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教育的几点思考

2021-09-14 02:50谢和平
大学教育科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课堂革命一流大学个性化教育

摘要: 作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教育管理者可以从对教育的认识、目前大学教育的缺失、“课堂+课程”的作为、大学教育的好老师、一流大学与教育强国的方向等五个方面对我国的大学教育进行深入的思考。深化对教育的认识,首先应对教育的本质、责任及生命进行深入的思考。教育的本质是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更要启迪学生的心灵,唤醒学生自身的潜在力量,把学生的创造力诱导出来,激励学生有理想、有信念、有追求,鼓励学生有知识、有文化、有智慧、有责任,让每个学生都能身心健康、勤奋阳光。教育的责任,可以从党和国家、社会、家长、大学功能、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等多个不同的视角来认识,其根本宗旨是把每个学生培养成才。教育的生命在于爱心的传递,在于教与学的互动,在于情感的投入。换言之,教育的生命就是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当前大学教育的缺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学“学术殿堂”之环境。大学只有坚持把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互融合,才能真正让大学校园成为神圣的学术殿堂、社会的精神家园,才能真正建设好一流大学。二是对“钱学森之问”的认识。深层次回答“钱学森之问”,在人才培养问题上必须更加关注学生的素养、境界、视野的培养。对于大学“课堂+课程”的作为,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到,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只有课堂进行了革命,教育才能真正革新;在课程设置方面,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艺术科学人文相融合的多学科知识面和广阔学科视野,充分实施个性化教育。培养一流人才,实施教学改革,关键在老师;只有好老师,才能培养出好学生。教师的水平就是一个大学的水平。高等教育承载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希望和梦想,其中一流人才的培养是最重要的。办最好的本科教育,是中国一流大学和教育强国建设的方向和根本所在。

关键词:大学教育;一流大学;学术殿堂;钱学森之问;本科教育;课堂革命;个性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21)04-0004-08

一、对教育的认识:本质、责任和生命

教育的本質不仅仅是注满一桶水,更应该是点燃一把火。教育不能是一刀切,而应该让每个学生能够获得适合自己的教育,允许每个人有个性,允许每个人有特殊的需要,教育应该尽可能地满足每个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价值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并在多次重要讲话中指出要“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要着力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1]。教育的本质是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更要启迪学生的心灵,唤醒学生自身的潜在力量,把学生的创造力诱导出来,激励学生有理想、有信念、有追求,鼓励学生有知识、有文化、有智慧、有责任,让每个学生都能身心健康、勤奋阳光[2]。

就党和国家而言,教育的责任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社会而言,教育的责任是造就拔尖人才、创新人才;就家长而言,教育的责任是望子成龙,让孩子有好工作、有高薪酬;就大学功能而言,教育的责任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就教育者和教育对象而言,古人云: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准确地理解教育的责任,应该从教育的责任角度出发,不仅要把课讲得好,还要让学生学好,使优秀的学生更优秀,使落后的学生成为优秀,把每个学生均培养成才。学校有本事把差生培养成优秀学生,那才是教育的宗旨。

教育的生命在于爱心的传递,在于教与学的互动,在于情感的投入。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普及,“慕课”等网络课程(特别是疫情期间网上课程)迅速发展,很多人提出大学还需要存在吗?认为大学也会像纸质报业一样破产。我认为教育永远都不会破产,因为教育是有生命的。学生在大学校园通过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是任何网络课程都代替不了的;教育的生命在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传递、智慧启迪,也是不可能被新技术、新手段、新媒体所代替的。

在我看来,教育事业不同于其他职业,教育的对象是充满生动活力、富于个性的学生,这决定了教育的生命在于教与学的互动,在于情感的投入,在于“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每个能够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都不会缺乏知识的教育、技能的培养,但往往所缺失的是一个青年学子最需要、也是最宝贵的人文关怀。这种人文关怀既要体现在教了他们多少知识,更要体现在教会了他们多少知识、教会他们如何创造知识。教育的生命就是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二、目前大学教育的缺失

目前大学教育的缺失主要在两点,即“学术殿堂”之环境和“钱学森之问”的认识。

(一)“学术殿堂”之环境

任何人都向往大学,因为任何人对大学的第一感觉和认识是大学是“学术殿堂”;然而“学术殿堂”是什么?我们又如何来打造大学的“学术殿堂”?学术殿堂包括软环境(思想、灵魂、精神)和硬环境(熏陶、感悟、体会)。软环境即学术精神、学术氛围、学术自由、学术责任等;硬环境即学术课程、学术设施、学术条件等。学术精神是学术殿堂的软件。大学之大最重要的是大学有精神,大学是矗立不倒的道德围墙、人类价值理想的精神家园、引领先进文化和社会文明的灯塔,大学的生命在于教师传授给学生新颖的、符合自身境遇的思想,唤起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学生影响其一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学术环境是学术殿堂的硬件。一所大学所有环境、氛围和支撑条件的建设,都应为师生服好务,为师生提供优质的学习、研究和工作的学术殿堂式的环境和条件。一流大学不仅仅需要体现在科技上的领先,关键更在于拥有独特的人文艺术与科学交汇的环境、完善的道德修养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只有坚持把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互融合,才能真正让大学校园成为神圣的学术殿堂、社会的精神家园,这样的大学才能真正称得上一流大学。比如牛津大学通过定期举行“科学与艺术沙龙”,组织艺术家和科学家开展研讨,营造一种能够促进每位师生艺术想象力和科学创造力互相启发、感悟和碰撞的良好氛围;MIT的教学楼和实验楼里,常常都能听到优雅的钢琴声,都能看到优美的雕塑,形成了一种陶冶情操、启迪心灵的人文氛围和学术环境。凌晨4点的哈佛大学图书馆里,灯火通明,座无虚席。哈佛的餐厅,很难听到说话的声音,每个学生端着比萨可乐坐下后,往往边吃边看书或是边做笔记;哈佛的餐厅不过是一个可以吃东西的图书馆,是哈佛图书馆之外的另类图书馆。

那么如何构建“学术殿堂式”校园环境?要把校园打造成处处都可以交流互动、学术讨论、潜移默化地熏陶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学术殿堂,首先要从观念上进行转变,要充分认识到:教学楼不只是用来上课的,宿舍不只是用来睡觉的,食堂不只是用来吃饭的。教学楼除了上课的教室,走廊、通道都应有方便师生交流、讨论的公共空间,让每个师生随时随地能够讨论问题、推导公式、交流互动;学生宿舍(四川大学设计的学生宿舍是三室一厅,住12位学生)不只是学生睡觉的地方,而是要给学生留出能共同活动、能讨论问题的公共区域;教职工食堂也不只是就餐场所,而是要成为师生饭后交流讨论、茶歇的场所。四川大学从2012年开始实施了教学环境建设六大工程,包括小班化、互动式教室改建工程,教师休息室建设工程,教学楼公共空间改造工程,学生宿舍研讨空间建设工程,教师独立工作空間建设工程,食堂交流区域建设工程[3]。工程投入经费2亿元,建成互动式智慧教室,包括“灵活多变研讨教室”“双创专用研讨室”“多屏研讨教室”“手机互动教室”“多视窗互动教室”“远程互动教室”“网络互动教室”等500多间,达到了“老师进入互动式教室里上课,不互动都不好意思”的效果。师生在走廊、大厅等公共区域都可以交流互动、讨论问题、推导公式,真正打造了学术殿堂式的校园环境。2021年4月,麦可思研究指出,多所高校宣布教室升级,教室改造成为大学“潮流”。

(二)“钱学森之问”的认识

2005年7月29日,温家宝总理去医院看望钱老,向他汇报科技发展规划。钱老说:“你说的我都同意,但还缺一个。我要补充一个教育问题,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问题。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没有这些是不行的。”

就在这次谈话中,钱老尖锐地提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就是“钱学森之问”。

在我看来,“钱学森之问”的原意,是关于教育的根本问题,是质疑大学教育的问题。人才培养应立足于人文、科学、艺术为一体的多学科全面的教育,而不应是单一专业的教育。目前的大学教育是关注知识、能力、创新的培养,而学生更是热心关注学习分数、学分绩点、评奖推免、考研出国、就业。所以,深层次回答“钱学森之问”,在人才培养问题上更应关注学生的素养、境界、视野的培养。什么是杰出的人才?“杰出”体现在哪里?“杰出”不只是要有知识、能力,核心是要有素养、境界和视野,品行和素养比知识、能力更重要,决定着学生未来人生的高度、宽度。素养即品德、胸怀,核心是人文艺术底蕴、美学品质;境界即认知的境界、人文的境界、科学的境界;视野即有国际视野,有社会责任感、社会情怀,不仅要关注中国,更要关注世界和人类。一流的人才,不仅要有知识、还要有文化,更要有素养、有境界、有视野。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最大的短板是:科技与人文艺术的融合教育还不够,理工医的学生缺少人文艺术熏陶,人文艺术的学生缺少科学素养。所以,我们不仅应高度重视学生理想信念和核心价值观教育,而且应高度重视人文艺术与科学相融合的多学科知识面教育。

1.关于一流人才的素养

素养即素质与修养。素养是什么?就是在迷茫与痛苦之中,仍能永葆初心坚持窗明几净,仍能保持自我反省,仍能力求每天学习与进步,仍能对他人表示尊重、怀有亲善。素养是让一个人拥有自信、获得他人尊重,坚持一生把优秀作为习惯,化为性格,最后成为社会栋梁之才,即大师级人才。四川大学就人才培养提出了如下新目标:培养学生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力争真正把川大深厚的人文底蕴优势,转化为学生的素养、境界和人文素质,让学生的谈吐、气质打上“川大烙印”[4]。川大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中华文化》必修课,包括文、史、哲、艺术4大板块,计3个学分,通过“小学生,大人物”的教学方式,讲诗词名篇、讲历史经典,使理工医学生多一些人文知识与人文素养、多一份人文精神和人文境界;构建了“必修课+选修课+讲堂讲坛”相结合的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开设了《中国诗歌艺术》等6大类、400多门文化素质教育公共选修课;开设了人文大讲堂,精选出10~15位学术水平高、特别是讲课效果好的老师,每年面向校内外开设“川大人文大讲堂”。

2.关于一流人才的境界

一流人才的境界包括认识的境界、人文的境界和科学的境界,而境界需要通过人文艺术与科学的融合以及多学科知识面与交叉学科来培养。关于认识的境界,哈佛大学校长德鲁·福斯特在演讲中指出:“走出去认识整个世界是孩子们的必修课。”一个见过世界的孩子,自然会立志高远,不愿意当那“井底之蛙”。眼界的提高,会促使人想要认识更广阔的世界,所以更加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

人文的境界给人以启迪和教育,人文内涵和艺术欣赏体现精神境界。人文艺术的本质和核心,不在于外在的表达形式和单纯的表现技巧,而是植根于人文艺术作品本身的精神内涵和人文艺术境界,启迪和教育人们,使人得到文化的熏陶、人文境界的陶冶、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的提高。有人工智能研究专家预言,未来人类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可以由智能化机器人来完成,但是有两项工作是无法被取代的:一是音乐(音乐创作),二是书法绘画(书法绘画创作)。2011年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演讲时谈到:“如果我不学书法,就不会有今天的苹果”,“当我们第一次设计苹果电脑的时候,书法课所学到的东西完全影响了我。而且我们把书法中的一些元素用到苹果电脑中。”多年后,有记者问乔布斯:“书法对您事业成功的作用,是不是印证了中国的古话——艺多不压身?”乔布斯同意,但强调说:“我学书法,证明了一个道理:灵魂一定要飞翔。”自由大胆的灵魂才能求真求索。古人“问道”“量天”,其中的“问道”就是老子《道德经》中的“道可道,非常道”,是探究宇宙的本质及其规律。“问道”是求真,就是对内在规律性的求索和认知;“量天”就是天有多高,要看心中的那把标尺有多大(罗中立解读)。“问道”和“量天”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求真、求索之精神,表明我们敢于挑战不可能、敢于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情。从整个人类的发展史来看,许多优秀的科学家都在人文艺术方面具有较深的造诣。美国人罗伯特·鲁特-伯恩斯坦(RobertRoot-Bernstein)对世界上的150位著名科学家的传记进行了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大科学家、发明巨匠同时也是诗人、提琴手或者是作家、业余画家。数学家高斯擅长诗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擅长小提琴,导弹、宇航学家钱学森擅长绘画,数学家吴文俊擅长话剧,半导体学家王迅擅长京戏......综上,我认为,人文的境界就是思想要自由、想象要大胆、学术要严谨。

我国大学教育最大的短板是学生综合性科学素养的系统性教育缺失,从而导致学生想象力、创造力、战略思维能力不强。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先生为什么能担任全球空间站暗物质研究首席科学家?他强调指出,“最优秀的学生不是分数高的学生,而是会提问题和有多学科知识面的学生”;“分数高和有动手能力并不一定能创新,创新思想和多学科素养奠定了创新的两大支撑”。诺贝尔奖得主、哈佛大学医学院绍斯塔克教授谈到哈佛的创新人才培养体会:“要重视跨学科、跨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哈佛医学院鼓励其学生到天文学院及其它跨学科学院学习、生活三个月或半年,对学生的思维启迪和创新能力培养至关重要。”根据《科学时报》统计,百年诺贝尔奖中,有41.02%的奖项属于多学科交叉领域;在近30年间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中,多学科交叉研究获奖比例接近70%。20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就是多学科交叉的典范,三位科学家将数学中的拓扑学概念应用到物理学领域,利用先进的数学方法研究物质的特殊相或状态并最终获奖。这些事例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知识面已成为我们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人才的重要途径。

3.关于一流人才的视野

一个国家的视野,能够决定他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一所大学的视野,能够决定他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一个人的视野,能够决定他的事业和成就,更能决定他人生的高度。大学教育应当做到关注国家、关注社会,更应关注全球、关注人类;一流人才应当做到做最好的自己,让人类更好,让世界更好。我们国家正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中国培养的大学生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必须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必须有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必须有关注和参与中国未来发展、关注和参与全球人类进步与发展的能力。从2012年开始,四川大学每年投入1 500万元开展“国际课程周”(UIP)(见表1),目的正是为了使每个学生都有一次国际交流的经历,都能够在川大的校园直接聆听一流大学一流大师的课程,都具有参与、影响和引领未来全球事务的能力和胆识,让每个学生不出校门就能感受和共享世界一流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

三、大学“课堂+课程”的作为

(一)课堂教学

通过对中美高水平大学教学方面的对比(见表2)不难看出,办好本科教育面临的共性问题主要包括:一是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问题。传统学业评价“期末一考定成绩”,学生死记硬背、“60分万岁”,不能真实反映学生能力和水平,无法驱动有效教与学。二是如何真正实现教学相长的问题。教师照本宣科、学生被动接收,课堂教学以单向的知识传递为主,交流互动严重不足,难以真正实现教学相长。三是如何真正实现个性化教育的问题。当前的教育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不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难以激发学生的个性、爱好、特长和潜质。四是如何解决“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研究型大学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本科投入不足以支撑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的问题。破解这些共性问题,突破口在课堂教学。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只有课堂进行了革命,教育才能真正革新。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小课堂也可以有大作为,一堂好课就是向课堂教学要质量、育人才、出思想。一堂好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好老师、好课程、好手段、好环境,真正实现小班互动、真正实现教学相长、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最终达到塑造品行、传授知识、启迪思维、培养能力、提升境界的效果。高校应当抓住“45分钟课堂”主战场,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实现教学模式、学业评价、师生角色等六大转变。①课堂教学改革要以教室“革命”为抓手,实现小班化、面对面、点对点,具体有三种主要做法:一是开展探究式-小班化教学改革;二是推进非标准答案考试改革;三是实施全过程学业评价改革。

1.开展探究式-小班化教学改革

探究式-小班化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不仅教会学生学习知识,更注重启迪学生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每堂课45分钟的教学环节,真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社会担当能力。要通过这项教学改革实现三个转变:以知识传授为主转变为促进学生思维与能力的提升为主;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转变为启迪学生“异想天开”、激发学生创新创造的“想象学习”教育;从应用知识学习转变为创造知识学习。四川大学从2011年开始,把新生按照25人左右规模编班,最少的11人一个班,由此学校教学投入要翻一番。截至目前,川大开设小班课程9 024门次、占总课程的70.5%,并且全面实施了互动式教学、启发式讲授、批判式讨论,讓学生真正“把头抬起来、坐到前排来、脑筋动起来、课后忙起来”。实际上,推行这项改革需要下很大决心,因为实施这项改革以后,全校的教学工作量就会翻一番,学校的教学成本也要翻一番。但我认为,大学最核心的职能就是培养学生,我们把这个成本用在学生身上是最值得的,也是最应该的。

2.推进非标准答案考试改革

长期以来,我国都是实施标准答案的考试,很难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虽然大学的一些学科考试应当有标准答案,但考试本身应着重考查学生想象力、独立思考能力,重在推理过程和思考过程,而不只是用标准答案考察大家的记忆力[5]。非标准答案考试改革的目的不是简单地改变考试题目的问题,而是打破传统的学生学业考核评价标准;不是简单地去看学生背了多少,记了多少,而是要看学生想了多少、思考了多少[6]。要通过这项考试改革,使学生从靠死记硬背拿高分的学霸转变为独立思考、善于想象创新的高水平“学霸”,真正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学生。实施非标准答案考试改革要强调“四个结合”:标准与非标准考核相结合、灵活考查与基础考核相结合、动态与静态考核相结合、个人与团队成绩相结合。其命题要求是重在启发思维、激发智慧、培养创新能力;参考答案应是开放式、非标准化的;成绩评定方面,应重点关注学生的想象力、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

3.实施全过程学业评价改革

在传统的学业评价模式下,学生平时可能存在逃课现象,考试时还可能冒险去抄袭、舞弊。特别是,个别学生在考试中抄袭舞弊被发现,按学校规定就可能要被开除学籍,这就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实施全过程学业评价改革的目的是促使学生在课堂上真学、真想、真领会,促使学生去主动思考、独立思考问题,真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要使学生把功夫下在平时,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从源头上杜绝学生逃课、考试作弊抄袭等现象发生的可能性,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不可能靠期末考前突击就得高分。实施全过程学业评价改革,在具体举措上,一是要强化课堂教学过程评价,每门课从开课到期末考试,将每次课堂讨论、每次科研训练、每次作业都按一定比例计入期末总成绩,把期末考试成绩权重降低到不超过50%,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二是取消“60分及格”制,实行动态及格线,根据课程难易程度、学生评价正态分布情况,动态确定及格线,从而改革“60分及格”的传统评价模式。总体而言,实施全过程学业评价改革,就是要实现学业考核全程化、评价标准多元化、考核方式多样化、考核结果动态化。

(二)课程设置

从全球范围高等教育教学理念来看,香港高校实行全人教育,传授整全知识,形成健全人格;前苏联高校实行专业教育,强调专业化,培养一技之长;欧美高校实行通识教育,培养具备全面知识并拥有高尚品德的人;我国大陆高校实行通识教育基础的专业教育。这些课程设置的核心是培养学生艺术科学人文相融合的多学科知识面和广阔学科视野。

在课程设置方面,近年来,四川大学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使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课程体系,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教育,以期实现真正的个性化教育。学校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10 000门左右课程,其中人文科学艺术结合型课程5 000~6 000门左右;多学科交叉渗透型课程500~1 000门左右,在开设“数学-金融”“数学-管理”等交叉学科复合课程的基础上,鼓励更多学科专业组建交叉学科课程,构建多类型、多层次学科交叉渗透的课程体系;创新创业型课程2 000门左右,教学生如何当高管、如何去创业;实践应用型课程1 000~2 000门左右。除此之外,川大尝试打通本硕博课程体系,让优秀的高年级本科生能够选择相应的研究生课程学习,让交叉学科的研究生也能选择相应的本科专业课程学习。通过这项措施,聚焦和强化“厚通识、宽视野、多交叉”教学理念,启动了首批30门跨学科通识核心课程建设。

四、大学教育的好老师

做一名好老师,首先要品德高尚、学术卓越。社会各界都把大学教师当作知识的化身、智慧的源泉、品格修养的典范。大学校园除了可以看到有形的围墙之外,更重要的是它有着无形的道德围墙,大学是价值理想的精神家园,是社会文明的灯塔。老师是学生认识社会、认识问题的镜子,也是学生成长的最直观、最生动的榜样。大学老师日常的言行举止,都会在无形之中影响学生未来的价值观、人生观,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师德尊严还来自于丰富的学识。大学老师应该把自己的学术研究、自己对学术前沿的探索与课堂相结合,使学生对于所学的学科领域有直观的感受并产生强烈的兴趣。

做一名好老师,一定要搞好课堂教学。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好老师,就应该不只是在课堂上传授知识,还要启迪学生思维,教会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懂得如何运用知识、创造知识,教会学生自己去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如果仅仅是传授知识,那无论你把知识点背得多好、课程讲得多好,可能最多也只适合做一名优秀中学老师。

培养一流人才,实施教学改革,关键在老师;只有好老师,才能培养出好学生。不管是校长、院长、院士、教授,老师是第一身份,上好课是第一要务,关爱学生是第一责任。大学老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有品德修养,要有扎实学识,要有理想气质和境界情怀;当大学老师只能去奋斗,不能懈怠、更不能偷懒;在大学里不仅要有知识、有智慧,更要有梦想、有情怀、有追求。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大学教师对学生承担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正确人生观的职责。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要研究真问题,着眼世界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善于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7]教师的水平就是一个大学的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老师具有学术、教学“双身份”,要在学术和教学上都达到高标准、高要求,而不是做简单的教书匠;学术好不是最重要的,品德好、学术好、教学好才是真的好。

五、一流大学与教育强国的方向:本科教育质量

高等教育,承载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希望和梦想:1088年,博洛尼亚大学诞生,吹响了文艺复兴的号角;1150年,巴黎大学诞生,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思想、技术和艺术支撑;1810年,柏林大学诞生,德国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最重要的国家;美国人把德国人创办研究型大学的经验和早期英国人的博雅教育融合在一起,产生了属于自己的研究型大学,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最主要发起者。国家的强盛依赖于大学的强盛,哪里是世界大学的中心,哪里就是世界的科技中心,哪里就成为世界教育强国、甚至是世界强国[8]。一流大学一定是关注世界、关注人类、关注国家与区域发展的大学,也一定是有一流的人才培养、一流的科学研究、一流的社会服务的大学。这其中,一流的人才培养是最重要的,是首当其冲的。因此,大学教育关键是本科教育,这是一个大学的根本,是一个大学的品牌;一流大学首先应有一流的本科教育。哈佛大学本科生院院长哈瑞·刘易斯2006年出版了《失去灵魂的卓越:哈佛是如何忘记教育宗旨的》一书,其中提到“没有一流本科的‘一流大学是失去了灵魂的卓越,没有一流本科的‘一流学科是忘记了根本的一流”[9]。办最好的本科教育,是中国一流大学和教育强国建设的方向和根本所在,这项工作永远在路上。只要学校重视,无论地处东南西北,都能实现,关键是要用心来想,用心来抓,持之以恒来推进。办最好的本科教育是一把手工程,特别是校长应当作出如下转变:从可以不分管到要亲自管;从可以不具体抓到要用心去抓;从可以不方方面面投入到要舍得教学投入,因为我们投在学生身上,就是投在党的未来事业上,就是投在国家的未来发展上。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我们应当让学生、家长、社会都能真正感受到中国的大学都是重视本科教学的,都是重视人才培养的。我坚信中国高校只有通过办最好的本科教育才能引领中国由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教育强国的愿景是全世界学生都想要中国大学的文凭,科技强国的愿景是全世界学者都想投中国的期刊。

(本文根据谢和平院士在湖南大学所作专题报告的录音,由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硕士研究生李泓达整理,并经谢院士本人审阅。)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EB/OL].(2015-10-24)[2021-06-04].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11/05/content_10269.htm.

[2] 谢和平.教育是有生命的[N].科学时报,2011-08-09(A01).

[3] 谢和平.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一流本科教育川大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17-23.

[4] 谢和平.建设具有中国特色西部特点的世界一流大学[J].中国高等教育,2017(01):55-57.

[5] 张华,王国武,蔺洪全.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培养一流本科人才[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9(03):67-70.

[6] 耿欣,张文静.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打造“金课”[J].教育现代化,2020(31):101-103.

[7] 新华网.习近平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 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方向 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EB/OL].(2020-04-19)[2021-06-04].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1-04/19/c_1127348921.htm.

[8] 汪明义.大学与大国崛起[N].中国教育报,2013-11-22(05).

[9] [美]哈瑞·刘易斯.失去灵魂的卓越:哈佛是如何忘记教育宗旨的[M].侯定凯,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A Reflection on University Education

XIE He-ping

Abstract: As educators and education administrators, the university education in China can be best understood from the following five aspects: the cognition of education the lack of current university education, classroom + curriculum, good university teacher, the directions of first-class university and education power. First of all, we should think deeply about the essence, responsibility and life of education. The essence of education is to cultivate students'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also to enlighten students' minds, awaken students' potential strength, induce students' creativity, encourage students to have ideals, beliefs and pursuits, encourage students to have knowledge, culture, wisdom and responsibility, so that every student can be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healthy and diligent. The responsibility of education can be understood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such as the party and the state, society, parents, university functions, educators, and educational objects. Its fundamental purpose is to cultivate every student to become a talent. The life of education lies in the transmission of lov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ing and learning, and the emotional input. In other words, the life of education is love, and without love, there is no education. At present, the lack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wo aspects, first the environment of academic palace, and second the understanding of "QIAN Xue-sen's question. First, the integration of humanistic spirit and scientific spirit may help the university campus to become a sacred academic palace which works a spiritual home of society, and this leads to build a first-class university. Second, in order to answer QIAN Xue-sens question, we must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quality, realm and vision. As for the action of  "classroom + curriculum" in university, we must deeply realize that classroom is the main position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Only when classroom is revolutionized, can education be truly innovated. In the aspect of curriculum, we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multi-disciplinary knowledge and broad disciplinary vision, and fully implement personalized education. The key to cultivate first-class talents and implement teaching reform lies in teachers, as good teachers can cultivate good students, and the level of a teacher determines the level of a university. Higher education carries the hope and dream of the nation and country, thus the cultivation of first-class talents is very important. The best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may set the direction and found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first-class universities and educational power.

Key words: university education; first-class universities; academic palace; QIAN Xue-sen's question;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classroom revolution; 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責任编辑  李震声)

收稿日期:2021-06-01

作者简介:谢和平(1956-),男,湖南娄底人,深圳大学特聘教授,深圳大学深地科学与绿色能源研究院院长,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原校长;深圳,518061。

猜你喜欢
课堂革命一流大学个性化教育
从细微处做实小语“课堂革命”
浅析如何在《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课程中推行“课堂革命”
浅谈APP学习软件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依法从严治军与军事院校正规化建设研究
“双一流”建设不能缺失本科教育
模式化教育主导下的个性化教育改革实践研究
浅析大数据在教育中的应用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为明天的课堂做准备
新形势下高等学校教学督导工作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