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对新媒体网络语言暴力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进行探讨,首先讨论新媒体为大学生带去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然后对此提出一定的对策,进而把高校大学生的思政教育落到实处,从而开拓新媒体下思政教育的新局面。
关键词:多元环境;网络环境;大学生思政教育
当代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总体上方向正确,他们坚决跟随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关心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问题, 同时也对我国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充满着信心。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严重缺失。本文通过对网络语言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的认识,极力找寻网络语言和大学生思想政治二者之间的结合,主动抓住机遇,应对多项挑战。
1.网络媒体为大学生带来的影响
1.1新媒体网络语言对当代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1.1.1信息获取方式的多样化,及时把握最新资讯。
在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已经从过去的看书、读报、收听广播和看电视等转向电脑、手机和多媒体网络。人们获取和传递信息的传统方式是单向、静态化的,现在已经变为多元和动态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人们在面对获取信息选择静态媒体还是动态媒体问题时,大多数学生会选择新媒体而尽量不用传统媒体。这样的结果受新媒体获取信息的多元化因素影响,可以帮助大学生及时掌握资讯。
1.1.2扩大学生的交际圈,扩展人际交往的空间
在新媒体网络环境下,动态和互动的交流方式已经慢慢取代了人们的传统交流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的学生会使用QQ、微信、人人和飞信等多媒体进行交流和沟通,大多数学生认为新媒体给他们提供了更加广泛的交际圈,也存在极少部分的学生坚持传统的书信交流。大学生选择用新媒体作为主要的交流工具,是因为新媒体扩展了传统人际交流空间,这样的交往不受时间、国籍和身份等客观条件的制约。
1.1.3对学生学习范围和学习效果的扩展
多媒体因为速度快捷,内容丰富,使大学生的学习方法更加多样和灵活。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多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不仅仅拘泥于课堂和书本的学习,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水平和学习时间,自由选择学习工具,从网络上获得大量的学习资料,从而自己安排学习,决定学习内容,提高学习自主性,在一定程度上超越原先课堂上所学习效果。
1.2新媒体对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
1.2.1新媒体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新媒体就如同一把双刃剑, 为学生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带去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生把过多的时间放在网络上,影响学生的学业和身心健康,大部分学生对此都感同身受。在面对此问题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对此都持有一致的意见,但是也有少数学生对此毫不在意。
1.2.2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整个社会都弥漫着急躁的气氛,作为祖国未来希望的学生也受到这股风气的影响,并且开始有些躁动不安,其中以高校大学生尤为明显。只有让大学生们知道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和义务,学校实行的素质教育才能事半功倍。因此,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和政治教育就尤为重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学生接收到的知识和信息越来越复杂, 这对当代学生的身心发展非常不利,而这也就要求教育者在传授知识的时候需要参考大学生实际的心理和生理年龄。教师在教授知识时,不仅需要用心去教导,更需要在平时生活中起到模范和带头的作用,在无形中给予学生思想政治的影响,扭转传统的教学方法,摒弃传统的说教,变成循循善诱,更多去引导受教育者自己反思和思考的能力。当我们步入到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我们更不应该盲目相信一成不变的老规矩和老方法,当代大学生应该批判性地对待接受到的知识,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2.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作用
2.1新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会
新媒体通常以多种信息展示方法展示给学生以教学内容,开拓学生的思维和视野,极大地丰富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们可以自主选择自己想要的讯息,并且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去证实自己的想法, 从而实现信息的反馈和再次创造。在新媒体下,每一个个体都可以畅所欲言,尽情地说出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独到的看法和见解。
2.2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问题
一方面,网络上丰富的资料扩展了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大学生因为强烈的好奇心, 会对网络上的一些有害信息产生兴趣,价值观的形成也受到一定的干扰,这给高校的思政教育带来了难度。大学生刚从单纯的学习环境中脱离出来,其价值观还没有具体化, 对网络上的一些观点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自身的价值观非常容易受到动摇,导致部分学生身上出现政治意识淡薄、理想信念动摇和价值观混乱等问题。
3.总结
网络用语是当代人们每天生活中接触到的最频繁的事物, 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网络上有很多优美而深刻的语句值得人们去思考学习,但也存在一部分污秽的词语,这些都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影响。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承担着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任务,因此当代大学生需要仔细阅读网络用语,取其精华、去除糟粕有甄别对待用语中蕴含的文化价值,在很好地继承发展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作品的同时,也努力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进一步维护和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路強.思想政治教育论域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1).
[2]马志同.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3).
[3]张兆文,陈清波.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途径[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2).
基金项目:2020年江苏省高校哲社科学思政专项 “基于网络语言暴力治理的高校思政教育研究”(课题批准号:2020SJB0539)”。
作者简介:郁岩(1981.8-),男,江苏徐州人,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学,研究方向:数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