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问题导学”教学策略

2021-09-10 02:02温惠䞍
名师在线·上旬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问题导学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这一策略的教学效果较为良好。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问题导学”教学法的应用,并注重应用的方式,因为应用方式决定着此教学模式作用的发挥,也决定着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导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07-0053-02

引  言

小学数学学科中的问题导学策略,是指教师先利用问题情境引导小学生去思考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并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实现自主学习,再通过学生完成问题情境的过程,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达到数学课堂教学的最终培养目标。虽然“问题导学”的教学方法效果较好,但与教师的应用方式密切相关。教师应采用有效的应用方式,从而构建出高效的数学课堂。

一、“问题导学”教学法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小学数学学科的培养目标是实现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不断提升。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学生便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应用自己的思维去思考,在思考过程中根据教师的指导去挖掘知识点,在挖掘到知识点的同时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数学教师要以引导学生思考为核心,而“问题导学”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原因是学生的思维可以根据问题挖掘学习中能够与问题相匹配的答案,在此过程中充分锻炼思考能力,并在思考过程中提升逻辑思维能力。由此可见,“问题导学”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1]。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的理念与需要遵循的要求

(一)“问题导学”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理念

问题导学教学法的教育理念是利用问题创设出相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根据问题自主地学习本节课的知识点,在实现教学有效性提升的同时,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数学能力,进而充分发挥教学的作用,以促进学生在数学领域中的更好发展。教师在应用“问题导学”教学法时需要将教师教学设计的有效性与学生学习的有效性相结合,让学生根据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进行思考,还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效果及教学效果,在达到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同时,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实践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断提高,从而真正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设计教学内容时需要遵循的要求

数学教师在设计问题导学教学环节时,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在教学伊始利用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另外,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还需要将教学资料的范围进行有效拓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以辅助学生有效学习,从而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不断提高。

1.基本环节的要求

教师应明确导学案的重要性,其决定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的效果、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等,可以说导学案设计工作对教师自身的教学技能与素养具有较高的要求。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应保证导学案与学生自身发展规律相符合,所设计的内容要将课堂内外的联系、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考虑在内。因此,导学案的基本设计环节应由五个方面构成,分别是学生预习、探究过程、学习体会、自我检测与评价、拓展知识。

2.导学案设计意图

预习的设计:预习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课堂开端测试学生预习的效果,能够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从而根据掌握的情况来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进而保证“问题导学”的针对性。

探究过程的设计:探究过程的设计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此方式主要是促进学生完善自身掌握的知识体系,能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发现数学问题并掌握知识点。之后,教师再通过小组成员间交流的过程整合优化知识点,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学习彼此的经验,学习他人的良好学习方法,进而促进自身学习能力的提升。

学习体会的设计:学习体会的设计是为了引导学生梳理知识,并对知识进行再次复习。教师可帮助学生回顾知识点、整理与总结知识点、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通过灵活化的教学过程以促进学生了解自己学习的优势与劣势,进而明确自己发展的目标,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系统性知识体系。

自我检测与评价的设计:此环节的设计主要针对教学反馈环节,通过测试训练的过程来检验教学设计的效果,再通过对效果的准确分析来完善教学方案的设计,进而达到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教师在检测学生学习成果时应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检测,可通过不断变换训练模式的方式促进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再利用生活中的真实案例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拓展知识的设计:此环节主要是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在设计此環节时,教师应立足教学本身,将课内外知识有效结合后,采用创建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进而达到拓展学生数学知识的目的。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教学设计的实例与分析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角的度量”为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第一,正确认知“角”,明确“角”属于几何图形,掌握“角”的概念;第二,学会角的表示方法;第三,学会对“角”的度量;第四,在生活中能够找出“角”,并会用掌握的度量方式测量“角”。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能够应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出“角”,并进行角度的准确换算。教学难点为:角的表示方法、角的换算方法。

(一)明确学生学习目标

本节课的知识目标为:让学生采取预习的方式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在学生预习之前,教师应采取措施帮助学生理解“角”的知识。技能培养目标为: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为: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使其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习

在创设情境时,教师应采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再利用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点。例如,教师可以引入生活中存在的真实“角”的事物,让学生先分析这个事物中所存在的“角”的作用,再通过学习的过程了解这个“角”如何测量。教师通过问题的创设及引入生活中的真实案例,能够让学生在预习时进行积极的思考,在思考过程中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点。

(三)基本训练的设计

教师可以为学生出几道测量“角”的题,来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在学生完成问题后,教师可通过学生互换批改的方式,再一次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在收集批改结果后,应挖掘出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个性化问题,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改善。

(四)针对式训练的设计

在基本训练中,教师可整合出学生的学习策略,并且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训练题型的设计,通过针对式的训练环节帮助学生再次认知知识点,还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五)测试反馈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进而通过学生问题的提出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在此过程中还可以對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进而实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采用“问题导学”教学法,可以实现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能够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所以教师应合理运用这一教学策略,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叶雯.小学数学新手教师课堂问题设计能力发展的个案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9.

作者简介: 温惠䞍(1980.10-),女,福建厦门人,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问题导学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问题导学案”的有效实施
浅析问题导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下引导学生提问的策略探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