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联合全面护理在早期肺癌中的应用研究

2021-09-17 09:17李金河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1年16期
关键词:肺叶单孔胸腔镜

唐 瑶,李金河

(广安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四川 广安 638001)

肺癌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一种肺原发性恶性肿瘤,其早期具有咳嗽、气促、喘鸣等症状,且具有发病率、死亡率高的特点。三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是治疗早期肺癌较为常见的手术方式,其可有效达到阻碍癌灶扩散的目的,但需要开多个孔,增加辅助操作性产生的损伤,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且易产生感染、胸腔积液等并发症[1]。单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为单操作孔术式,其手术切口小,可有效避免对胸背部肌肉、肋骨及神经的损伤,并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恢复[2]。同时在患者围术期给予全面护理模式,通过开展身体、心理以及环境的全面干预,让患者更加适应手术流程,减轻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促进患者康复[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单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联合全面护理对早期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于广安市人民医院就医的早期肺癌患者1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96例)患者中男性62例,女性34例;年龄42~82岁,平均(62.15±7.36)岁;病理分型:肺腺癌36例、肺鳞癌26例、肺腺鳞癌12例、细支气管肺泡癌12例、其他10例;病变部位:左肺上叶28例、左肺下叶16例、右肺上叶20例、右肺中叶16例、右肺下叶16例。试验组(96例)患者中男性64例,女性32例;年龄43~90岁,平均(61.36±7.50)岁;病理分型:肺腺癌34例、肺鳞癌26例、肺腺鳞癌16例、细支气管肺泡癌12例、其他8例;病变部位:左肺上叶24例、左肺下叶18例、右肺上叶22例、右肺中叶18例、右肺下叶14例。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5年版)》[4]中的相关诊断标准者;单侧病灶者;病变直径 ≤ 5 cm者等。排除标准:不能耐受手术者;胸廓畸形者;肿瘤向旁边器官浸润、转移者等。本研究经广安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行三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选取患者腋中线的第7肋间、肩胛线第8肋间、腋前线第3肋间分别作长度约1.5 cm、1.5 cm、3.0 cm的切口,将其作为观察孔和操作孔,在胸腔镜下完成手术后,在观察孔和操作孔位置分别放置1根胸管引流[5]。试验组行单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保持侧卧位,全麻处理,胸部稍微垫高;气管内插双腔管及单肺通气,于腋前线第5肋间作一长度为4~5 cm的切口,使用切口保护套,所有器械经由该口进出,明确肿瘤部位后,行肺叶切除术,方法为游离肺血管、肺门、支气管,对肺部静脉进行切断,然后处理肺叶支气管,分离肺动脉,处理肺组织,切除病变肺叶,切除肺叶后清扫淋巴结系统,术后在切口处放置闭式胸腔引流管。

1.2.2 全面护理 护理措施包括:①前意向阶段,护理人员以全面健康指导的形式,让患者和家属了解治疗方式,唤醒患者遵医嘱的学习意识,进而指导患者建立正确的遵医嘱行为。②自我效能阶段,帮助患者建立遵医嘱的信息,让患者了解遵医嘱的治疗效果和生活变化。在自我评定上,确定遵医嘱的治疗重要性。③环境评定阶段,使患者意识到不遵医嘱产生的影响,并请患者比较健康的生活状态和不健康的生活状态差异,从而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治疗信心。④自我解放阶段,患者可以选择合适的场合,确立坚持遵医嘱的决定,护理人员帮助患者建立遵医嘱治疗计划,计划内容包含饮食、运动和治疗的时间。指导患者接受大家的监督指导,在互相监督情况下,进行行为改变,强化社会关系的引导支持,叮嘱患者进行复查,一旦发生问题则和医师进行沟通。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除数、术后置管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②分别于术前与术后24 h采集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一部分血液进行3 000 r/min的转速行15 min离心后取血清,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 M(IgM)水平;另一部分血液采用流式细胞仪对CD3+、CD4+、CD8+百分比进行检测。③采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EORTC QLQ-C30)[6]对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15 d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包括躯体、角色、情绪、认知、社会功能以及总体健康状况评分,每项满分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④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肺不张、胸腔积液、肺阻塞等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指标 试验组患者术后置管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而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淋巴结清除数(枚) 术后置管引流时间(d) 住院时间(d)对照组 96 123.38±22.31 335.41±50.58 11.18±5.51 5.45±0.70 12.39±2.32试验组 96 185.61±30.29 220.52±45.28 10.41±4.59 3.70±0.43 8.28±3.12 t值 16.208 16.582 1.052 20.872 10.357 P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2.2 免疫功能指标 相比于术前,术后24 h两组患者血清IgA、IgM、IgG水平及CD3+、CD4+百分比均降低,试验组高于对照组;CD8+百分比升高,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s)

表2 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s)

注:与术前比,*P < 0.05。IgA:免疫球蛋白A;IgM:免疫球蛋白M;IgG:免疫球蛋白G。

组别 例数 IgA(g/L) IgG(g/L) IgM(g/L)术前 术后24 h 术前 术后24 h 术前 术后24 h对照组 96 1.39±0.12 1.11±0.17* 14.28±1.29 10.14±1.32* 1.33±0.43 1.10±0.02*试验组 96 1.41±0.14 1.27±0.10* 14.38±1.33 12.35±1.29* 1.31±0.23 1.21±0.02*t值 1.063 7.948 0.529 11.732 0.402 38.105 P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组别 例数 CD3+(%) CD4+(%) CD8+(%)术前 术后24 h 术前 术后24 h 术前 术后24 h对照组 96 69.39±8.50 58.23±4.32* 39.14±8.21 29.14±7.32* 26.42±4.62 31.36±5.24*试验组 96 69.36±8.10 64.13±4.54* 38.25±9.21 34.58±8.10* 26.20±4.79 28.01±5.09*t值 0.025 9.224 0.707 4.882 0.324 4.493 P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2.3 生存质量评分 与术前相比,术后15 d两组患者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均升高,且试验组患者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s, 分)

表3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s, 分)

注:与术前比,*P < 0.05。

组别 例数 躯体功能 角色功能 认知功能术前 术后15 d 术前 术后15 d 术前 术后15 d对照组 96 42.90±6.20 50.80±5.50* 44.90±5.10 51.80±5.50* 58.90±5.60 61.40±5.40*试验组 96 42.60±6.40 65.30±5.70* 45.30±6.80 59.30±6.50* 58.40±6.10 68.30±5.70*t值 0.330 17.936 0.461 8.630 0.592 8.610 P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组别 例数 情绪功能 社会功能 健康状况术前 术后15 d 术前 术后15 d 术前 术后15 d对照组 96 61.60±4.90 66.20±5.40* 45.10±6.80 52.90±6.40* 50.80±6.30 57.30±6.20*试验组 96 60.40±6.80 72.60±6.50* 45.40±6.10 60.40±6.20* 50.30±6.00 65.20±6.20*t值 1.403 7.421 0.322 8.247 0.563 8.828 P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2.4 并发症 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随着胸腔镜技术的日趋发展,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成为临床上治疗早期肺癌的常见的手术方式,其中三孔式最为普遍,其包括胸腔镜观察孔、主操作孔、副操作孔,可有效扩展手术视野,加快手术时间,但副操作孔切口需经背阔肌、大圆肌、前锯肌等进入胸腔,肌群血管丰富,易出血且不易止血,甚至术后会引起患侧上肢轻度运动障碍[7]。

随着操作技术水平的提高与手术设备的不断更新,单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也被应用于胸外科领域,其减少了两个副操作孔,只留一个主操作孔,对皮肤、肋间肌肉及神经的损害减少,且器械呈90°进入胸腔,能避免压迫肋间神经,可降低肋间神经损伤率,利于术后伤口恢复[8]。同时,在治疗期间进行全面护理也可有效提升患者依从性,提高临床疗效。本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缩短,出血量降低,生存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升高,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降低,提示相较于三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患者行单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联合全面护理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指标,提升生活质量,且并发症少,促进伤口愈合。

手术创伤能损伤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IgA、IgM、IgG是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参与机体体液免疫。CD3+、CD4+T淋巴细胞能够通过分泌细胞因子活化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并诱导其发生免疫应答进而发挥抗肿瘤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血清IgA、IgM、IgG水平及CD3+、CD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CD8+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相较于三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患者行单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联合全面护理治疗,可有效保护其免疫功能,抑制癌细胞扩散。分析其原因可能为,手术创伤对于机体而言是一种应激,尤其是创伤较大的手术,其带来的组织损伤会激活机体的自我防御系统,造成免疫损伤。相比于三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单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手术切口少,对患者创伤小,出血量少,因此对机体应激反应较小,从而对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也较小[9];同时全面护理能够通过在不同方面对患者的指导,促进病情恢复[10]。

综上,单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联合全面护理治疗早期肺癌,可有效改善临床指标,保护患者免疫功能,提升生活质量,且并发症少,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肺叶单孔胸腔镜
肺叶间裂发育变异及其影像学评价进展
氯化钾与萝卜汤促进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卵巢良性肿瘤术后排气的临床分析
胸腔镜下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不同肺复张方法应用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妇科单孔腹腔镜手术护理中快速康复理念的实施效果探究
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的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
雪后
幽灵
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