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君
摘要:伴随人们对知识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对于教育的关注和重视也显著增加,大学生的比例和人数也伴随明显上升,因此对于当前时期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和认识尤为重要,也是引导大学生正确工作的关键。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目前已经不能够完全满足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新的教育方法成为教学研究的关键和重点。
关键词:新时期;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9-0058-02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已经不能够满足于当前大学生的思维方式,难以更好地同我国当前的国情相结合,不能够同大学生的思维想结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因此推出新的教育方法迫在眉睫,本文就相关的情况进行阐述。
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弊端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于形式化理论化,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仅仅体现在讲授和知识的灌输,难以应用在实际的生活中。同时对学生的主体性不能给予足够的重视,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部分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排斥,因此不能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传统的教育方法也过于单一,仅仅处于课堂讲授学生被动受教的模式,因此使学生难以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求欲望,所以难以达到教学目的。
二、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必要性
(一)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和思想政治观多元化发展
伴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和进步,我国已经逐渐同国际接轨,同时各种社会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对新时期大学生也产生了各种影响。无论从历史角度和当前角度来看,本土的文化思想同国外的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生活观和价值观的取向错误,导致大学生产生思想上的迷茫、困惑,甚至对某些事物产生错误的理解和政治信仰的偏差。
(二)新信息时代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多样性
伴随科学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互联网的使用已经逐渐广泛化发展。互联网给大学生提供了更加快捷、方便的知识获得途径,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交流方式,同时也影响到了学生的生活观和价值观。互联网缺乏相关部门的监管,对于一些腐败没落的思想和文化思想的传播不能够完全的抑制,部分大学生因生活富足、精神空虚等抵御不了外界的诱惑,最终导致走上犯罪道路,也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不利的影响。
(三)心理教育缺失、就业、竞争严峻
当前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无论从学习、生活或是就业均存在严重的竞争趋势,同时家长、老师对学生的殷切期望均导致学生仅仅以学习为最终出路,大学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是各个中学的精英聚集的地方,因此在就读大学后会导致大学生的优越感消失,产生自卑或是抑郁的心理状态,严重甚至导致心理障碍产生。同时我国的心理教育还不够完备,导致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教育的缺失,学生的心理问题不能得到缓解和解决,使问题加重甚至做出违法犯罪行为。
三、创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优越性
(一)创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需要具有现代性
当前社会是科学的社会、信息的社会,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也要跟上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依据大学生的心理情况,增加信息传播的渠道,利用先进的现代化技术和手段,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更加具有现代化特性。
(二)创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需要具有新颖性
面对思想进步的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需要更加新颖,知识需要更加全面、信息材料应该同国际相结合。在传统讲授的基础上,应增加实际事件的举例和分析,增加学生对相关的抽象知识的理解,也更加能够增加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中应用,增加实用性。
(三)创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需要具有民主性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采取的是课堂讲授、总结考核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具有一定的被动性和强迫性。在新时期下大学生的教学中应增加启发的方式,使学生自发地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同时使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进行思想政治的学习和应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强化学生和教师的沟通,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不解和困惑,并在学习过程中帮助解答。
(四)创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需要具有开放性
当前我国已经同国际进一步接轨,因此国外的开放思想和一些政治理念已经对我国的大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对我国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打开视野,教师应该开放自己的思想,对自身的教学思想能够给予适宜的变革,来更加适应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变化,使学生的眼界更加开阔,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
(五)创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需要具有综合性
伴随我国的社会发展更加多元化,学生们的思想也更加复杂,给予单独的教学思想,会使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于片面化,难以达到更加全面的目的。因此对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更加具有综合性,更加全面。应该综合各个方面和领域的知识,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为学生进行更加详细的讲解。
四、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途径
(一)强化新时期大学生党团组织的建设
无论从以往还是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均為我国教育事业中重要的部分,我们不但要继承以往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同时还要更加综合、新颖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利用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更多地吸引党政队伍,实现在各个学校、各个年级和各个专业均有优秀的学生加入党组织。同时应更加严格要求已经进入党组织的学生,增加自制能力,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形象,发挥党组织的模范作用,增加更多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强化思想政治组织的作用。
(二)发挥课堂教育的优势
当前大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还是课堂,因此对于课堂的学习和讲授教育应该更加重视,同时在课堂教育中应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主要理念和观点,围绕其开展新的教育教学方式,培育当前大学生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方法,使课堂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和传播的主要途径。在课堂中增加互联网的多媒体教育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思想政治,开展网络教学的方法,使网络为教育服务,为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使学习更加具有趣味性和多样性,范围也更加广泛,同时互联网的教学方式也能够为思想政治学习提供便捷的途径。
(三)创造更加进步的学习氛围
在大学校园中增加先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在路边和长廊等部位加设思想政治教育宣传栏,增加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同时开展更加具有积极思想的教育活动,强化健康思想的传播,改善当前大学环境,使大学的学习环境更加具有先进思想内容,更加具有特色,更加具有高雅的情调。
(四)更多地开展健康的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从不完全社会化走向完全社会化的阶段,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环节。
五、结语
新时期的大学生有很多知识获取渠道,有先进的思想,同樣也是思想政治理念模糊的阶段。所以教育方法应该更加新颖、实际、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给新时期大学生最先进、最实际的教学思想,同时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地创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地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奉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黄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34-46.
[2]吴宝权.试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91-93.
[3]毕然.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02):70-73,99.
[4]吴松强.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4,(02):101-105.
In the New Era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ethod Innovation Research
ZHANG Jun
(Liupanshui Normal College, Liupanshui,Guizhou 553004,China)
Abstract:along with the increasing awareness of the importance of knowledge,attention to the education and value also increased significantly,the propor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also associated with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number,so for the current period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for university students to set up the correct outlook and understanding are particularly important,also is the key to guide college students to work properly. Traditional education teaching method already could not completely satisfied with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period,therefore new methods of education becomes the key to teaching research and key.
Key words:in the new period;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education;innov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