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倩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音乐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广大教师普遍发现,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核心素质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成长有着重要意义,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水平,还可以通过优秀的音乐作品起到一定的德育作用,帮助学生建立起健康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不过,每个时代的小学生都会有一些属于时代的特征,所以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也要有所变化,适应当代学生的需要。以下从培养浓厚音乐兴趣,开展音乐实践活动和持续创新教学形式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关键词:小学音乐;小学音乐教学;音乐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8-412
音乐学科对小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能够在小学这一学生飞速成长发展的时期开展有效的音乐教学,能够为小学生未来的人生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要注意的是,小学音乐学科的教学工作不能采取传统的知识型教学,而要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能够让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下获得精神及智慧上的成长。音乐知识应该作为学生实现此种进步的基础,不能作为教学的全部。在这种要求下,就需要教师将学生充分吸引到音乐课堂上,引发学生真正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的主动探究,赋予学生自主进步的能力。
一、培养浓厚音乐兴趣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发现学生普遍具有比较浓厚的学习兴趣。音乐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艺术,其已经成为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小学生天然就对音乐有亲近感。很多学生在平时听到音乐时,还会主动进行学习。但是,这种聆听和学习很多时候带有一定的娱乐性,他们是为了“好玩”或“有趣”。如果变成深入的学习探究,学生就可能感到厌烦和困难。因此,教师应该将学生对音乐的真正学习兴趣培养起来,帮助学生认识到音乐学习的魅力并为自己的学习成长感到兴奋。
为此,教师首先要明确将学生树立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由学生自己去发现音乐学习的魅力。因为小学生的思维认识与教师是不同的,从教师角度出发对音乐有趣之处的感受,不一定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同和理解。另外,教师要让学生去进行充分的探究,鼓励学生自行开展各种学习活动,这样学生才能自主找到学习与趣味之间的结合点。例如,在学习《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时候,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边唱歌边跳舞,让学生自己去找到舞动的节奏,从肢体动作中找到音乐学习的快乐。这也是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心理特征的。
二、开展音乐实践活动
以上论述充分说明,“灌输式”或“知识型”教学不适合小学音乐学科,不能起到良好效果,反而可能引发学生的抵触与畏难情绪。较好的途径是开展實践性的教学活动。音乐本来就是充满实践性的一种艺术类型,是人类在生产与生活实践中创作出来的。在刚才的例子中,让学生随着音乐跳舞,就是一种学习实践活动。教师还要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将理论知识学习与音乐实践应用结合起来。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采用跨学科的方式来拓展学生的音乐学习实践空间。
例如,在学习《螃蟹歌》的时候,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等技术为学生展示螃蟹的相关图片、视频和文字介绍,引发学生对螃蟹的兴趣。随后,教师与学生一起根据教学内容编创表演具备,一起准备相关物料,比如场景的布置及小学生的螃蟹头饰等。最后,以小组形式来排练,最后表演评比。能力较强的学生小组,除了根据教学内容来进行歌唱表演外,还可以自行改编,呈现新的内容。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学到音乐知识,而且还让音乐成为了他们自我表达的一条良好渠道,进一步提升学生对音乐学科的学习兴趣。
三、持续创新教学形式
小学音乐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形式,才能满足小学生的需求。因为当代小学生生活在信息时代,每天能够接触各种渠道和各种内容的信息,兴趣爱好比较广泛,注意力容易被分散。即使再有趣,再受小学生欢迎的教学形式,如果长期缺少变化,仍然会让学生产生厌倦的感觉,逐渐实效。而且,当代小学生是很有创造力的,如果教师能够在创新教学形式的时候充分考虑学生的意见,那么不仅可以让教学形式更加丰富,还能充分提升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感,牢固树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例如,在欣赏《嘎达梅林》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肢体动作等各种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欣赏感受,或者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来创作绘画,然后让大家轮流展示画作并对自己画的内容加以讲解,鼓励大家彼此交流,帮助学生将各种艺术创作形式结合起来,带给学生更加丰富的艺术学习体验。又如,在欣赏《打起手鼓唱起歌》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建议,他们希望在欣赏的时候采用哪些形式,集思广益之后加以改进完善,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成为学习的主人。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任重道远,新时代的小学音乐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创新教育理念,积极探索新的音乐教育模式。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探索,一定能够找到适合自身教学情况的优秀教学策略,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媛.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音乐教学探究[J].情感读本,2019(36):3.
[2]徐敏.浅谈小学音乐素养的培养实践研究[J].情感读本,2019(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