刘惠超,边洪宁.基于现代学徒制教学的机械机电课程教学改革策略[J].现代农机,2021(2):43-44.
[5]孫中柏.高职院校数控技术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中“三教”改革研究[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1(2):149-151.
[6]曹晶晶.“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专业应用[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9):45-46.
[7]唐伦.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内燃机与配件,2019(10):25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