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燕珊
【摘要】我校语文写作教学目前仍然处于零散无序的状态,不少老师缺乏对学生写作过程的具体、系统地指导,只能根据自己和他人的教学经验,零散无章地应付学校规定的写作次数。这种作文教学现状是无法实现初中写作教学目标的。本学期我采取以下“以读促写”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将单元阅读与单元作文相结合,寻找以读促写的作文训练点;通过教材阅读文本课后练习题或者阅读提示,进行针对性的写作训练;以教材文本为触发点,补充课外的阅读文本建构群文阅读,方便学生积累写作内容素材和语言素材。
【关键词】初中语文;以读促写;写作;教学策略
我校语文写作教学目前仍然处于零散无序的状态,不少老师缺乏对学生写作过程的具体、系统地指导,只能根据自己和他人的教学经验,零散无章地应付学校规定的写作次数。这种作文教学现状是无法实现初中写作教学目标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文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略文化内涵和语言运用规律。”“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由此可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主张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应该有机结合并相互促进。
笔者经过一年的实践,发现在阅读教学中结合教材文本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写作指导和写作训练,教师的写作教学更具操作性,学生也能获得更具体的指导,使写作水平得以提高。
下面我将通过挖掘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中以读促写的教学资源,总结自己本学年来“以读促写”教学的方法和经验,为初中语文以读促写的策略研究提供可操作的实例。
一、从各单元阅读篇目中寻找有价值的语料,提取写作学习因素
本学年,我认真开发教材,既开发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中的阅读文本,也开发写作内容。从各单元阅读篇目中寻找有价值的语料,提取写作学习因素,开发成学生写作学习资源。然后依据部编版教材单元写作任务确定每天的写作任务,以每天的片段写作任务为单元综合写作任务服务。
比如七上第二单元,单元写作的任务是“学会记事”,我把单元写作目标分解到单元的每篇阅读任务中。
我让学生模仿《秋天的怀念》第1段写自己一次郁闷的经历,我深入挖掘第1段中的写作因素,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运用开门见山写开头,运用叠词进行细腻的描写,运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写出人物性格;我让学生模仿《秋天的怀念》第3段写谈话,学习史铁生运用语言描写写人物的唠叨,运用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心请,运用副词恰当地写出人物的内心敏感;我让学生模仿《秋天的怀念》第4段至第6段写告别,运用过渡句或过渡段转换情节和场景,运用标点表达人物的依依不舍;我让学生模仿课文第7段写思念,学习作者运用一个情感凝聚物来表达、抒发思念之情,运用特殊符号来表达思念之情。
学《散步》,我让学生模仿散步第1到第3段写课间十分钟,学习作者运用概括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起因方式开头,通过描写某个人的活动来引出课间十分钟,运用反复手法表达人物的快乐心情,运用一个精彩动词描写人物的愉悦;模仿《散步》第4段写大课间活动,让学生学习在叙事中穿插景物描写烘托热闹气氛,运用一个精彩动词描写活动场景,运用一个精彩形容词描写活動场景,运用联想写出自己的感悟。模仿《散步》第6段写分歧,学习课文写一个分歧,并把分歧的主要原因交代清楚,运用心理描写剖析自我心理,写出内心斗争的过程。模仿《散步》第7、8段写课间活动,学习作者通过写出情节陡转表现文章的主题,穿插环境描写推动事件情节发展,运用环境描写烘托现场的气氛。
学习《金色花》,我让学生模仿《金色花》写母亲,选择一种情感凝聚物,运用第二人称叙事,选择三个不同场景写与母亲嬉戏的场面,运用童稚俏皮的语言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学习《荷叶.母亲》,我让学生模仿第4、5段写自己的父亲或母亲,学习对情感凝聚物进行特写,用环境描写衬托、凸显情感凝聚物的品质。模仿《荷叶.母亲》第6至9段赞美母亲,用借物喻人的手法,运用呼告直抒胸臆。
学完本单元阅读文本,并完成一系列作文片段训练之后,我再让学生完成单元作文综合训练——《那一次,我真 》或《我们是一家人》,二选一进行写作训练。
这就是一次完整的训练学生“学会记事”的写作训练过程,有效地将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结合起来,将每天的片段写作建构成了整篇写作,让片段写作不再零散。“以读促写”,强调写作学习元素在日常化的阅读教学中,以散点的形式渗透,让学生在有例可循的模仿中写作,并在具体地体验中逐步领会和掌握。而这些写作学习元素又是共同指向部编版教材中每个单元的写作教学目标的。
二、通过阅读文本课后练习题或阅读提示,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写作训练
部编版语文教材在编排体例上更加体现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用阅读来促进写作的思想。本学年以来,我通过梳理教材阅读文本的课后练习题或阅读提示,提取作文训练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写作训练,效果良好。
以七年级上册教材为例,学习朱自清的《春》之后,我让学生结合课后题第三题,完成“以读促写”写作片段训练——发挥想象,另写一些比喻句来描绘春天。学《济南的冬天》,我让学生完成课后题第五大题,借鉴课文的某些写法,就你家乡冬天的风景写一个片段。学习莫怀戚的《散步》,结合课后题第一大题,我让学生换个角度拟题,从而落实作文拟题训练。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第四大题,“仿造第2段文字,描写一处景物,用上‘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个句式,并注意合理安排描写的顺序,运用多种描写方法”……
以七年级下册教材为例,我结合课后练习第四大题,让学生为本文补充一两件体现闻一多“说”和“做”特点的事例,培养学生有意识积累写作素材的意识。学习《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我让学生拿出自己最近写过的文章,看看有没累赘的地方,并进行修改,训练写作训练点——语言简洁……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在编写体例上,充分体现了以读促写的理念,把握好课后练习题,在课后练习题中提取片段作文训练点,一个学年下来,也就夯实了七年级作文训练的要求。
三、以群文阅读的方式促进写作素材积累
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采用群文阅读的方式不仅能提高课堂效率,而且能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从而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本学年我是这样开展群文阅读的:在进行教材单篇阅读教学后,以教材文本为触发点,挖掘新的议题,补充课外的文本建构群文阅读,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多方面的写作素材。
比如学完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济南的冬天》后,我與学生开展了《到处皆诗境 随时有物华》——《济南的冬天》群文阅读。我这样引导学生——“在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暖和安适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永远是面上含笑的。然而济南实际的气候条件并不如此,而是冬冷夏热,雨季集中,冬天更是数日严寒。为什么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变得可爱了呢?原来他创作《济南的冬天》一文的时间与他结婚的时间相近,这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写出来的文字也是温暖的,并且老舍先生在济南生活了7年,济南是他的第二故乡,所以他对济南自然多一份偏爱。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文学作品不等于写实,它蕴涵了作家的主观情感、生命和人生感悟及审美感受。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跟随夏丏尊、郁达夫、乔治·桑、徐志摩笔触,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一起欣赏他们笔下的冬天之美!”,然后引导学生开始夏丏尊《白马湖之冬》、郁达夫《江南的冬景》、乔治·桑《冬天之美》、徐志摩《雪花的快乐》文本阅读,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文章,我会分别简短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文章重难点处也会做批注帮助学生理解文章。
接下来,我这样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为“写”做好准备——“本模块所选的四篇文章,所写都与“冬天”有关。夏丏尊笔下的白马湖之冬是寂寞、萧索的;郁达夫笔下江南的冬景是可爱、明朗、充满生气的;乔治·桑笔下的冬天之美,美在自然的盎然生机,美在生活的和谐温馨,美在火炉边的天伦之乐,美在丰富的精神生活;徐志摩笔下的“雪花”更是不断地飞扬,执着追求心中向往!同学们,谁的笔墨最能触动你的情思,打动你的心扉或勾起你的情感体验呢?美文美句建议熟读成诵”。
最后,我就自然引导学生“写”了——“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诗意是最缤纷多姿的。烂漫春光里有诗意,萧瑟秋风中有诗意,夏日骄阳下有诗意,寒冬冰雪中也有诗意。只要你善于生活,你会在清晨的朝阳中发现诗意,你会在林中的鸟鸣中感受诗意,你会在枫叶飘飘中寻找诗意,你会在溪水潺潺中倾听诗意……写景散文就是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将自然美景摄入,再用文字将这些自然美景再现出来,让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请你将自己记忆中的美景述诸文字,将其再现,字数不限,言为心声”。
以教材单篇阅读文本为基础,补充课外的文本构建群文阅读,真正实现了“以读促写”,便于学生积累作文内容素材和语言素材,也完美契合单元写作的要求。
在教授七年级下册《太空一日》时,我也开展了《天空没有痕迹,鸟儿依旧飞过》群文阅读活动,引导学生阅读了里根《真正的英雄》、圣埃克絮佩里的《在沙漠中心》、 郭超人的《登上地球之巅》、 朱长超《月亮上的足迹》四篇文章,然后让学生写读后感,以读促写,引导学生感受探险家们勇于探索,不畏牺牲的奉献精神,从而激发他们探索自然奥秘的壮志豪情。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