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一轮复习方案初探

2021-09-13 03:19田金雷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一轮复习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田金雷

[摘   要]文章通过对历年选考真题的研究,结合历史学科新课改的相关主旨,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制定出了能够贯彻落实的浙江省选考一轮复习方案,并对教学立意和历史逻辑等顶层设计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对教学目标和课堂语言等具体下位概念也进行了详细的阐释。

[关键词]历史学科;一轮复习;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22-0079-03

一、从数据中所反映出来的学情问题

2021届本校选考历史学科的学生在学考中达到85分以上的约为6%,达到70分以上的约为34%。这样的学考成绩反映出,学生的历史水平中等偏下。从学考情况所反映出的学情问题主要有:学生对基本概念模糊,对历史主线索把握不准,记忆能力较弱。宏观而言,学生缺乏对历史的整体架构;微观而言,学生对具体知识点的时空定位不准确。

二、一轮复习方案的初探

2015年以后,浙江歷史选考的命题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是一轮复习教学设计的重要基础。总体来看,2015年以后的浙江历史选考更加注重历史的逻辑性和对历史细节的考查,考查内容大多源于教科书及其配套地图册。面对这种“海派”命题风格,笔者针对自己所带的三个班级,先后制定并实施了两种复习方案。

(一)传统一轮复习方案的取舍

针对学生在宏观层面把握不准、微观层面落实不彻底的突出问题,我们开始进入一轮复习时以“专题线索+巩固基础知识”为复习思路,以韩清海主编、新世纪出版社出版的《导与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总复习·历史》(下面简称《导与练》)为知识载体,但在进行过程中出现了较多问题,其中突出者如下:1.无法以时空观念构建具体知识点之间的历史逻辑联系。2.缺乏对核心史料的解读和历史问题的层次设计,无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调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无法提高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3.知识点根据浙江省最新的《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说明》编写,无法全面覆盖教科书的内容,与教科书不仅有历史逻辑之间的差距,也有具体知识点之间的差距。

(二)基于五大核心素养的历史学科一轮复习方案的初步确定

面对第一套复习方案存在的缺陷,在上完选修六后,笔者及时调整复习思路及具体操作方式,力求在切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1.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培养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以史料实证为基本路径,注重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不断提高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帮助学生厚植家国情怀。

(2)在对历史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揭示中,突出历史选考的核心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准确、系统及主动地理解历史,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背后反映的历史与现实问题,进而合乎历史规律和现实地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

以史料实证为基本方法,综合运用图表、可信史料、出土文物及历史遗迹等创设历史情境,提出历史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相关材料解决问题,进而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和孤证不立的历史意识,并在历史解释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3.必备资料

(1)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核通过的最新人民版历史教材必修1、必修2、必修3、选修3、选修4、选修6。

(2)浙江省考试院编制的《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说明·历史》。

(3)《导与练》及课时训练与专题卷。

(4)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2015—2019浙江省选考真题汇编详解·历史》。

4.具体复习思路

(1)方法:以《考试说明》为指导,课前填写《导与练》,明确教材中的核心知识点,在课堂中加深对核心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通过课时训练题和真题落实核心知识点的掌握,通过晨读巩固核心知识点。

(2)核心资料:《考试说明》、教科书及历年真题。

5.一轮复习课的基本程序(以课时为单位)

(1)课前准备。课前让学生完成《导与练》中的“课时考点”,使学生进入复习状态。

(2)课堂活动。①从史料中提出有关该阶段历史变化的问题,以历史发展规律为切入点,以小见大。②展示《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说明·历史》中的“课时考点”,明确课时复习内容。③绘制时空图表,讲解历史线索,重点突出课时线索,从而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④解释重难点概念,补齐学生的知识短板。⑤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展示并分析相关材料,使学生在理解记忆中巩固课时核心知识点,落实考点,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史料实证意识,同时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

(3)课后任务。①布置具有一定质量的历史作业,巩固课时核心知识。②答疑解惑,减少学生的知识盲点。③晨读督促,再次巩固核心知识点,补全知识漏洞。

三、基于五大核心素养的教学新探

鉴于2020年9月浙江省已全面启用新教材,因此在围绕老教材进行一轮复习的时候,也要关注新教材及其所要贯彻落实的五大核心素养。笔者在一轮复习的时候融入了以下思考,望有益于同行。

(一)教学目标的制定依据和语言形式的表述

由于已经没有了配套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和《考试说明》,因此,基于五大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的制定更加依赖于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下面简称《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每一节课内容的深入解读。在《课程标准》中出现了一些描述性的动词,这些动词构成了对课程内容重难点把握的维度。其中“知道”“认识”“了解”这三个词语是《课程标准》中的主体描述性动词,对这三个词进行解读是确定教学重难点的前提。

“知道”所包含的信息量是最少的,“了解”所包含的信息量是最多的,“认识”介于二者之间。从对课程内容的掌握要求来看,“知道”“认识”“了解”是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递进关系,因而教学重难点大多数为“认识”和“了解”所涉及的知识。教科书的制定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的,因此,对《课程标准》进行解读是开展教学和试题研究的源头,抓住源头,就能掌握顶层设计的方向,以“不变应万变”。下面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为例进行解析。《课程标准》对该课的要求表述如下: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在这里,《课程标准》明确地指出了具体的方法论和重点知识。前半句,要求运用具有代表性的考古学研究成果,从地域的特殊性入手,解读区域文化多元性的特点,进而从各个区域文化所体现出的大陆文明为旨归,归纳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源远流长和生生不息的特点。后半句则要求运用考古材料和传世文献史料相结合的方法,归纳出从私有制到阶级并催生出早期国家的层层递进关系,然后分析早期国家区别于原始社会形态的典型特征。在《课程标准》中,每个分句自成体系,又相互联系。分句前一部分指明了方法论,后一部分是要求掌握的内容。前一分句是为后一分句服务的,前一分句往往是史实性的内容,需要“认识”;后一分句往往是史实所体现的本质,需要“了解”。从以上可知,“认识”和“了解”的多为重难点内容。从《课程标准》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国家》一课的要求中可以解读出教学的重点:①认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特点。②了解中国早期国家特征。而教学的难点为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之间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出,《课程标准》里已经指出了教学目标的主要方法论和重难点知识,并对表述语言作了规定。

教学目标以《课程标准》为基准而有了明确的方向,然而如何围绕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五大核心素养又是一个难题。在研究借鉴了一些前人成果后,笔者发现在教学目标中贯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具有一定的程式,可以進行形式上的建模,而历史本质的建模需要从教学立意中设计历史逻辑。这种形式上的模型可以表示为以下程式:①唯物史观。以生产力的提高为基准,通过对生产关系的解读,揭示经济基础的变化会引起上层建筑的变化;在某些历史关键节点,上层建筑会对经济基础起反作用。②时空观念。采用中外比较的方式,具体的课程内容运用不同的时间轴和地图,以时间的一维性构建空间的多维性,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③史料实证。通过运用不同类型的史实性材料,引导学生归纳课程的相关史实,以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和孤证不立的历史分析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④历史解释。通过引用具有历史内在联系的不同类型的材料,尤其是具有因果、并列和承前启后关系的材料,使学生自己分析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思考围绕材料提出的问题,最后由教师作适当点拨总结,以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⑤家国情怀。在教学中,注重关键节点中人物的情感设计和事件所体现出来的民族气概,并结合当下中国的顶层设计,与国际类似事件作比较,以历史的真实和现实的传承,体现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自信心等,从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教学目标制定的公式为:通过“什么样”的方法,知道“是什么”的史实,了解“为什么”的原因,认识“什么样”的意义、评价和作用等,培养“什么样”的核心素养。

(二)教学立意与历史逻辑的契合点

教学目标对五大核心素养作了语言形式上的构建,而真正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是基于教学立意的历史逻辑设计和表述。从顶层设计来看,依据《课程标准》,在对历史本质的阐释中,突出历史的前后逻辑,有利于达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首先,从理论上进行建模,以“一课一魂”为基准确定某节课的主题。其次,以主题为中心进行设问,设问分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方面。并在大问题下设小问题,层层推进,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通过问题链的方式体现历史内在逻辑,并在问题链下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鉴于新教材课程容量大的特点,可在问题链下使用图表进行归纳整合。最后,在这种框架下,对课程的子目和内容进行解读,以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归纳起来为:主题—时间轴—问题链(学生驱动任务)。下面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为案例对课程内容的历史逻辑进行简要阐释。此课的主题为:变革。第一子目“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隐含了在纷争中的民族交融,揭示了由军事政治纷争而带来文化思想上统一的要求,这为秦的统一奠定了一定的文化认同基础,揭示出统一是历史的发展趋势。“变革”首先要问“是什么”的问题。第二子目从唯物史观出发,阐述了“变革”的经济动因以及由此引起的变法运动,回答了“为什么”变革、“怎么样”变革以及“变革”后会“怎么样”的问题。最后两个子目“孔子和老子”“百家争鸣”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以及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经济和政治的反映的唯物史观。这几个子目环环相扣,自成一体,充分体现出变革的“前世、今生、来世”。

(三)课堂语言的运用

在课堂中,教师除了要用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要尽量让学生开口说话。课堂语言对学生知识的理解领悟和历史逻辑的呈现尤为重要。语言的运用要配合教学立意和教学目标,贯彻五大核心素养。语言的运用也可以公式化:①以设问方式引入,以小见大,图史结合,在学生叙述变化时,提出“为什么”的核心问题,引入正文第一个“是什么”的问题。②出示史料,根据史料设置第一个源头问题,让学生围绕书本知识进行回答。紧接着从源头问题引出后续发展问题或并列问题,意在从唯物史观的角度,一层推进一层。再设置两个“为什么”的问题,让学生回答,接着由教师点拨。最后设置两个“怎么样”的问题,第一个“怎么样”要承前启后、中西贯通,放到宏观视野中去;第二个“怎么样”要联系当下热点,尤其是中国新走向,以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

四、教学效果与反思

从复习进度和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情况来看,第二种复习方案是比较符合学情和考情的。然而在该复习方案中,材料选择的恰当性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如何实现材料、历史本质规律与教科书知识点的高度契合,也是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

[   参   考   文   献   ]

[1]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  徐蓝,朱汉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一轮复习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初中历史学科有效教学的研究
思维导图引领下的高三一轮复习
新形势下探究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高考对学科思维素养的创新考查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利用高考试题,提升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的“能效比”
对照说明 立足实际 多措并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