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理论在中职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2021-09-10 07:22欧晓榕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中职生激励班级管理

欧晓榕

摘要:中职生的特点决定了中职班级管理的艰难,也凸显出班级管理的重要性。激励理论为中职班主任的管理实践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理论依据和管理方法。文章主要探讨激励理论在中职班级管理中的运用和实践要点,寻求更有效地运用激励理论提高中职生的内在积极性的方法。

关键词:激励;中职生;班级管理;班主任

引言

班级管理是中职学生管理的重要手段,直接影响了中职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激励理论作为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在班级管理实践中得到广泛的运用。积极探索激励理论在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中的实践运用能够有效地促进中职学生的素质发展和技能培养,践行“立德树人”。

1.中职生心理发展特点和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的重要性

1.1中职生心理发展特点

中职学校学生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群体,他们大多智力水平正常,人际关系良好,多才多艺,品质勇敢坚强。但同时,大部分中职生在初中阶段学习成绩不佳,行为上比较自由散漫。心理发展上有自尊心强、自我意识强烈,自控能力较差;思想不够成熟,容易摇摆不定;存在逆反心理等特点。

基于以上特点,对中职学校对中职生的管理和引导提出了更高要求。班级是学生在校期间最基本的生活、学习载体。班级管理的效果将直接决定学生管理的效果,也将直接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如果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启发、引导和激励学生,将有效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2.目前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2.1重技能轻育人

中职学校的办学目标决定了中职班级管理上容易出现重技能、轻育人的情形,这种结果导向的管理和育人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本末倒置了。基于中职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如果班主任能够在学生日常活动、学习开始前、学习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激励和引导,那么,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行为规范都能得到较大的提升。

2.2重扶差轻培优

班主任容易为了小部分“问题学生”做大量的工作,在这种模式下,原本完全不用操心的“好生”们也隔三岔五地出点问题了。中职生思想不成熟,容易受到外界影响,重扶差轻培优的管理模式使得原本轻而易举就能管理好的“好生”们也摇摆不定,时不时出问题了。

2.3重约束轻个性

为了管理好班级,规范好学生的行为举止,每个中职学校都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甚至每个班级都有独特的班级管理制度。这些规则都是重要且必要的。但是,不同学生的需要、智能优势和个性特点有所不同,班主任应进行个性化教育,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有针对性地进行激励和引导,使学生各展所长。

3.激励理论在中职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3.1激励在中职班级管理实践中的意义

前苏联学者斯拉斯捷认为,激励就是激发学生思想、情感和动力。有效的激励能够充分地激发个体的潜能,使学生个体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地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内驱力和自控力,也能够使班级积极进取,有向上的目标,并为实现目标而更加努力。

班主任如果能恰当、适时地运用激励实践,对班级管理能够产生举重若轻,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3.2激励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实践运用

3.2.1需求层次理论

需要是人的积极性的基础和根源,是人的行为的原动力,因而需要激励在激励实践中是第一个要素。根据需求层次理论,联系实际情况,中职生主要有以下的几个需求。

首先是归属和爱的需求。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归属于某个群体。归属需求促使学生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更加优秀,从而能够进入到某个群体。爱的需要在班级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希望获得老师们的喜爱和认可,一方面是希望获得同学们的接纳和友谊。这两方面的需要的激励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的积极性。

其次是尊重需要。强烈的尊重需要是这个年龄学生的显著特点。他们有强烈的自尊心,班主任必须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从而利用学生的自尊需要激励他们变成更好的自己。

最后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每个学生都希望能够在班级中体现自己的价值,班主任应该抓住这一点,发现、挖掘学生的潜能,使每位学生都能发现、发挥、发展自己的长处,进而发展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3.2.2目标设置理论

目标具有引导、激励的作用,合理地设置目标可以诱发学生学习和进步地动机,焕发学生的积极性。班主任应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设置自己的目标。有效的目标设置必须具体、可操作,学生可以做出具体的行为与之相呼应,切忌过于不切实际或者空泛笼统。有切实的行动指导意义,也能够在短期内就得到反馈。通过一个个目标的设置与完成,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2.3强化理论

强化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斯金纳提出的,他认为人或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会采取一定的行为作用于环境。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在以后重复出现;不利时,这种行为就减弱或消失。

班级管理实践中,对学生好的行为及时进行评价或奖励,对学生的行为活动有极大的激励作用。对不好的行为及时进行批评,也会有效地抑制这些行为的再次发生。

4.激励理论在中职班级管理中实施要点

首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和需求,激励的实施只有符合个体的心理特点和内在需求,才能起到调动个体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作用,因此,班主任应该因人而异實施激励。

其次,应抓住教育时机进行激励。不同的学生触动的点不同,当学生表现出或者班主任捕捉到他对某个事件的有强烈的情绪波动时,是比较合适的教育时机。抓住教育时机对学生进行激励,往往能够得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再次,跟进学生情况。激励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长期的认可、鼓励和帮助。班主任需不断跟进和了解学生,抓住时机激励学生,这样才能在他们摇摆不定地时候坚定地拉住他们,督促他们稳步向前进。

最后,在班级管理中实施激励,应秉持公平原则。如果在激励实践中没有秉持公平原则,最后极有可能会事与愿违,对班级的发展有害无利。

小结

中职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有鲜明的心理发展特点。班主任作为“育人者”,在中职生这三年关键的成长期里,如果能够运用激励理论,针对学生个性特点,抓住时机对他们进行教育,对他们未来的发展将产生深远而正面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林崇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朱琳.建立激励机制优化班级管理[J].中学时代,2013,22:124.

(汕头市鮀滨职业技术学校 515000)

猜你喜欢
中职生激励班级管理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团体辅导的运用
高职院校化工总控工技能大赛的培训模式与对策分析
EVA价值管理体系在S商业银行的应用案例研究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