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2021-09-10 07:22:44张伟璇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小学教学班主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

张伟璇

摘要:在当前经济不断发展,教育不断改革的大背景下,教育的理念也逐渐走向全面,提倡学生全面发展。所谓的全面就是要学生适应时代变迁,德智体美劳全面强大,同时也在全面中加入了心理健康发展,學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也成为全面发展的一环,而培养心理素质是家庭和学校共同担负的任务,生活中的任何因素都是影响学生心理素质的一种,所以班主任的工作就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以此为背景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策略。

关键词:小学教学;班主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

一、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

(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

班主任的特殊性就在于他不仅仅是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同时也要研究和管理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学生既是老师又是朋友的关系,这也对班主任的专业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班主任必须坚持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仅要把这种理念体现在教育上,更要体现在自身的心理素质上,只有老师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给学生更多的健康心理教育,同时老师还要不断地学习心理学技能和理论,在生活中不断地提高自己心理学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多观察学生的行动和心理变化,通过这种方式实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的沟通并指导学生朝着正向的心理发展,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最后班主任也要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充自身课外知识,把自身培养成为一个全面的引路人,这样才能够及时的给学生指导学习和心理健康的引领[1]。

(二)在师生之间建立信任桥梁

在现实的生活当中,每个人都会有一种“被人信任的感觉真好”的一种心理变化,而被人信任是班主任开启教师工作的第一步,也是后续开展工作的前提,同样的,在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过程中,被信任是基础,信任是相互的,教师应当信任学生,一方面,要让学生信任教师的能力和工作特点,让学生接纳教师的培养策略和想法,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的认同自己成为班主任教师,才能接受教师的下一步心理素质教育的工作,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另一方面,教师也要信任学生,信任是相互的,只有这样才能够达成师生之间的友谊关系,搭建起信任的桥梁,在小学阶段,学生经常会犯一些错误,这时教师要耐心听学生解释,尊重和理解学生的想法,并信任学生的说法,然后帮助学生分析这种行为带来的危害,通过结果分析,让学生主动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样学生才能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避免出现相似的问题。

二、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实际教学相结合

学校是为了教育学生而建立的,为了让学生有充分发展的空间设立了学校,所以学校要进行教学活动,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虽然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但是并不能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心理健康教育上,因此在班主任开展工作时要注意将实际的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在备课期间就要做好准备工作,教师要树立学生主体意识,认识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准备符合学生成长的内容,在上课时尽量选取学生听得懂的故事和想法讲解[2]。比如:在比较大小的问题中,可以运用动漫中的情景来举例,不仅能吸引学生听讲,同时也能加深学生在这方面的记忆,对学生产生兴趣有良好的帮助,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也要注意将教学内容德育化,升华教学,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最后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对待性格内向的学生,教师主要采取开导说服的方式,对待外向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相对严格的方式来说服学生,但是总体而言,无论采取什么方式,都要充满耐心,对待这些刚接触社会的学生,要耐心的对待他们,防止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二)举办相关活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强化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通过一切可以实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但是不论采取什么样的方法,都要做好提前的规划和准备,要明确培养的目标和方向[3]。比如:在教学中可以举办义卖会活动,让学生拿出自己在家不玩的玩具或者不穿的衣服等东西来义卖,把义卖所得的钱捐给山区儿童或者其他需要的人,这会让学生学会有爱心和同情心的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们沟通和交流,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但是义卖活动是全校范围为单位的大型活动,不好经常举办,所以教师也可以举办一些主题班会,故事汇,演讲比赛等等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讲述一些经典案例和主题故事,以善为中心的主题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但是也要注意无论什么活动,都要保证学生的安全和正确的思想理念,绝对不能偏离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初心。

(三)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如果说学生代表数字1,那么学校则是学生的二分之一,另外一半是属于家庭的,在实际的工作中仅仅依靠班主任的工作和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家庭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这种家庭在心理上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慢慢渗透到孩子的心理和生活当中,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学校和班主任要积极的与家长沟通和交流,做好工作对接的同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合作共同完成教育任务。虽然小学的人数较多,年龄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总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处于同样的阶段,没有太多的不同,所以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要积极的与家长交流,可以通过家访或者电话沟通,书面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大概情况。虽然在当前大数据时代,很多家长往往没有时间陪孩子,家长也并不了解学生在学校的状况,教师不清楚学生在家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可以让教师建立一个微信群的方式,在微信群中及时的回复学生的状态和学生的情况,同时也要在微信群中做好在校与在家的信息对接,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状态,打破信息不均衡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的去学习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4]。

三、结语

伴随着当前教育的进步,教育理念的改革创新,教育部对于这方面的忠实,如今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已成为学生的培养目标中的一部分,在学生的小学阶段,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就是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班主任也是教育的重中之重,教师面临着各方面的要求和问题,只有满足了这各方面需求,解决了众多难题才能够更好的给学生做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除此之外,班主任也要不断的去提高自身的能力,拓展知识面,加强心理学教学方式,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的同时,帮助学生学习,这样才能够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其次,班主任也要有终身学习的态度,不断的去创新,去挖掘不同的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方法。心理健康关系着学生在未来生活中的发展和学习,关系学生的未来,应当引起重视,同时也要让教师和学生认识到心理素质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马雅菊.中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提升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379(32):64-66.

[2]李彬彬,李亚敏,彭圆圆,等.小学班主任实施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0(3).

[3]季玉秋.探析现实疗法在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9,000(017):89-90.

[4]波冯.试分析小学语文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20,3(1).

猜你喜欢
小学教学班主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88期)2016-11-24 14:25:02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文本细读的运用探讨
小学五年级语文写作教学
浅论小学课堂激励性评价遵循的原则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2:39:04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8:59:00
漫谈班主任开展德育管理的智慧
简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
浅析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班主任工作方法
爱在字里行间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10:1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