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语言实践是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思”来增强其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积累和运用的活动。本文探讨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语言实践方式,旨在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言实践;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07-0026-02
引 言
“语”即语言,“文”即文字,这是“语文”的真实含义。当然,除此之外,“语文”还有三个不同层次,即语言文章、语言文字、语言文化。关注语言文字的学习是最基本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没有“语言文字”这个“基础工程”,其他都是空中楼阁,所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必定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
一、直视现状,重视语言实践
(一)重“文”轻“语”
一直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存在一大弊病——重文轻语。“语文”称呼经历了一系列变更,从“国文”到“国语”,再到“语文”,从词的排序上看“语”的地位更高了,但实践中却把“语”贬低了。就如“巧言令色”是小人,“讷于言而敏于行”是君子。事实上,汉语本身是一种极其丰富的语言[1]。
(二)意识薄弱
部分教师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意识薄弱,只侧重人文感悟,忽略了语文要素;侧重阅读教学,忽略了口头及书面语言表达。例如,《花钟》一文第一自然段是感受各种花的美。有一位教师是这样处理的:先请一位学生选择其中一种花(睡莲),美美地读。学生读得平淡。教师引导:“你好像看到了怎样的睡莲?”“刚刚醒来。”“再读得美一点。”学生依旧没有提高。教师表示无奈,其他几种花的教学流程几乎和睡莲的教学一模一样。上述教学显然简单地把“感受花美”当作重头戏,没想到文中所使用的语言与花的名称、特点是浑然一体,美是从这种完美组合中流露出来的,所以应将主要精力用在引导学生领悟、体会语言表达上。诸如此类,教师错过了适合学生学习的语言点,流失了许多练习和指导的机会。
二、潜心积累,增长语言智慧
(一)积累词语意象
借助语言文字能够还原出意象世界。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逐渐引导学生掌握“将语言文字还原出意象世界”的本领。例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时,上课伊始,教师先让学生读词热身。第一组:混乱、瓦砾、废墟、破烂。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具体说一说由这些词想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想到的地震造成的悲惨景象,此时教师再引导学生边读词边想象,边想象边读词。第二组:疾步、绝望、颤抖。教师引导学生具体说一说又想到了什么。有的学生说想到了地震中人们的表现;有的学生说想到了地震不仅震垮了筑物,也震垮了人们的心。此时,教师巧妙地勾连学生的回忆,联系汶川大地震的事实和图像,让学生对词语产生深刻理解,接着不吝时间让学生誊抄词语背诵积累。此环节的设计虽只让学生读了7个词,实际上是运用想象、联系生活等策略,引导学生对孤立、静默的词语进行感觉、理解,使每个词形成了画面,产生了温度,这对学生来说就等于产生了积累,产生了真学习。
(二)积累语言感受
积累语言感受,即积累语言中所蕴含的意蕴感和情趣感。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就在于它天然、自然的“言语性”,言语是能感受的、有生命的。例如,在教学《花的勇气》一课时,让学生理解“没有花的绿地是寂寞的”时,教师抛出问题:“静默”一词,原指人的心情,文中是指绿地因为没有花显得冷清,让作者心情失落。多么独特的表达,读着这样的句子,你会想到什么?之后,教师得到学生这样的反馈:没有飞鸟的天空是寂寞的,没有儿童的校园是寂寞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特别的字眼处多停留、多关注,往往能使学生读懂文字背后的情感。
(三)积累表达特点
语文学习必须一只眼看思想内容,一只眼看语言表达,学生应透过语言的镜子,看见精彩纷呈的世界。这就需要教师结合文本秘妙处、语言表达处,去唤醒、去提醒,使学生双目有神有用。例如,在教学《花的勇气》中“花儿在冷风冷雨中不顾一切拔地而起”一句时,教师抓住其中关键词作为学生思维发展的切入点:哪个词让你感受到花的勇气?学生一被点拨,马上做出准确反应:拔地而起。教师乘势追击:一般什么情况下,会用“拔地而起”形容什么?此问题一下子打开了学生的思维:高楼大厦、山峰……教师再一次打破砂锅问到底:这些建筑物、山峰,因为有高度,我们可以仰望。那么这些小花,我们何以仰望?学生的思维、语言表达得到了充分生长动力:这些小花让我们仰望的不是物理的高度,而是花的勇气、花的魄力。此环节就特别关注了语言的表达。由此可见,语言积累不但是语言现象的记忆,而且要经历一个朗读、理解、感悟、背诵的过程。
三、创设语境,培养语言能力
(一)创设生活情境,体验生活语文
教学《渔歌子》一词中第一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时,笔者先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并观察插图,然后提出问题:你觉得这是一处怎样的山?学生按照思维定式及司空见惯的说法,做出以下的回答:高耸、四季常青、鸟的天堂……在学生千篇一律回答的基础上,笔者出示了真实的西塞山视频,结合文字介绍,学生明白:西塞山区海拔176.5米,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高耸,相反,其以险俊秀丽而出名。这时候学生得到的生活感悟是:生活所见是有限的,要有多学多查多看的大语文观。
(二)创设问题情境,促进语言运用
在引导学生感受“白鹭飞”时,笔者依然选择了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策略:谁还看到了白鹭高飞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学生的回答看似精彩(振翅高飞、俯冲而下),却只是浮于表面,缺乏画面感。此时,笔者提问:白鹭还可能怎么飞?这时,学生回答问题的眼神、表情、语调就大相径庭了,有的学生说悠然自得地飞(关注心情),有的学生说匆匆忙忙地飞(关注动作),还有的学生说高空悲鸣地飞(关注声音)。通过联系生活感受,运用想象,自由表达,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志趣被充分激发了出来,营造了人课交融的美好境界。
四、读写结合,提升语言技能
(一)对比阅读,感受言辞魅力
让学生把自己写的作文与原文进行对比,在阅读中比较与鉴别,不光能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更能促进其创新思维的进一步发展,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例如,在教学《落花生》一课时,课末赏读环节,教师提出问题:大家是不是发现这篇文章的提示语太简单了?想一想父亲、哥哥、姐姐说话的动作或表情,把它写下来。这既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引导学生进行了对比阅读。
(二)改写文章,体会遣词功力
改写文章是一种语文表达能力的训练,学生修改时不仅紧扣原文内容,还要根据自己的说话风格展开合理的想象。因此,它既能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又能帮助学生发展思维和想象能力。例如,《将相和》原文很平实,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文章略写之处进行改写。这样的写作训练,能让古代故事焕发生命的活力。教师从阅读引发写作,让写作促进阅读,让阅读与写作在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过程中真正实现了双向互动。
结 语
综上所述,语言实践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有重要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语文实践,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师要抓住每一个契机,精心、耐心、细心、适时地给学生施下语言学习实践的肥料,让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这棵大树茁壮长成。
[参考文献]
郭悟芳.小学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策略[J].课外语文,2021(03):96-97.
作者简介:李云芳(1981.9-),女,福建福清人,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