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红波 孙百才
摘要: 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步伐,着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需要置身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大潮流,科学把握世界高等教育发展一般规律;要在深刻认识“中国特色”和“世界一流”的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正确理解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沃土里的“中国特色”,着重把握五个“中国特色”:坚持党建引领导航与保驾护航的“政治特色”,防止偏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航向;坚持自信包容与多元交融的“文化特色”,把传承发展好中华文化精髓与吸纳世界先进文化有机结合;坚持不断求索与变革的“历史特色”,把以史为鉴明方向与矢志革新求特色有机结合;坚持民主集中与社会参与各得其所的“组织特色”,推进办学民主与效率建设有机结合;坚持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有机结合的“治理特色”,不断完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理解把握五个“中国特色”,是加快建设我国世界一流大学的应然和关键。
关键词:高等教育;世界一流;大学治理;国家战略;中国特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717(2021)04-0039-07
建设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学,彰显中国特色,这已逐渐成为共识。怎样才能扎根中国大地办一流大学?首先要厘清“中国特色”和“世界一流”的关系。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道路,具有由大学运行与发展的共同逻辑和基本规律决定的共性,也具有由大学运行与发展的生活环境和影响因素决定的個性[1]。“世界一流”反映的是一所学校符合世界标准的办学水平,一所大学离开了对世界一流的追求就会失去奋斗目标;“中国特色”反映的是大学的国家民族特性和社会制度属性,脱离了中国特色就会迷失正确的航向。坚持中国特色,就是要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扎根中国土壤,传承弘扬民族精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人民幸福以及民族复兴服务;追求世界一流,就要从国家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坚持高水平、高标准,保持追求卓越的精神状态,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不断精心培育人才、探求新知、服务社会、引领文化创新、推进国际化。我们强调“中国特色”办学不是想量身定做一个我国自己的标准,也不是完全对标西方的大学,而是要积极探索和遵循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规律,在可比性办学指标方面增强竞争力,达到、超越世界一流大学的水平。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世界一流”的逻辑关系,对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大学是一个深受内外部环境影响的复杂性组织,在实现一流的过程中需兼顾教育本质与社会需求,在自觉与他律中协同并进、实现卓越[3]。在世界高等教育激烈竞争的发展潮流和态势下,面向2035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宏伟时代背景,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既要矢志不渝地遵循“世界一流”的标准,也要把握坚持自身的“中国特色”。本文着重探讨和论述如何把握以下五个“中国特色”。
一、党建领航护航的“政治特色”
中国办大学是为党育人。党建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必须坚持做好的重要内容,是其政治性的重要体现。坚持党建领航与保驾护航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应把握的“政治特色”。
(一)现代教育与政治密切相关,高等教育具有重要的政治功能
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政治功能,同时又受政治的制约。阶级社会诞生后,教育具有了必然的阶级性和政治性。“阶级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教育都反映统治阶级的利益和需要,从属于统治阶级建构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成为这一社会进行统治的重要工具”,“在阶级社会里,‘超阶级或‘超政治的教育是根本不存在的”[4]。科根说:“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政治性的。”《美国教育基础——社会展望》的作者理查德·D·范斯科德曾经阐述:教育是美国重要的政治领域之一,在州及地方政府,教育甚至可能是最重要的政治领域[5]。每个国家的教育,都要服务服从于本国政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高等教育与政治间关系更加紧密,彼此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现代高等教育与政治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高等教育受到本国政权性质、政治体制以及政治纲领的制约,同时又通过发挥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而服务于政治,实现社会的政治目标。另一方面,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主要表现为一个国家的政权性质、政治体制等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国家政权的性质决定了其高等教育的领导者和受教育者的权利。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国家的高等教育体制,主要表现在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影响上。当然,高等教育不仅受到政治的影响和制约,同时也能动地作用于政治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发挥着推进和完善政治的功能。其中,维持社会政治的稳定、促进社会政治的革新是高等教育政治功能的重要外在表现。
(二)中国的大学必须在党建领航护航下前行,彰显“政治特色”的功用
一方面,中国的大学离不开党建领航护航。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核心和关键在于加强和坚持党对高等教育的领导”[6]。可以说,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历经了几十年的反复探索和实践,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在中国公办大学得以确立和不断深化,已经成为中国公办大学内部管理体制的核心要素。即使是董事会领导下的中国民办高校,党的建设依然不可或缺——通过对学生和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民办高校党委政治核心作用越来越得到重视和强化。以党建来为高校办学引领导航和保驾护航,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这是中国大学区别于西方大学最显著的“政治特色”。
另一方面,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是中国大学的根本使命。为此,必须把握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折不扣地坚持和强化党建,不断探索、完善适合中国政治环境和社会制度的现代大学制度;要坚持和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与管理,理直气壮地抓牢、抓实、抓细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夯实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师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和话语权。
总之,坚持用党建引领和导航办学方向,既要遵循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又要符合中国国情和国家发展要求,防止偏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航向;同时,还要千方百计防范和抵制有悖于正确办学方向的各种侵扰与破坏,为大学的健康持续发展保驾护航。这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过程中应当深刻理解和把握的核心“政治特色”。
二、自信包容与多元交融的“文化特色”
大学无不是在某种文化的滋养下生存与发展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必须深深扎根于中国文化土壤,传承好、把握好、发展好大学赖以生长的根基深厚、包容自信、多元交融的“文化特色”。
(一)不同的大学植根于不同文化
诞生成长于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大学,自然而然地具有了其本土化特色的文化基因。哈佛大学前校长艾略特曾说:“在任何社会中,高等教育机构都往往是一面鲜明反映该国历史与民族性格的镜子。”“一所名副其实的大学必须是发源于本土的种子,而不能在枝繁叶茂、发育成熟之际,从英格兰或德国移植而来。”“美国的大学在成立之初,就决不是外国体制的翻版。”[7]弗莱克斯纳在他的《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一书中以美国、英国和德国三个不同国家文化性格为依据诠释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大学模式。美国的大学深受清教徒开拓精神、实用主义哲学等文化的影响。大部分欧洲古典大学与教会有着密切的关系,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世界一流学府都曾为教会的大学,深受基督文化的影响,其校园建筑所表现出的基督文化展现了特有的文化品性。德国的大学拥有一种以特有的科学观为基础的大学观,这种科学观成为洪堡等一批新人文主义思想家创办德国大学的宗旨。纵观诸多世界一流大学,其成长发展都传承和融合了国家、民族的特色文化。也正是如此,各个国家不同文化滋养和淬炼了诸多各有特色、富有影响、屹立于世界的一流大学。总之,大学离不开孕育其成长的文化土壤滋养,各个国家的大学都应植根于各自不同的文化,传承和汲取文化精华,构建起富有自身特色的大学文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有效防止“南橘北枳”“水土不服”,孕育出真正适合本国国情的一流大学。而那种依样画“葫芦”地照搬别国经验的做法,是难以建成富有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即使一时达到一流大学的某些指标,也难以持久发展下去。
(二)洞悉把握中华“文化特色”
首先,要洞悉中华文化根基深厚、富有自信包容力的特色。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等四大文明古国在世界文明历史长河中交相辉映,各有特色,但能够发展延绵至今的只有中华文明。纵观古今,没有哪一种外来文化能够撼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外来文化入侵或传入后都会经历一个时期的抗争、磨合,与原有的中华文化融合,成为颇具特色的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促进中华文化的革新。中华文明就是在不断消化吸收不同文化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始终能够在历次融合后得以升华延续。马克思主义经由俄国传入中国后,与中国革命和中华文化不断融合,在不断的实踐探索和创新中逐步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直至现在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正是中华文化根基深厚、包容自信的生动写照。
其次,要把握中华文化多元交融、善于兼容并蓄的特色。从考古学研究视角看,中华文明的源头总体上至少有三大源头:华夏文明、东夷文化、苗蛮文化。这种多元的文明经历几千年的交融,逐步孕育形成具有不同地域风格、不同民族特质,又有共性特征的灿烂多姿的中华文化。从文化思想视角来看,“长江文化”与“黄河文化”又呈现出各不相同的风格,其中孔子和孟子作为儒家思想主要代表,其孕育和发展主要在黄河的下游,形成所谓的“黄河文化”;老子作为道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主要孕育发展于长江流域,形成“长江文化”[8]。伴随着中华民族在长期的民族融合中不断发展壮大,中华文化也在不断兼收并蓄中滚滚向前,绽放出无可比拟的灿烂光辉。中华文明是经过多种文明、多个文化源头、多民族长期交融贯通的结晶。
(三)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须传承发展好中华文化精髓
一方面,要传承中华文化五千年的优秀基因,汲取精华的涵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年传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更是中国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大学作为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阵地,要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渗透在文体活动中,延伸到创新创业教育中,沁润到校园建筑和园林景观等内部环境中,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象牙塔”里的每一个学生,陶冶每名师生员工的道德与心灵,并通过一批批一代代大学教师传道授业,传承好灿烂的中华文化。
另一方面,要积极发展中华文化。大学是中华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策源地,大学师生是文化创新的生力军。大学应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深入研究中华文化,提升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和民族凝聚力;同时要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文化发展,根据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大学发展需求来建设富有自身特色的大学文化,创新大学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积极辐射、引领社会文化和世界高等教育,使大学文化与中华文化一样具有包容力、影响力。
总之,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要洞悉和把握中华“文化特色”,在坚定中华文化自信的基础上,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加强与世界先进文化的交流交融,广泛汲取世界一流大学先进经验和文化,创新提升中国一流大学文化。唯有如此,才能建立和彰显堪称世界一流大学的“文化特色”。
三、求索变革的“历史特色”
中国近代大学自诞生以来,就注重学习借鉴世界高等教育先进的办学理念与模式,在新建、停办、调整、拆分、合并、改革中,呈现出不断求索学习和变革发展的“历史特色”。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理解把握我国大学发展的这一历史特色,旨在以史为鉴,理清思路,廓清目标,缩短我们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道路上的艰辛探索历程。
(一)在模仿移植和改造整合中前进,呈现不断求索的“历史特色”
鸦片战争把当时的中国拖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危险境地。自此之后,中国政府当局和许多仁人志士秉承“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不断模仿移植、改造整合西方各国的高等教育模式,兴办西式教育,希冀奋发图强。正如陈平原所说,中国大学20世纪的问题是“成功地移植了西洋的教育制度,却谈不上很好地继承中国人古老的‘大学之道”。我国大学晚清时模仿德国、日本办学模式,20世纪20年代学习欧美各国办学模式,50年代又转向学习苏联模式,80年代以来则借鉴美国大学的经验模式居多[9]。1902年问世的《钦定高等学堂章程》作为最早体现中国大学治理模式的章程,就是学习模仿当时日本的大学模式。《清史稿》记载:“谨上溯古制,参考列邦,拟定京师大学暨各省高等学、中学、小学、蒙学章程,候钦定颁行各省,核实兴办。凡名是实非之学堂及庸滥充数之教习,一律从严整顿。诏下各省督抚,按照规条实力奉行。是为钦定学堂章程。”[10]1917年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推行治理模式改革,学习借鉴德国大学治理模式,提出并实施“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理念。1921年,郭秉文在东南大学推行以美国大学治理模式为摹本的改革,坚持办大学应力求四个“平衡”,主张大学自治、办学独立。应当说,这些学习世界先进办学模式的尝试,有力推动了近代中国高等教育高起点起步和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在全盘学习借鉴苏联高等教育模式背景下,中央政府统筹领导推动全国高等教育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一边大力改造原有各类高校,一边新建、调整、重组一批高校,大学的设置、调整和建设都是以模仿参照苏联的模式为主。1978年以来,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改革思想,我国又开始从不同层面学习借鉴美国、德国、英国等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和发展路径。
实践证明,学习世界先进模式、理念建设大学,确实让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高起点切入,减少了从零起步可能经历的“弯路”和艰辛,跨越式地推进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然而值得警醒的是,一味模仿移植别国模式而忽视本土文化基因的传承与创新,即使投入再多人力物力财力,也只能亦步亦趋跟在别国的后边,无法实现历史性超越,难以真正实现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和高等教育强国的梦想。
(二)历经多次调整改革,展现不断变革的 “历史特色”
首先,从宏观层面看高等教育变革实践。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不仅对全国私立、宗教类高校进行了改造,同时还大刀阔斧地拆分、整合,组成了一些新的院校。1952年开始,借鉴苏联的办学模式,国家对高校进行了大规模院系调整,以建设单科性专门学院为主,增加工科和师范院校的比重,取消大学中的学院建制,改为校系两级管理[11]。经过此次院系调整,全国高等学校本科共设215种专业。“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按照当时的“革命”思想进行了自我“革命”,创建了一批“又红又专”的大学,原有大学办学模式也进行了相应“革命”。改革开放后,国家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学科目录和专业设置调整工作。20世纪90年代初,着眼于建设高水平大学和高等教育强国,国家开启了以院校合并为主要内容和特征的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陆续合并组建了新的四川大学、扬州大学、南昌大学、上海大学和青岛大学等综合性大学,直至21世纪前十年还陆续合并了一些大学,一些巨型综合性大学应运而生。
中国高校拆分、合并的历史,就是孜孜以求地探索适合我国需要的办学模式、发展路径,并朝着高等教育大国和强国建设目标努力前行的历程。然而,无论从开始的拆分到后来的整合,还是从追求专业性到追求综合性的发展之路,这些探索实践都是要付出一定的成本代价的。一方面,难免存在来回折腾、损耗的问题;另一方面,大学的合并,从体量规模上似乎产生了更多可以冲击一流综合性大学的巨型大学,但同时也出现了追求大而全和全国大学同质化等问题。另外,有的院校拆分之后原有的优势学科辉煌不再,有些合并院校長时间未能很好地融合发展。古往今来,但凡改革总是要或多或少地付出这样那样的“学费”[12],但这些探索实践中的问题和教训却是值得深入反思总结的宝贵经验。
其次,从微观层面看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机制的革新。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主要围绕“党委领导”和“校长负责”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变革,直至20世纪80年代末后才得以逐步趋稳,其间先后经历了1950年开始实施的校长负责制、1958年开始实施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1961年开始实施的党委领导下的以校长为首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1978年实施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1985年实施的校长负责制等。1989年以后,中国公办大学开始全面实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13]。《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则对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予以法制化,为公立大学实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提供了支撑力和推动力。可以说,中国特色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机制几经变革,一直在不断探索实践中找寻最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国高等教育借鉴国外经验、不断变革的“历史特色”,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需要深刻理解和把握的重要内容[14]。中国近现代大学发展的历史轨迹表明,一味地跟在西方国家的后面学习借鉴、模仿照搬人家的办学模式,难以建成世界一流。这是历史的反面教材,我们必须深刻汲取历史教训,坚持走中国特色大学发展之路。同时,历史也表明,大学的发展需要长期稳定的环境,经不起折腾,需要科学、稳定的管理体制。
四、民主集中和社会参与的“组织特色”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要科学把握大学的组织管理特征。当下,中国高等教育正朝着“管办评”分离努力前行,中国大学的外部管理呈现出政府宏观集中统一领导和社会各方参与民主决策的特色,大学内部的组织管理则体现出民主基础上的集中与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有机结合的特色。
(一)中国大学外部呈现政府宏观集中统一领导与社会各方参与民主决策的“组织特色”
中国公办大学的举办者是政府,对大学的管理主要是从上到下的宏观指导或指令性领导管理为主。一方面,政府以集中统一领导为主基调,从办学规模核定、财政拨款、人事编制、干部职数、招生计划、学科专业设置、科研项目与成果评审奖励等诸多方面,进行有计划的宏观调控管理,以此来保证举办者的宏观战略需求与大局利益。在此基础上,政府及主管部门给予大学一定的办学自主权。近年来,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推进,政府授予大学的办学自主权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社会企事业单位、校友等有关各方主要通过参加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捐资助学等参与大学某些事务的民主管理决策。其中,最为普遍的是通过校友理事会、学校发展理事会定期围绕大学发展建言献策,如学校定期将事业发展的某些重要事项提交理事会研讨,通过后提报学校党委会议研究决策。这一过程,就是一种先民主后集中决策的管理。相较而言,欧美大学办学治校不仅有“分权式”民主,“集权式”民主也广泛存在。比如德国的大学被称为“理想的大学模式”,教授权力至高无上,一个院系由一个教授统领着本学术组织的大小事务,教授在权力金字塔的顶端,象征着教授集团是实施集权的核心,其他大部分人是权力金字塔的底座。美国大学实行的是一种由董事会、行政部门及教授分工合作的管理,事关大学发展的重大问题一般会先在教授中进行民主酝酿,再提交董事会集中决策。普林斯顿大学前校长威廉·G·鲍恩曾说,“民主只应当用在适当的地方”,“普林斯顿大学是一所集权化的大学”[15]。横向比较中外大学的管理可知,中国大学外部呈现出政府宏观集中统一领导与社会各方参与民主决策的鲜明的“组织特色”。
(二)中国大学内部呈现民主基础上的集中与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有机结合的“组织特色”
中国公办大学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实行集体领导和决策,学校重要事情都要提交党委会议研究决定才能实施,党委会议的决策采用民主集中制。当然,具体到实际操作運行,针对某些事项,有时候采取集中—民主—再集中的方式。如有些工作是以目标为导向,学校层面会就某一重要工作进行理念思路和目标任务的初步顶层设计,先行起草改革办法和规划草案,然后走民主程序广泛征求基层和师生意见,收集各方意见后修改完善,再行提交校长办公会和党委常委会研究确定。有时针对师生反映的问题,会以问题为导向,采取民主—集中—民主—集中的方式,即针对问题先充分倾听民声、集中民智、收集整理问题,经过分析讨论,提出改革意向,提交党委研究确定重点,再行征求意见、讨论。方案经过几轮的反复讨论、推敲和完善,最后提交党委常委会研究决策。
不管是上述哪种形式,中国大学内部管理中的这种民主集中“组织特色”,都既体现了民主,又保证了工作效率和决策质量,在推进现代大学建设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应当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实践和科学运用。
五、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的“治理特色”
坚持德法相济,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是中国长期秉持的治国理念。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也要把握好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有机结合的“治理特色”。
(一)德法相济治理观作为治国平天下的重要理念,彰显中国治理文化独特魅力
治理这一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兴起的,但德治和法治的理念在我国古代早已存在。孔子是德法相济治理观的鼻祖,苏轼在其《张世矩再任镇戎军》中也提出“威与信并行,德与法相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强调治理国家和社会既要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中共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16]这是在我国全面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下出台的重要文件,尽管突出强调全面依法治国,但依然对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提出明确要求。不管是中央政府还是省市县一级政府,不管是一个大的企业还是一所大学,都要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约束、强制作用,又要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引领、感化熏陶效用;既要善于用法治体现道德的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又要善于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互为补充与相互支撑。由此可见,德法相济这一理念业已成为中国治理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德法相济是我国区别于西方一味追求法治的“特色”治理文化。
(二)秉承德法相济理念,把握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有机统一的“治理特色”
中国的大学作为国家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桥头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其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的提升离不开中华传统道德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促进以德治校与依法治校的有机统一,既是大学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路径,也是其发展目标。法治是道德的底线和保障,法律所禁止的,通常也是社会主义道德所不允许的;反之,法律所允许的,往往也是社会主义道德所支持的[17]。大学作为教育者教书育人、学术创新的重要基地,是一个巨型组织、复杂系统,秉承和实施德法相济的治理理念,既是其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的必由之路,也是其鼓励引导教师崇尚高尚学术道德和模范遵守法纪的“必修课”。
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需要一流治理体系的建构,需要道德素养与法律体系的共同支撑和推动。首先,要推进依法治校,建立并不断完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实现有法可依,这是建设中国特色一流大学的必要条件。其次,要不断强化立德树人,用思想道德教育夯实广大师生尊法守法的基石。法律规章虽然是规则和条文,但法的精神乃至法律法规的内容深深体现着道德的滋养。在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的历程中,道德规范不仅是高校规章制度建立与完善的重要价值依据,也是实施大学规章制度的重要驱动力[18]。传承发展德法相济的治理理念,一手抓德治与立德树人,一手抓法治与依法治校,实现德治和法治相得益彰,这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需要牢牢把握的“治理特色”。
参考文献
[1] 林杰,洪晓楠.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中国道路——国家行动与大学自主办学的耦合[J].大学教育科学,2020(02):26-32.
[2] 王建华.“双一流”建设的要义[J].高校教育管理,2020(02):14-20.
[3] 陈斌.论一流大学建设的内在逻辑与现实境遇[J].大学教育科学,2020(02):33-38.
[4] 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53.
[5] 潘军,张兴杰.新时期农民教育与农民政治行为的关系研究——基于教育政治学的视角[J].浙江社会科学,2012(05):94-98.
[6]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7] 杨玉良.中国一流大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担当[J].辽宁教育,2014(09):22-23.
[8] 边家珍.论司马迁《史记》创作与《春秋》学之关系[J].浙江学刊,2014(01):87-93.
[9] 蔡先金.大学传统的反思与守望[J].航海教育研究,2012(01):9-13.
[10] 张晓明.清末海城地区教育变革[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03):40-44.
[11] 徐洁基.基于60年发展历史对华东理工大学从单科性学院向多科性大学发展的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12(04):7-14.
[12] 于红波.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学建设应把握的四个特性[J].中国高等教育,2020(03):21-23.
[13] 杨天平,王超.西方大学权力模式的运演及其特色[J].教育研究,2012(05):141-146.
[14] 别敦荣,李家新.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国道路[J].高等教育研究,2018(12):9-17.
[15] 李抒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五项原则[J].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04):10-13.
[16] 人民网.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2014-10-29)[2021-3-25].http://cpc.people.com.cn/n/2014/1029/c64387-25927606.html.
[17] 马佳腾.依法治国需与以德治国相结合[J].法制博览,2018(11):90.
[18] 陈德坤,刘文龙,张柏林.新形势下高校依法治校的研究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9(35):21-22.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in China
YU Hong-bo SUN Bai-cai
Abstract: To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powerful country in higher education, and build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continue the trend of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the world, scientifically embrace the general law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world, and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log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world-class university. It is rooted in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fertile land of the polit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based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he paper further proposes to focus on fiv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first, adhere to the "poli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rty building to guide and escort, and prevent deviation from the direction of running schools under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econd, adhere to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self-confidence, inclusiveness and diversity, and combine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essence of Chinese culture with the absorption of advanced world culture.Third, adhere to the "histo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ntinuous search and change, and combine the direction of taking history as a mirror with the commitment to innovation and seeking characteristics organically. Fourthly, adhere to the proper "organiz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independent concentration and social participation, and promote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school-running equality and efficiency construction. Fifthly, adhere to the "governanc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the rule of law and the rule of morality,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modern university governance system. To understand and grasp these fiv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t is the necessary and key to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in China.
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world-class; university governance; national strategy;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責任编辑 黄建新)
收稿日期:2021-03-20
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重点项目“面向2035非省会中心城市高等教育发展策略研究”(21BJYJ02);“泰山学者工程专项经费”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于红波(1976-),男,山东青岛人,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理论、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厦门,361005。孙百才,青岛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青岛,266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