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研究

2021-09-10 03:43:37施佳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研究对策信息化教学核心素养

施佳

摘要:信息化教学已经在各个学校普及,广大师生也纷纷认可这种新的教学形式,特别是在数学教学中,经常会遇到抽象的内容,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理解能力有限,只有通过信息化教学,才能更快速高效地学习知识,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研究对策

引言: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其严谨性和思路的多变性,为小学生的学习设置了门槛。在数学教学中,有些抽象的理论知识,需要借助信息化教学。教师在信息化条件下,可以录制和剪辑相关教学视频,从而让学生更方便、快捷地学习到知识,提高数学核心素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了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习的兴趣,探索数学的奥秘,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攀登高峰提供更多优势。

一、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研究策略

1.改变教学方式,让实践与教学相结合

提高数学的核心素养,成为新教改的目标和方向。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要融入科技内容,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传统教学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学生对单一枯燥的教学不感兴趣。信息化教学,突破教学中的难点问题,用形象多变的方式,把难点易错点,用最简单易懂的直观方式传授给学生。这就大大节约了教师对内容的研究时间,教学方式也变得越来越接近学生本身需求,体现个性化和差异化。

比如在学习“千米的认识”课程时,学生对单位的换算已经非常熟练,但是真正在生活中运用的时候却不尽然,导致实践和理论相脱节。比如,晓东今年9岁,走路去学校,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每分钟走多少米?答案有18米,188米,1888米。学生的选择也是五花八门,有的选188米,有的还会选1888米,这种错误并不是因为学生不会换算单位,而是不明白100米有多远,缺乏生活常识。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通过视频画面剪辑百米和千米竞赛的场景,让学生有直观的印象,学生就会对这道题有明确的答案。这种多媒体展示的形式,避免了理论的抽象性,让学生对生活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2.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由原来的主导者变成引导者,主要是在课堂启发学生思考,课下通过微课将数学知识要点、框架,以信息化技术的形式传授给学生。让他们通过提前预习,掌握基本内容,这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节省下更多时间,来探讨数学中的难点,让学生在课下通过多媒体自学的手段,学会发现问题、分析和思考问题,最终自己寻找解决方案。全程的学习中,小学生的自主能力得到发挥,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难以解答的问题,让学生先学会独立思考,然后在同学间进行讨论,教师在课堂中进行启发点拨和总结归纳,让知识更透彻、更系统,学习更高效。比如,在人教版学习《物体的周长》时,教师通过多媒体情景教学展示,在母亲节这天,小学生纷纷准备了礼物,有的拿着长方形贺卡,教师就可以在教学中提问,“这个贺卡的周长是多少呢”,小学生就会动手操作度量边长,然后根据长方形公式,算出结果。在信息化教学中,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为教学课件准备彩色的边长,通过视觉冲击,提升他们的注意力,让学习更加主动[1]。

3.设置教学情景,开拓多元化思维

小学阶段的学生,都处于贪玩的年龄,对枯燥的数字和概念不感兴趣。优化情景教学,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学生更有动力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信息化普及的现代,给教学中融入生活场景,从小学生熟知的生活出发,与教材内容相结合,让他们在观察思考中,寻找解题思路。情景化教学不但符合这个年龄段的学习状态,还能通过不同场景化的演绎,让学生加深印象,开拓多元化思维[2]。

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学会提问,成为学习的“主人翁”。比如在学习数学乘法运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演绎生活情境。甲同学摆摊卖矿泉水,一瓶水2.5元,乙同学买了5瓶,那么一共花了多少钱。可以把这道题编成简单的小品,小同学为了挣点零花钱,自己进货卖水,却因为算账抓耳挠腮,最后巧妙化解。这样的目的是加深小学生的印象,让他们把数学中的问题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情景演绎,增加对数学学习的趣味感,开拓多元化思维。

二、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思考与分析

1.教学过分依赖信息化

好的教学工具要用之有度,否则就会带来负面影响。教师不能过度依赖多媒体,在备课和教学中,应该保留对知识的敬畏感,在教学上用更多的精力来完成教案,在设计、备课中不能省略和放弃,多媒体只是辅助性教学,只有在遇到难点或抽象内容时,会利用到。如果过于依赖,将会导致教师的能力下降,教學基本功得不到锻炼,越来越浮夸或表面化现象。过于依赖多媒体也会导致学生思考能力下降,对枯燥的题目有排斥感,过于依赖视频图片,忽略教师的指引,分不清辅助工具和主要教学孰轻孰重,这对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不利,不利于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3]。

2.课堂不给学生留足思考时间

信息化教学为教师节省了时间,让学生更直观、详尽地学会抽象的知识,这能大大提升教学效率、加快教学进度。与传统教学相比,拓宽了数学的知识面,让知识体系印象更深刻牢固。但节省下来的时间,教师并没有留给学生思考,而是接着赶教学进度。在这样的循环中,学生对问题的独立思考时间匮乏,吸收消化能力有限,长期下去,对学生个性化学习不利。

3.过分注重抓人眼球

信息化教学通过声音、图片、视频的形式,让学生对知识内容产生好感,形成教学的一种新模式,将教师从板书的传统中解放出来。多媒体利用感官刺激让知识更抓眼球,更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但信息化教学不是万能的,特别是需要学生讨论和实践的内容,是多媒体无法替代的。教师不能将不适合的环节,也融入信息化教学,不然,对小学生耐心的培养、钻研问题的韧劲是无益的,太多喧宾夺主的花哨噱头,容易分散小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要根据教材适度选择信息化教学。

三、结束语

关于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需要做的还有很多,比如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通过潜移默化的引导,以及醍醐灌顶的点拨启发,才能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增加认知能力,培养数学素养。教师借助信息化教学中丰富的图片、动画内容,极富感染力的教学情景,让小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发挥自己的价值,将来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柳一梅.浅谈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下信息化教学分析[J].学周刊,2018.(8):87—88

[2]刘芳菲.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下多媒体教学探究[J].校外教育,2016(11).103—104

[3]张小飞.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与信息化教学浅析[J].数学教学2015,(16):108-109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虹桥第一小学校 150001)

猜你喜欢
研究对策信息化教学核心素养
公共领域道德缺失问题的解析与研究
浅谈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和对策
青春岁月(2016年21期)2016-12-20 20:21:43
提高高中英语阅读信息化教学效率的措施
信息化教学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9:13:38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
焦作市中小学武术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19:07:53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今日教育(2016年7期)2016-10-08 09:44:23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