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妮
摘 要:倾听是幼儿开始学习语言以及语言发展的启蒙阶段。探讨目前小班幼儿培养倾听故事能力的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选择灵活的方式,讲述活泼有趣的故事内容,营造轻松的氛围,采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来培养小班幼儿倾听故事的能力,旨在为幼儿教学提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幼儿教学;倾听能力;探讨
幼儿开始学习语言的前提是必须学习倾听,倾听能力是小班幼儿认知语言与理解语言的一种行为表现力,是小班幼儿在语言启蒙阶段不可或缺的一种表现能力,能够帮助小班幼儿理解表达的语言内容,以及语言运用的形式,熟练掌握与其他人的语言交流技巧。因此,小班幼儿具备倾听故事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倾听能力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通过长时期、多种方式的培养和训练培养形成的。
一、选择活泼有趣的故事
幼儿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中捕捉幼儿的兴趣点,从兴趣入手,将兴趣作为倾听的切入点,并选择能够激发幼儿兴趣的故事[1]。选择的故事要在内容、情节方面能够吸引幼儿,同时幼儿教师要在讲述过程中搭配动作、表情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例如,幼儿教师在讲述《小红帽》这个故事时,可以准备一个洋娃娃来充当小红帽,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提问幼儿:小红帽去看谁?半路遇到了什么动物?小红帽的奶奶是被谁救出来的?从而引出故事的内容。接着幼儿教师可以讲述故事,同时让幼儿来扮演童话故事中的角色,幼儿都非常踊跃。通过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幼儿能够很快熟悉故事的内容,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幼儿教师还可以进行故事阅读活动,要选择小班幼儿感兴趣的形式来开展故事阅读,在小班幼儿之间还可以开展传话游戏。教师在组织小班幼儿开展传话游戏时,可以选择儿歌、童话故事等,在游戏过程中要让幼儿集中注意力倾听其他小朋友传话的内容,然后将倾听的语言传递给下一位小朋友,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提升小班幼儿的倾听能力。幼儿在传话的过程中,能够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不仅如此,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还能够提升幼儿的胆量,提高小班幼儿的主动交流能力,让幼儿在游戏中发展个性。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用语言鼓励幼儿,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二、教师要用自身行为来影响幼儿的倾听能力
幼儿通常都喜欢模仿身边大人的语言动作。幼儿教师是除了家长以外,陪伴在幼儿身边时间最久的大人,因此,培养小班幼儿倾听故事的能力时,幼儿教师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遇到幼儿发言,教师要认真倾听,无论幼儿的发言是否正确、是否语言顺畅都要专注倾听。对于平时话比较多的小朋友,在小班幼儿面前不能表现出厌烦的情绪,而要有耐心地倾听小班幼儿的发言,对于词不达意的幼儿,要对他稍加点拨,用简单的语句来帮助他们概括所要传达的内容,然后可以向他确认表述的内容。
幼儿还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遇到矛盾总是喜欢寻找教师来诉说委屈,遇到这种情况,教师要立即停下手中的工作,耐心倾听幼儿的委屈,帮助幼儿解决遇到的问题,及时安抚幼儿的情绪。通过每日的相处,教师的言行举止,就会在小班幼儿的心中留下痕迹,教师倾听他们说话时的神态、表情,都会牢牢刻印在他们的脑中,并且影响着幼儿的言行举止。幼儿有很强的可塑性,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树立榜样,引导幼儿培养倾听能力。对于有良好倾听能力的幼儿,教师用语言给予鼓励,为班中的其他小朋友树立学习的榜样。比如,在教学中,可以抓住时机采用鼓励性的语言来对幼儿进行引导,“大家看,小红今天的课程听得多认真”这样鼓励性的语言既可以表扬幼儿,又能够给其他幼儿树立学习的榜样。
三、亲子阅读促进幼儿倾听能力的发展
亲子阅读是加深家长和幼儿感情的重要方式,在闲暇时间和幼儿依靠在一起,共同阅读一个故事,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对于幼儿来说,和家长一起完成一件事情,并且坚持下去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这样亲子阅读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和默契[2]。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很多家长都忽略了这一点,玩具、电脑代替了这一切。教师可以给家长布置亲子阅读作业,家长和幼儿同时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唤起家长和幼儿的情感共鸣。教师可以开展绘本借阅活动,让家长和幼儿每周共同阅读两本绘本,并写下感悟。当其他家长借阅到绘本时,对上面的留言可以互相溝通,彼此借鉴,通过亲子阅读活动,提高家长的耐心,提高幼儿倾听故事的能力,让家长和幼儿体会到亲子阅读的意义。
四、结语
幼儿启蒙阶段是一个幼儿成长的重要时期,是幼儿和家长都要共同关注的阶段。这一时期,能够帮助幼儿养成非常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能力,有助于培养幼儿倾听故事的能力,提高幼儿语言学习能力,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对于幼儿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薛静宜.如何利用绘本培养小班幼儿的倾听能力[J].智力,2020(29):197-198.
[2]陈洁.运用有效方法培养小班幼儿的倾听能力[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8(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