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莹莹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落实,高中生物教学应该以核心素养为宗旨,将实践作为教学的重点,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综观目前高中生物的教学现状,部分老师对于探究式教学的认知不明确,教学时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导致探究式教学没有形成真正的教学模式,教学过于死板,学生学习情趣不高,教学质量无法保证。本文对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展开研究,希望能够为学生构建出自由和谐的生物课堂,提高生物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高中生物 探究教学 教学应用
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高中生物在教学时,普遍以老师为主体,学生在课堂当中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填鸭式的教学,忽视了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无法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因此在生物课堂当中展开探究式教学,注重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展开探究,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互动当中,自主地完成知识的构建,提高学习的效率,保证教学的质量。
一、探究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1.老师对探究式教学的认知不明确
即便新课改已经推行了许多年,但是仍然有老师和学校对于探究式教学不了解,没有真正地理解探究式教学的意义,因此无法掌握探究式教学的各个环节。由于概念上的模糊,导致老师在进行探究式教学时,没有正确的思想指导,探究式教学沦为形式,老师对于探究式教学的认知不清,导致学生也没有接触到探究式教学,家长对于探究式教学也比较陌生。因此,为探究式教学的实施增添了障碍,具体表现为学生在学习时不知道如何进行探究,家长不理解不支持探究教学,学校硬件设备不允许实施探究式教学等。
2.探究式教学活动随意性过高
就目前高中生物开展探究教学的现状来看,探究的方式只有小组讨论师生交流,这和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较而言,只是增加了沟通的环节。但是真正的探究式教学并不仅仅只是拓宽了交流的空间,还包括课前准备和丰富的交流形式。一般探究的过程是让学生自主收集和探究问题相关的资料,然后根据自主学习的成果提出问题,在课堂当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来解决问题。但是,在如今的课堂教学当中,探究的随意性比较大,学生在课堂中胡乱忙碌,学习没有目的性,即便开展了探究式教学,也没有真正地发挥出探究式教学的作用和意义。展开探究式教学前,老师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没有贴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没有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出发,制定探究的问题,导致探究过于随意,没有良好的探究氛围,教学的效果不是很理想。
3.探究式教学本身实施难度很高
学习环境包括情境、协作、交流、意义构建4个因素,在一节课当中,包括课堂导入、新知识的学习、学习总结、课后习题4个环节,想要在每一个环节当中都展开探究式教学,难度是比较高的,效果也很难把控。因此如今主流的教学方式,是在某一个环节上进行探究式教学,这也成为如今开展探究式教学的限制。进行真正的探究式教学,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探究的群体数量也更小,对于资金的需求更大。
4.探究过于形式化
就目前高职生物课堂的探究教学现状来看,基本处于形式化状态。老师经常会让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围绕一个简单的问题进行讨论,或者学生讨论的问题过难,最终讨论出来的答案也不尽人意,因此无法发挥出探究式教学的作用。探究问题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老师要从学生的问题当中提取出探究的对象,最好让学生自己选择探究的问题。但是由于学生本身能力有限,因此其自行选择的问题,一般都无法满足其自身的学习需求,所以在这一过程当中,来自老师的正确引导就显得至关重要,老师如果无法帮助学生提出合适的问题,不仅无法达到探究式教学的效果,也不利于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掌握。
二、问题解决
1.使用探究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師作为探究式教学的组织者,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老师本身要提高探究式教学的能力,熟练地掌握探究教学的方式。这就需要老师要树立起正确的教学理念,完善自己的知识框架,拥有良好的教育交往能力,树立起积极的教育心态。教学目标除了要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之外,也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情感态度。探究式教学的基础是情境展示,因此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快速地进入到学习状态。
2.把握好探究的尺度
进行探究教学的课堂,经常会出现一片混乱的景象,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随意性过大,导致课堂的秩序难以维持。探究式教学并不是随意教学,而是要把握好教学的主线,所有的探究活动都围绕这一主线展开。因此老师在设计探究活动时,首先要确定好教学的主线,根据教学主线设计能够让学生提高其认知的探究问题。学生只有在具备强烈探知欲的前提下,才能够自主地进行探究,在探究活动当中提高自身的各项能力。
3.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探究对象
由于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因此不同的学生学情也不同,老师可以实行分班制教学,将学生按照学习水平分为不同层次,对于学习水平比较好的学生可以重点教学难点知识,而对于学习水平一般的学生,由于其本身生物基础不扎实,无法完成高难度的学习,所以老师要避免在教学中出现高难的问题。同时老师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展开探究教学,对于学生一看就懂的知识点,不需要过多的解释。老师要注重自身的引导作用,让学生通过交流探索来发现规律,提高其求知欲,发挥出探究式教学的最大效用。
4.营造出良好的探究氛围
探究式教学开展的前提是为学生营造出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只有民主和谐的氛围才能够让学生放松心情,积极主动地展开交流,自由地发言,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因此老师要改变在传统教学中老师为主体的情况,加强师生和生生之间的沟通,拓宽学生的探究渠道,通过沟通,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在宽松的课堂氛围下展开沟通和交流,以加深对于新知识的理解,完成知识的重建,将新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三、高中生物研究式教学的应用案例
1.创设问题情境
在人教版生物教材中,《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这一章节里,老师可以用多种导入方式来进行教学。比如可以结合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了解大头娃娃和三鹿奶粉事件,正是由于奶粉当中蛋白质含量过低,才会导致幼儿患病,表明蛋白质对于人体的重要性,从而顺利地引出教学的内容。老师也可以先询问学生早餐吃了什么,结合学生的回答来分析每一种食物当中的营养物质,以此来引出教学的内容。无论选择什么方式,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时,除了要和现实相符,也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契合,引发学生的共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分析问题提出假设
在《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探究实验中,老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复习酵母菌的生物类型以及生活方式的知识点,并且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围绕着酵母菌的知识以及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展开探索。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发表出自己对于酵母菌的理解:酒精发酵就是利用酵母菌和葡萄糖,酵母菌的呼吸能够产生二氧化碳,因此酵母菌能够控制发酵。然后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生活观念作出假设:酵母菌能够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整个过程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学习,并且将经验文字化,分析结果产生的原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多种方法相结合
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当中,其实本质就是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利用观察法观察日常当中植物遇盐析水的现象,提出植物细胞会在什么情况下析水。在设计问题前,老师要让学生对相关的知识和案例进行收集,通过收集到的材料作出假设,比如书中所提到的植物细胞膜和液泡膜都是生物,他们具备和红细胞的细胞膜相同的化学组织和结构,植物析水现象和红细胞失水的现象非常相似。因此可以做出假设,植物细胞膜和液泡膜是生物膜,然后学生要探究该假设是否正确,通过渗透作用实验对比做出实验设计。
4.老師要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
在《色素的提取》实验中,学生已知绿叶中有色素,但是不清楚色素的特点,不知道如何将色素提取出来。此时老师要为学生提供理论支撑,让学生了解:色素可以溶解在有机溶剂当中,学生在理解了这一理论之后,才能够将实验用无水乙醇来代替,继而思考如何让在绿叶中提取色素。通过思考学生会使用碾碎绿叶的方式,此时老师用问题引导的方式,让学生思考,如何碾碎绿叶才能够即充分暴露色素,又不会破坏色素。在探究的过程当中,老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让学生能够顺利地发现问题,弥补学生探究过程当中的不足。老师要融入学生的探究过程当中,成为探究活动的一员。
5.小组合作
在《质壁分离》实验当中,老师可以让学生自行分组,每4个学生为一个学习小组,组内的每一名学生都要有具体的分工,如配对溶液,制作标本,查阅资料,观察现象等等,根据最终的现象得出实验的结论。在整个探究过程当中,分工明确操作准确的小组,其探究的效率更高,而有些小组则会因为在组内分工不明确,导致实验无法顺利地开展。借由组内之间的比较,学生在实验之后就能够了解组内的问题,查漏补缺,并且将其细化到具体的学生身上。通过分组讨论组内互助,能够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同时也能够有效培养其团队合作意识。不同小组之间的竞争机制,能够满足学生的好胜心,激发出其学习的潜能,让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学习知识。通过组内合作和组间竞争,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具备良好的集体意识,个体意识,竞争意识。
结束语
随着教育教学的发展,探究式教学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逐渐成为一种常态化的教学方式。探究式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继承和发展,因此在应用的过程当中可以和多种方法结合使用,体现探究式教学的意义。老师要要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课堂氛围,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出探究式教学的真正效用。
【参考文献】
[1] 徐学福. 科学探究与探究教学[J]. 课程·教材·教,2002(12).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金坛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