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惠民
摘要:随着“3+2+1”新高考模式的不断落实,分科问题便成了各个学科教师与全体学生关注的问题。虽然“3”表示了三大主科,即:语数外,但“2+1”的选择却较为自主,而对于山区学校历史班的学生而言,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选择化学这一自然学科都具有哪些外在影响与内在影响呢?本文便延续这一问题展开具体分析。
关键词:山区学校;历史班;化学学科
新高考“3+2+1”模式中的“3”指的是“语文、数学、外语”,“1”为首选科目,即:物理、历史中的一个科目,“2”为再选科目。学生可在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地理4个科目中选择两科。目前,这一新高考模式不断实施到山区学校中。但对于历史班的学生而言,由于历史这一学科知识的学习思维、方法、环境与化学这种自然学科具有差异性,对此,若开设化学学科学习,一方面容易使部分学生的思维难以实现有效转化,使学习活动顾此及彼,另一方面还容易使学生难以把握学习的有效方法,从而降低整体学习的效果。
一、文理学科本质差异化
文科与理科本质具有一定的差异化。文科讲究伦理和表达,以记忆、归纳、整理与比较为主要特点,对学生的要求:记忆量较大、需要记忆的知识较多。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比较依赖直觉与经验,侧重于自然感受,并且所呈现的问题往往没有统一、客观标准的答案,能够调动学生从宏观的角度思考问题。而化学这样的理科则讲究推理与研究,并以记忆、理解、推理和计算为特点,对学生的推理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基于文理科本质的差异化,若在历史班中开设化学课程,虽然能够拓展学生思考某一问题的广度,但影响了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
二、学生认知方式差异化
虽然历史课程与化学课程都注重学生的理解力、分析推理能力以及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学习这两门不同的课程时存在着认知方式的差异性。首先,学生在自学历史这样的课程时,教师所提倡学生“注书立说”,即:批注法、自问自答法、精讲大贯通,但学生在自主学习化学学科时,则以课后训练为主,强调针对性“做题”,以巩固知识、积累经验、开拓思路为主,在考试过程中以不变应万变,并重视做题后的思考。其次,在实践过程中,对于历史学科教学,教师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并将重點方向转移到“强调基础、考察能力”层面上,但对于化学学科而言,教师则重视对学生实践活动、动手能力的培养。可见,在日常学习活动中,认识方式存在着差异性,这也直接导致历史班的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难以有效转化行为习惯。
三、感性理性思维差异化
对于历史班的学生,他们思维的伸缩性与灵活性较强,能够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文科学习知识覆盖面宽、跨度较长、知识量较大,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打破课本原本的结构顺序,并采用“合并同类”的方式把握所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将知识以系统化的方式储存在头脑中,以此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结构。对于历史班的大部分学生虽然思维的伸缩性与灵活性较强,但逻辑性却明显不足。因为化学这门学科具有抽象的定理、定义,需要学生在学习化学活动中深入理解它们的内涵、应用等等,还要对各种不同题型的解决方法进行分类与概括,这便容易使部分学生在解决化学问题的过程中无从下手、力不从心。总之,文科偏重“辩证逻辑”,而化学这样的理科偏重“形式逻辑”,这种差异化容易使学生的思维出现矛盾。
四、探究学习环境差异化
在历史班这一大环境下,学生自然能够把握文科学习的方法。此外,目前高考试卷中很少出现课文中的原句,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考点大多数仍然是从课本中的知识点衍化而来的,学生在掌握了基础知识,加上举一反三的能力,则能够使相关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而对于化学这一自然学科,便具有与历史这一人文学科不同的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大,并且注重教师讲课的思路以及解题方法,同时,要求学生“精做”不同类型题,以达到对基础知识的内在把握,对基础解题方法的熟练运用。基于学习环境的差异化特点,若在历史班引入化学这一学科,一方面,容易使学生难以实现学习方法的跳跃与转化,还容易使部分学生产生偏科现象。
综上所述,在新高考“3+2+1”模式下,学生需要选择“首选科目、再选科目”,而对于山区学校历史班的学生而言,由于理性思维、逻辑思维较为薄弱,在学习化学这一课程时容易产生思维障碍以及认知矛盾,造成这一结果的潜在因素一方面是由于文理科其本身对学生认知方式、思维能力的要求不同,造成学生在历史学科学习活动中潜移默化地产生一种辩证思维,另一方面则由于文理科的学习方法不同,造成学生在历史学科学习中形成个人的学习行为习惯,将这种行为习惯迁移到化学知识的学习中往往难以发挥实际效果,从而使整体学习活动走向误区。
参考文献:
[1]邓献."1+3+2"综合高中改革模式的探讨[J].基础教育参考,2017(21):29-30.
[2]田雪玫.关于新高考中3+1+2模式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20(9):348-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