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艳丽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强大的文化基因,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坚定理想和伟大精神,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软实力。普通高中教育承担着培养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人文精神和规划人生能力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学校教育必须回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高中语文教学融合传统文化的创新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融合;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师要想通过教学这一途径实现传统文化的发展,必须找准高中语文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点,以推动其融合发展。教师可以解析诗歌中的古文化、古文中的思想文化、一字一笔中的书法文化、不同时代的生活文化、建筑文化、信仰文化,并且以此为切入点打开高中语文课堂,开展高中语文课堂,发展高中语文课堂,以达到两者之间的初步融合。文化之所以得到传承和发展,其基本途径在于传播,由此教师在课堂之上将文化传播给学生,学生若能建立所学文化与生活的联系性,并在生活之中传承和发展文化,便能极大地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真正完成融化与高中语文的协同创新。
一、目前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
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高中语文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常常会被教师束缚在考试的范围内,教师会为了应付考试而教学生相关的内容。出于这样的原因,大部分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只会讲解重点的字句,不仅如此,还有的教师会告诉学生这篇文章考试会考什么,什么需要记,什么不需要记。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学生只知道机械地学习,从而就会让学生觉得学习语文就是为了应付考试,导致学生对学习语文无参与感,同时也会磨灭学生对语文的好奇心理。也正是因为这样,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作者的时代以及生活背景毫不知晓,对整个文章断章取义。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失去兴趣,并且与传统文化传承相背离。
(二)过于依赖教学资料
古代人在创作的过程中并不单单是写一篇文章,其中蕴含了作者真实的情感。同时对于古人所表达的情感,学生应该有自己的见解。但是有的教师会在教学中过于依赖教学参考书,并将文本当中的内容过于死板地传授给学生,这样的方式导致学生并不能深刻地理解语文的内涵,从而还会失去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二、高中语文教学融合传统文化的创新策略
(一)深度挖掘语文教材,引领学生撷取文化硕果
語文就是中华民族灿若星河的文明和历史,贮满了炎黄子孙数千年文化的精华和辉煌的思想。高中语文教材就是这样一条传统文化长廊里最繁华最绚烂的思想藤萝,那一段段、一个个跳动的花簇儿花朵儿,就是最优秀的文化闪光。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撷取这样的文化之光,汲取流淌在文字篇章里的精美思想、文化要义,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意识、语言建构储备和语言思维发展的能力,使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随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细和深刻的学习理解有一个飞跃。
(二)高中语文传承“传统文化思想”
传统文化思想深刻久远,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经久不衰,或是当时英雄人物精神的代表,或是民族精神整合,或是时代精神的保存,其对当代生活起到引以借鉴作用,可谓是我国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高中语文课本中记录了很多传统文化思想,或借助文字形式,或借助图片形式对其进行了形象的表述,以为学生学习、思考服务。如此,要想推动传统文化、思想的传承,高中语文教师则需要优化教学形式,以发挥其重要作用,从而推动传统文化思想与学生思想的融合,以此让学生在经历同化与顺应后,以完成传统文化知识的接受与认可,并对中华民族形成自豪感,进而能够有效地推动传统文化与学生思想的融合,让其对学生行为、思想产生影响,以推动其传承和发展。但教师在教学之时,要想通过教学形式以传承传统文化思想,那就必须依托有效工具,尊重学生主体性,让学生参与其中细嚼慢咽,感受思想之独特,从而将其内化为思想的一部分。
(三)通过古诗词创作背景渗透传统文化
古诗词不仅是我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也是文人墨客创作的文学作品,因此其中肯定蕴含着作者的时代背景。时代背景所说的就是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生活环境,之所以可以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首先要归功于作者的生活环境、生活经历。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充分地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以及生活背景,那么就很难理解古诗词中所表达的含义。对于这样的情况,语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当对古诗词作者的写作背景进行阐述和讲解。通过讲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可以增加古诗词的趣味性,进一步促进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好地融入传统文化。
结束语
传统文化,国之精华,国之支柱,由此也决定了其不可灭,不可损,须在时代变迁,历史进步中,不断被筛选,不断被保存,不断被创新。而高中语文正是这一重要载体,即以教材为依托,对其进行保存,发挥课堂有效作用,引入学生这一主题,让学生在接触之中、感悟之中、碰撞之中对其接受与认可,并推动其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以更优形式立足于不败之地。由此可见,高中语文教学不容忽视,能以独特优势发挥学生这一主体的作用,以构建起社会、文化、生活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局面。
参考文献
[1]贾健麒.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创新性渗透[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07):5.
[2]杨娅莉.浅谈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融合[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2):55.
[3]齐玉梅,邹永萍.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教学的融合[J].新课程(下),2019(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