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琳 项峰 方灵敏
[摘 要] 异地办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一种极具代表性的新模式,既取得了一定的办学成效,也在治理结构、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建设、大学精神传承等方面面临着现实困境。部分异地办学校区正处于发展的关键瓶颈期。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由哈尔滨工业大学与深圳市政府合作共建,历经20年的发展,已成为市校合作、异地办学的典型范例之一。通过分析其办学治校的重大改革举措,可探索出突破异地办学现实困境的有效路径,进而为国内异地办学高校的内涵式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 高等教育;异地办学;内涵式发展
[基金项目] 2018年度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一校多区模式下深圳校区合作办学机制探索”(JGYJ-2018045)
[作者简介] 李晓琳(1989—),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项峰(1985—),男,四川南溪人,硕士,从事高等教育研究;方灵敏(1981—),女,广东普宁人,硕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发展规划处副处长(通信作者),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522.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32-0022-04 [收稿日期] 2020-12-29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响应国家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号召,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资源的需求,缓解高等教育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的问题,国内一批高校开始进行异地办学的探索。历经30余年的快速发展,高校异地办学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过程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同时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部分异地校区发展缓慢,没有取得预期成效,社会各界常持有保留观点,教育部也曾明确表态称“对异地校区办学模式一直持审慎态度,原则上不审批设立新的异地校区”。可以说,异地办学的发展已经到了强基提质的战略关键期。
哈尔滨工业大学作为首批开展异地办学的高校,分别于1985年设立威海校区,于2002年设立深圳研究生院。2016年,深圳研究生院开始本科教育,并在2018年正式成立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至此,哈工大形成了“一校三区”的办学格局。本文将在分析我国高校异地办学现实困境的基础上,以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为例,探讨突破异地办学现实困境的有效途径,为异地办学高校的内涵式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一、高校异地办学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治理结构问题
大学是一个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构建能够应对不同利益相关者诉求的治理结构是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基础。大学利益相关者分为如下四个层次:一是核心利益相关者,包括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二是重要利益相关者,包括校友和财政拨款者;三是间接利益相关者,包括各类与学校有契约关系的当事人;四是边缘利益相关者,包括当地社区和社会公众等。异地办学作为一个多方合作的产物,其利益相关者更为复杂。当前我国高校异地办学分为校地合作、校企合作与校企地合作三种模式。其中,校地合作最为普遍。对于校地合作办学来说,异地校区、校本部与当地政府治理权分配是一个关键问题。
从中外政府与高校权力博弈的历史现实来看,“政府的控制与高校的自治自主是一对矛盾,但并不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了高校拥有法律规定的办学自主权,政府主要是宏观管理者的角色。然而,校地合作办学不同于传统的地方高校,与当地政府之间是建立在合作协议基础上的契约关系,更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协作与制约监督机制,否则很容易产生矛盾。
在当前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主流趋势下,合理分配高校与地方政府对异地校区的办学治理权,在权力博弈的过程中维持有利于实现各自利益的均衡状态,对异地校区的发展前景至关重要。
(二)人才培养质量问题
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地方政府尋求与高校合作办学的主要动因之一,也对异地校区办学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有很多,有的学者认为学校的教育教学观念、人才培养模式、办学规模、实践教学环节及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都会影响教育质量;有的学者认为,除了高校内部因素外,学校环境与办学特色、家庭环境与培养方式、社会环境等也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外部影响因素。综合来看,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既离不开教育教学的创新与改革,也与学校的办学积淀和办学条件息息相关。目前,异地校区的人才培养普遍面临以下难题:部分校区短期内容易出现师资不足的问题;有的简单重复本部的人才培养模式,盲目规划,定位不准确,没有形成办学特色;教学条件建设初期基础设施不完善,招生计划滞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等。由此可见,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既是异地办学面临的当务之急,也是一大难题。
(三)师资队伍建设问题
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强、综合素质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保证。由于地区、行业发展水平差异,高校人才引进面临的形势愈发严峻,亟须探索灵活有效的师资队伍管理机制。异地校区往往通过专兼职并行、本部调转与新招聘相结合等方式招揽师资。这虽然能够快速实现师资力量的原始积累,但也存在许多问题。首先,对于已开展本科教育的异地校区来说,科研条件在短期内尚未成熟,教学是首要任务,导致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其次,许多高校从本部选派教师到新校区承担教学任务,那些有资历的教师大多不愿到新校区教学,并不能从根本上缓解师资紧张的问题。再次,兼职教师虽是对师资力量的重要补充,但其人事关系不在学校,难以有效管理。最后,新校区的师资队伍结构通常以青年教师为主,大部分青年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在“非升即走”的考核办法下,难以平衡教学与科研的压力,异地校区又缺少建立有效“传帮带”机制的条件,使得教学能力建设成为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可见,在校园基础设施基本完善、教学活动有序开展后,如何解决人员不稳定、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师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强等问题,将成为异地办学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