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阅读:让学生的理解更广更深

2021-09-17 05:12孙佩晶
关键词:梳理品读比较阅读

孙佩晶

摘   要:在阅读教学中采用比较阅读的方式,能使学生从两篇或多篇具有一定相似点的课文中发现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在改变以往的学习单一课文的思维模式中激发了学生浓厚学习兴趣,创设了新颖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变得更加广阔更加深刻。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比较阅读;梳理;品读;韵味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1)19/22-0015-03

比较阅读就是把内容或形式有一定相似点的多篇课文放在一起加以对比,了解其中的相同或差异之处,有目的地进行分析阅读。统编教材都是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组织单元,还着力加强每单元内部的横向联系,这就给教师进行比较阅读带来了有利条件。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这两篇课文分别是对植物和动物进行连续细致的观察,在写作方法、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因而将两篇文章联系起来,笔者运用比较阅读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活动,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在梳理中比较,体会课文结构之清晰

这两篇文章的写作要素非常相似,都是作者通过长期细致的观察所得,内容通俗易懂,语言质朴流畅,在平实中将自己的观察记录娓娓道出。在课堂学习时,笔者首先让学生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体会两篇课文在结构中的相似之处。

《爬山虎的脚》为我国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所写,在初读课文以后,笔者就引导学生梳理课文内容,思考:每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让学生梳理出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思考:可以把哪几个自然段合并在一起?学生经过交流汇报,归纳出课文是按爬山虎生长的位置、爬山虎叶子的生长特点、爬山虎的脚以及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过程来写的。

《蟋蟀的住宅》为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所写,课文共有9个自然段。教学时,笔者首先出示课后习题一,让学生思考课文围绕蟋蟀的住宅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提示学生采用勾画的方式找出文中的关键词语,如第1自然段是开门见山,直接道出蟋蟀出名的的原因。第2自然段讲述了蟋蟀的住宅具有排水优良特点,第5自然段介绍住宅外部的特点——向阳、隐蔽、干燥、有门、有平台,第6自然段写住宅内部的特点——简朴、清洁、干燥、卫生,第7至第9自然段描写了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

通过梳理课文内容,学生发现两篇课文在写作上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结构非常清晰,从而学到了只有按顺序观察并记录下来,才能把事物的特征有条理地表达的写作方法。

二、在品读中比较,体会语言文字之精彩

这两篇文章虽然写作的对象不同,语言各具特色,但是都写得非常精彩,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所写事物的特征。在课堂学习时,笔者让学生找出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精读、深读,再“反复咀嚼”,品出其中的韵味。

《爬山虎的脚》中的语言运用非常细腻,如文章开头两处提到了“墙”,暗示爬山虎是一种善于攀爬的植物,它的生长与墙密不可分,这样就为下文写爬山虎的脚爬墙作了铺垫。第2自然段是静态描写,写出了叶子的两个特点:绿、密。“绿得那么新鲜”“不留一点儿空隙”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幅静静的美美的油画。在第4自然段中爬山虎的细丝由直变弯,距离缩短了,产生了拉力,使爬山虎的茎在墙上贴得更紧,作者用了“触”“变”“巴”等动词,准确而又具体地写出了爬山虎是怎样爬墙的。

《蟋蟀的住宅》通篇采用了拟人的写作手法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把蟋蟀当作工程师,把蟋蟀的巢穴称为住宅,把它的活动当作人的活动,如蟋蟀会唱歌——“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蟋蟀会装修房屋——“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蟋蟀会施工——“它用前足扒土、用大颚搬土、用后足踏地、用后腿铺土”;蟋蟀也会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

通过品读关键词句,学生发现两篇课文的作者都是长时间地持久地去观察植物和动物,都是把它们当作亲密的朋友一样来对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喜悦、是欣赏,从而学到了只有细心观察才能把事物的特征表达清楚的写作方法。

三、在写法中比较,体会写作特色之巧妙

这两篇文章在写法上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教学时利用多媒体出示重点句子,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这样写的妙处。

《爬山虎的脚》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如“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作者以蜗牛的触角来比喻这些细丝的形状,写得非常逼真;“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这里作者把爬山虎的脚比作“蛟龙的爪子”,既生动形象,又能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可以想象出作者在观察时是非常用心思的,

《蟋蟀的住宅》中运用比较的方法写出蟋蟀对待“住宅”的态度——不肯随遇而安。“随遇而安”是指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对于一般的昆虫来说,只要能找到一个临时的隐蔽的藏身之所就很满足了,而蟋蟀却对自己的住所要求很高,它根据自己的要求慎重地选择住址,自己一点一点去挖掘,而不会利用现成的洞穴,通过比较,照应了课文题目,让人知晓作者把蟋蟀藏身的洞穴称为“住宅”的原因。

通过比较,学生发现为了说明清楚事物的特点,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表达,从而学到了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表达的写作技巧。

四、在感悟中比较,体会主题思想之深刻

这两篇课文的写作共同点有很多,那么两位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这些平凡的小生命进行细致观察呢?从这些小生命的身上又能悟出什么主题思想呢?在课堂学习中,笔者引导学生对作者的选材进行思考,感悟写作的主题思想。

《爬山虎的脚》中的爬山虎是一种落叶藤本植物,悄无声息地攀援在墙壁上,没有艳丽芬芳的花儿,也没有硕果累累的景象,但是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奋力向上攀登的精神流露在叶圣陶先生的笔端,让人深受启发,学生从爬山虎的身上不禁联想到了自己,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也应该像爬山虎那样,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做一个努力向上、勇于攀登、敢于挑战的人。

《蟋蟀的住宅》中的蟋蟀虽然只是大自然中的一种小小的昆虫,但是在法布尔的眼中,蟋蟀是一个聪明绝顶的建筑师,靠着柔弱的腿、足、大颚等“劳动工具”建造出了“伟大的工程”,蟋蟀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不得不让人钦佩。学生从蟋蟀身上也深受启发,做事一定要认真勤劳、坚持不懈,这样才能在平凡中创造奇迹。

通过比较两篇课文的主题思想,学生发现写作的题材即使是一些毫不起眼的小事物,也能给人带来深刻的启示,从而学到了要善于从平常的小事中深入思考深化主题的写作方法。

将具有一定关联性的多篇课文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理解写作特色,走进文本的深处,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学生的学习思维,使学生对文章的思想内容、结构层次和语言特色等方面的理解更广更深,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郭   艳.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比较阅读[J].文理导航,2014,(12):46.

[2]黎俊英.小学语文比较阅读的思考与实践[J].读写算,2019,(10):78.

猜你喜欢
梳理品读比较阅读
谈比较阅读内容的专题化
小学英语朗读技能提升训练
浅谈优化阅读方法 提高阅读能力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原点之妙 终点之效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一部由点及面、纲举目张的语言学流派专著
试论语文教学中的古代文化常识梳理
将能力培养植根于语段的阅读活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