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明峰
摘要:数学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在进行数学知识内容理解时,往往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教师要尽可能的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通过设置生活情境,为学生营造出一种舒适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出学生的探索心理,愿意去了解数学知识中的奥秘。
关键词:生活情境;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6-287
引言
数学来源于生活的点点滴滴,把日常生活情境与数学有效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并理解数学知识。小学生年龄都比较小,心智还不成熟,对于较难的知识不容易理解,所以,老师要将数学知识渗透到生活中,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使学生熟练掌握数学知识。
一、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热情
为了更加有效地发挥生活情境的教学价值,教师要在合理的时机引入教学情境,这样才能实现学生自身数学学习兴趣的显著提升。一方面,教师可以在教学导入阶段来引入相应的生活情境。
例如在学习“轴对称和平移”这部分教学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先为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存在轴对称及平移特征的物体,然后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观察来总结这两类物体的特点。然后再向学生提出问题:“在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具有轴对称特征的物体呢?”这时学生就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说出自己的答案。这样学生就会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更强烈的参与感,从而使自身的学习动力得到显著增长。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在教学工作结束后,通过生活化情境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这部分教学内容后,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的辅助,将教室转化为一个超市情境,然后让学生通过虚拟购物的方式来练习小数乘法的计算方式。教师可以对教室内的书本、文具及其他物品进行明码标价,然后由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并且每个小组轮流来饰演收银员,教师随机挑选“商品”,然后让这一小组的组员独立完成对商品价格的计算,看看哪一名学生算得又快又准。这样,不仅可以通过竞争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也能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自身的计算能力。其他学生在观看这些学生比赛时,自己也会在心中进行默算,这样,教师就能使所有学生的小数计算能力得到稳定的提高。
二、合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在探索结合生活情境的授课方式时,可以紧抓小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根据授课内容合理创设场景,让学生亲自参与到授课中。而这一授课方式不但能够满足学生贪玩与好奇心等方面的内心需求,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同时这也使得学生在课堂中的重要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学生在实际参与的过程中精神处于一种较为兴奋的状态,记忆力、思维运转速度以及自身的理解能力都将得到极大提升。在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提升授课质量与效率的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升。
例如:在讲述《简易方程》这一课时,为了激发出学生的兴趣以及便于学生进行理解,教师便可以根据方程的含义与内容进行情景创设。教师可以利用学生与家长或是教师的年纪进行情境创设,借此引出方程的教学内容。如教师问“小明(代称,可用班上的学生代替)今年十岁了,我今年二十八岁了,那当小明十五岁的时候我多少岁了呢?”学生回答:“老师三十三岁。”教师问:“那要是小明二十岁呢?”学生回答:“老师三十八岁。”教师继续问:“你们怎么知道的呢?”学生答:“因为老师比小明大十八岁。”教师问:“老师一直都大十八岁吗?”学生答:“是。”教师顺势引导:“小明与老师的年纪是会不断变化的,但老师比小明大十八岁的这份关系却是固定的。而根据这一特点小明与老师的年龄就可以构成一个等式。”这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情境创设不但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同时也能够使得知识变得更加容易理解,便于学生理解。
三、创设生活情境,引入生活案例
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如果不能理解数学知识,那么很容易产生厌学心理。教师想要从根本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在数学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利用生活案例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我们可以通过生活案例从学生的角度对数学知识进行解析,让他们从不同方面理解数学。我们在教学中可以秉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让他们在学习中层层递进,通过生活案例理解数学知识,让他们拥有迎难而上的态度,拥有良好的学习方式。我们在创设生活情境时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根据自己熟悉的事物分析未知的事物,这是人类普遍的思维方式,因此,我们可以将已学过的知识与未学过的知识联系在一起,让他们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为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任务,让他们根据教师分配的任务进行讨论与研究,在小组中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例如,教师在教授六年级下册《圆柱与圆锥》这一课时,因为学生没有接触过立体几何,所以教师可以利用生活案例让他们更加了解圆柱与圆锥。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时展示一些生活物品,比如,电池、水杯、荧光棒、圣诞帽、陀螺、路障等,让他们通过身边的事物了解课堂知识。之后,教师可以让他们在小组中讨论更多圆柱物体和圆锥物体,让他们分析圆柱和圆锥的特点。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利用卡纸做出圆柱和圆锥,让他们在卡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还可以让他们更加立体地了解圆柱与圆锥的内部构造,让他们拥有空间想象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数学对小学生来说不能很好地理解与运用。然而日常生活与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紧紧围绕日常生活,不只是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还能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老师要合理地将情境教学有效融入课堂教学中,并且及时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锻炼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完成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并且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莉娟.生活情境教学法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J].智力,2020(25):47-48.
[2]王冬梅. 生活情境教学法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究[A]. 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华教创新(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2019年南国博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一)[C].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9:3.
[3]李淑萍.生活情境教学法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8(02):61.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白塔寺九年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