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元主体多维协同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新思路

2021-09-10 03:57罗乐罗梓瑞柏淑红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32期
关键词:产业学院多元主体电子信息

罗乐 罗梓瑞 柏淑红

[摘 要] 深化产教融合,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是高等教育支撑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校企协同育人已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按照“载体共建、人才共育、成果共享”模式,通过组建“行业—产业—专业”专家委员会、建设区域电子信息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更新校企合作机制、成立工程技术中心、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等途径,搭建现代电子信息产业学院,为应用型高校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模式。

[关键词] 多元主体;多维协同;产业学院;电子信息

[基金项目] 2019年度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嵌入式创新创业实践条件建设探究”(201901009038)

[作者简介] 罗 乐(1974—),男,四川成都人,工学硕士,成都工业学院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嵌入式系统应用研究;柏淑红(1980—),女,四川成都人,工学硕士,成都工业学院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嵌入式系统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32-0039-04    [收稿日期] 2021-01-22

一、引言

在中国制造2025大背景下,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深化产教融合,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是高等教育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动高校特色发展、分类发展的重要举措[1]。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旨在推动地方政府、高校、行业企业形成人才培养的共同体,为提高产业竞争力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在教育部相关政策指引下,各高校应该保持在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有机衔接基础上,突破传统路径依赖,逐步建立人才、技术与物质资源共享机制,为应用型高校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模式[2]。

二、目前现状

随着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对各个行业的渗透与支撑不断加强,成都在新型显示产业、智能终端产业、人工智能等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快速发展,取得了瞩目成绩,已经成为中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一极。纵观整个发展过程,在高端项目、核心技术、配套能力、人才储备等方面还存在严重不足,特别是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卡脖子”技术领域,人才匮乏尤为严重。因此,学校要充分发挥“厅校共建”优势,利用毗邻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的先天地理条件,深入对接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建设,聚焦“一芯一屏”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集聚区域电子信息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等,面向成都区域产业发展急需,按照“载体共建、人才共育、成果共享”的模式,探索现代产业学院新路径,探究多元主体、多维协同育人新机制,着力破解校地企产教深度融合机制不畅、产学研协同不足等问题,进而助推学校电子信息类传统专业转型升级改造,彻底解决人才培养与产业功能区集成电路、微电子、新型光电显示等人才需求脱节的矛盾[3]。

三、现有基础

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围绕龙头企业需求,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两大主导产业,通过精准招商、企业培育、发挥协同效应,做优做强产业集群。2019年,累计实现产值超5000亿元,到2035年电子信息产业产值预计达到17000亿元。在集成电路领域,已聚集英特尔、德州仪器、展讯、海光、振芯科技等IC企业150余家,涉及集成電路设计、晶圆制造、封测等产业链环节,其中IC设计企业120余家,龙头企业有展讯、新华三半导体、海光、芯源系统、虹微、振芯科技、科道芯国、华微等,制造封测业龙头企业有英特尔、德州仪器、先进功率等。凭借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良好的产业基础,通过项目招引与培育,在5G通信、信息安全、IP核、功率半导体、第三代半导体等集成电路特色领域方面形成一定的发展优势,聚集了一大批优质企业,在特色领域聚集了展讯、芯源、科道芯国、深国科、雷电微力等一批重点企业,特色产品种类日益繁多。在新型显示领域,以京东方为龙头企业,还包括路维光电、天马等一批企业,形成自上游原材料和零部件、中游显示面板和模块到下游显示应用组成的产业链。其中,上游原材料及配套领域有中光电液晶玻璃基板、出光兴产、梅塞尔气体、东进世美肯、路维光电、拓维等;中游面板及模组制造领域有天马微电子4.5代TFT-LCD生产线、京东方4.5代TFT-LCD生产线和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业成、吉锐时代触摸、合盛高科等;下游终端应用有TCL、OPPO等,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显示产业链。

成都工业学院坚持“根植地方、魂在应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办学思路,现为国家“十三五”地方高校转型示范工程(产教融合规划项目)实施高校、四川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理事长单位。学校地处成都市郫都区,毗邻高新西区,周边被高新西区和郫县区工业港及成都高新区企业培训联盟所属企业包围。电子工程学院开办的三个本科专业紧密对接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具有丰富的校企合作经历。这种先天的地缘优势、学科专业优势保证了“联合培养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人才项目”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电子信息类专业产学研合作前期基础较好。自2003年英特尔公司落户成都,学校凭借专业设置及地理位置优势与英特尔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CDTU-成都士兰”四川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于2015年建成,为士兰微电子有限公司一线工程师的培养提供了实习实训场所。2015年,与德州仪器挂牌建设“嵌入式技术”和“信号与信息处理”2个联合实验室。2019年,学校与台湾联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框架合作协议,全面开展IC设计研发合作和技术咨询活动。同时,先后建立了成都士兰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实习基地、通威太阳能(成都)有限公司实习基地、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实习基地等10个实习基地。

猜你喜欢
产业学院多元主体电子信息
电子信息与物理系简介
产业学院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与实践
电子信息工程系
关于高职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的思考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针对电子信息隐藏技术的研究
构建多元主体联动的城市危机信息沟通机制
试论大数据下的现代科技馆科普服务创新
产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