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佳瑜 刘倩 阿仙姑·哈斯木
[摘 要] 随着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及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极大提高,对医疗的需求越来越高。这些变化对高等医学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医学人才培养的改革和探索迫在眉睫。医学人才的培养是由医学教育体系支撑的,其中医学教育包括临床前教育(基础医学教育)、临床教育(临床理论知识教育和临床实践),以及医学人文素养教育。临床前教育及临床理论知识教育搭建了医学生的医学理论知识框架,临床实践帮助医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应用于临床,医学人文素养教育则贯穿整个培养过程,为临床医师行医提供道德保障。因此,临床前教育、临床教育、医学人文素养教育是医学生成长为一名合格医生的必经历程。
[关键词] 临床前教育;临床教育;临床实践;医学人文素养教育
[基金项目] 2019年度新疆医科大学教学改革项目基金“基于互联网、数码显微模拟、翻转课堂三位一体的病理学教学模式研究”(YG2019101);2017年度十三五重点学科“高原学科”(2017-1)
[作者简介] 阿仙姑·哈斯木(1974—),女(维吾尔族),新疆乌鲁木齐人,医学博士,新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宫颈癌转移的相关研究;朱佳瑜(1993—),女,新疆乌鲁木齐人,医学硕士,新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教研室助教,主要从事宫颈癌转移的相关研究;刘 倩(1988—),女,新疆乌鲁木齐人,医学硕士,新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教研室讲师,主要从事宫颈癌转移的相关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32-0035-04 [收稿日期] 2021-03-22
进入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经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医学的需求不再仅仅是治病救人,更多的是预防及健康管理为主的个体化医疗,这些变化本质上是时代对医学行业的要求。因此,当前的医学理念、医疗手段、医疗方法要及时更新,才能紧跟时代步伐以满足人们对医学的高需要。在这场医疗大变革中,医学人才培养是其核心,也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先导。
医学高校承担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高要求,医学高校只有积极创新、改革以促进医学教育的发展进步,才能培养出大批满足时代需求的卓越医学人才。医学人才的培养本质上是医学教育,而当前的医学教育大致分為临床前教育(基础医学教育)、临床教育(临床理论知识教育和临床实践),医学人文素养教育三个方面。其中,基础医学教育也被称为“临床前教育”,临床即“亲临病床”之意,顾名思义,基础医学教育是整个医学生培养过程中的奠基教育,为医学生后续临床医学知识的系统学习搭建框架;临床医学理论知识教育(即专业课程教育)是整个医学本科教育的重点,而当前的医学教育都十分注重这一环节;临床实践也是整个医学教育中比较重要的一环,它帮助医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有效地应用于临床,完成医学生向专业临床医生过渡的使命;医学人文素养教育则贯穿整个培养过程,若在整个医学教育过程融入深刻且全面的人文素养教育,则有利于帮助医学生掌握有效的医患沟通技巧,建立有效沟通的思维体系,为临床医师行医提供道德保障。
总的来说,随着现阶段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整体医疗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个大环境下,医疗改革势在必行,医学教育是改革中的重要一环,而加强临床前教育、合理安排临床实践时间、注重医学人文素养教育,终将提上日程。
一、临床前教育
19世纪后,随着细胞学、细菌学获得长足发展,两个现代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学科——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才逐渐成为两个独立学科[1],由此说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基础医学是解释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病理过程的基础学科,不仅是临床医学生成长为合格临床医生的必修课程,更是培养医学研究人才的摇篮课程。医生的培养通过该阶段奠定医学基础知识,为后续的临床理论学习及临床实践提供最基本的知识保障。除此之外,基础医学教育还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建立科研思维,培养医学科学研究人才,进而有效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因此,基础医学的传授在整个医学教育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基础医学教育也被称为“临床前教育”,为临床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是临床医学生成长为合格临床医生的必修课程,更是临床医生临床思维培养的重要理论课程。在临床医学生完成理论知识学习之后,必须经过临床实践的培养,学会将医学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际病例之后,方可胜任临床医师的工作。因此,临床实践是一名合格临床医生的必要培养过程。临床前教育及临床实践均是临床医学生向临床医生过渡的重要教育学科,是临床医学生成长为临床医生的必经教育,是医科学校向医院输送医生的立足之本,也是医疗系统质量的基本保障。
在整个医学教育过程中,临床医学生最早接触的就是基础医学教育,此时医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仅来源于介绍,更多地停留在想象层面,缺乏自身体会,因此造成临床医学生对基础医学课程的学习普遍不重视。基础医学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为后续的临床教育奠定理论基础,还开启了对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这样的情况下,容易出现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脱节,学会用基础医学知识解决临床问题正是一个临床医生应具有的能力。目前,在基础医学知识学习阶段,虽然采取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CBL(Case based learning)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但是由于教授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师大多不参与临床,无法及时地感知到临床上日新月异的知识变更。因此,在基础医学教学中容易造成理论知识传授与临床应用之间不够贴合,无法带动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积极性,这使得学生进入临床之后无法有效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实践,不利于临床医生的综合培养。为此,基础医学授课教师应注重临床与教学相结合,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鼓励基础教师走进临床或邀请临床医师参与基础教学[2],使得基础教师教授基础知识过程中,能够充分将教学与临床贴合,帮助医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初步训练临床思维能力,以此加强基础医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