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资历框架构建:动因溯源与路径探析

2021-09-08 04:33谢青松南旭光
职业技术教育 2021年16期
关键词:学分银行终身学习职业教育

谢青松 南旭光

摘 要 建立与实施职业教育资历框架是破解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难题的关键制度举措。职业教育资历框架为职业教育与各级各类教育衔接提供了立交桥,为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岗位要求对接提供了参照标准,为促进我国职业教育资历国际认证和职业教育人才跨国流动奠定了制度基础,对推进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全球职业教育资历框架发展进行案例纵览剖析,基于制度主义理论,我国职业教育资历框架构建模型及具体实施路径包括筹备阶段、建设阶段、发展阶段、拓展阶段等4个阶段、19个步骤和2个支撑,其在建设过程中要对接本土建设应用与国际标准对接的双重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互联网新兴技术的重要支撑价值。

关键词 资历框架;职业教育;学分银行;终身学习;学习成果认证

通过构建资历框架促进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是全球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也是我国职业教育类型化地位确立和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制度举措。2019年1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提出,“从2019年起,在有条件的地区和高校探索实施试点工作,制定符合国情的国家资历框架”;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再次提出“推进国家资历框架建设,建立各级各类教育培训学习成果认定、积累和转换机制”。此外,2016年国家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2019年出台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涉及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国家政策文件均多次提出建立国家资历框架。国家资历框架是国家层面的教育制度体系,为国家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和横向沟通提供立交桥。职业教育资历框架是国家资历框架中的重要类型和组成部分,是推动国家资历框架建设的基础,上述国家政策从宏观层面为在职业教育领域建立资历框架指明了方向。由此可见,在职业教育领域建立资历框架已经上升为国家教育发展战略,是我国未来职业教育综合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趋势。

目前,在职业教育领域建立资历框架已经进入政策落地和实践探索阶段。例如,教育部职业与成人教育司于2019年委托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开展了“基于职业教育的国家资历框架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工作。与此同时,在职业教育领域建立资历框架已引起国内学者的大量关注。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内容分析发现,当前职业教育资历框架研究主要聚焦于两个方面:一是将资历框架作为推动职业教育“1+X證书”或学分银行建设的一种工具或手段,强调职业教育资历框架的辅助性作用;二是重视对国际职业教育资历框架的引介和比较研究,但对我国国情背景下的职业教育资历框架建设路径研究匮乏。此外,不管是在学术理论界还是教育实践领域,对于职业教育资历框架的本质内涵和功能特征都存在认识模糊与片面理解现象,缺乏系统性研究和综合探析。本文基于国际视野和国内实际,探索我国职业教育资历框架建设路径,为推动基于资历框架的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提供策略参考。

一、职业教育资历框架的本质与内涵

资历框架是用于衡量、沟通、衔接社会成员的各级各类学历、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继续教育证书(如MOOC课程证书)、各类业绩(如创新创业、各类奖项)等多元化学习成果的等级和通用标准[1]。而职业教育资历框架是资历框架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实践应用,是综合资历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资历框架建设的基础。从微观分析而言,职业教育资历框架是各级各类职业资格证书、文凭、业绩等职业教育学习成果的分类和发布系统,是对各种职业资历的统一归类或档案性整理,为职业教育衔接各级各类教育提供“立交桥”和参照标准。职业教育资历框架在国外被称为“职业教育与培训资历框架”“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资历框架”“国家职业资历框架”等,其共同的核心语义是通过在职业教育领域建立资历框架,以提升个人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贯通职业教育衔接路径,满足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服务劳动力市场需要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从历史起源视角而言,职业教育资历框架是资历框架的重要类型,甚至是资历框架的源起和基础,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受整合思维以及能力本位职业理念的影响,资历框架的概念最早出现在英国,并引发了苏格兰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模块化变革,推动了职业教育资格、证书、文凭等资历基于教育成果进行表达,无需取决于学习过程或初始规划,促进职业教育迈向新的历史发展阶段[2]。职业教育资历框架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继续教育、企业培训和各类业绩之间的纵向衔接和横向沟通提供了立交桥,为职业教育的质量保障提供了公开透明的评价标准,为职业教育与企业从知识、技能、能力等维度进行衔接和认证提供了参考指标,有利于提升职业教育办学声誉和社会认可度,促进职普融通,深化产教融合,畅通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可持续通道,为职业教育资历国际国内认证和职业教育人才跨国流动奠定了基础。

二、职业教育资历框架的国际发展现状

建立职业教育资历框架已经成为全球普遍的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战略选择,部分国家虽然没有国家层面的资历框架,但却建立了职业教育资历框架。例如,新加坡于2005年颁布了劳动力技能资历框架(The Singapore Workforce Skills Qualifications,WSQ),作为国家职业技能认证体系,收录了劳动力技能资历体系的证书,与新加坡的学术资历并列,在没有建立国家资历框架的情况下,通过实施和应用劳动力技能资历框架,保证了职业教育体系的纵向衔接与横向沟通[3]。为进一步了解职业教育资历框架的全球发展现状与特征,本文选取11个国家的职业教育资历框架作为研究样本,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样本国家的职业教育资历框架既有共性又各有特色,其中8个国家已经将其上升至国家职业教育资历框架,另有3个国家将其作为国家资历框架的组成部分或补充。而各国职业教育资历框架名称虽有所不同,但在本质内涵上均体现了职业、技术、培训等职业教育核心要素。此外,90%以上国家的职业教育资历框架于2000年以后建立,与教育全球化和终身学习理念全球推广两大发展潮流相呼应。而各国职业教育资历框架的能力标准维度虽有所差异,但核心维度是知识、技能和能力,与欧洲资历框架能力标准维度一致,为各国职业教育资历框架基于欧洲资历框架进行对接奠定了基础。通过对样本国家职业教育资历框架的利益相关者进行调研,普遍认为职业教育资历框架有利于保证国家职业教育体系质量,为学习者学习进阶提供便利和机会,有利于职业教育资历获得国际社会认可,满足国家社会需求和提升整体经济水平[8]。下面以英国为案例,深度剖析职业教育资历框架的发展历程和关键特征。

英国是世界上较早在职业教育中推行资历框架的国家。1986年,鉴于在传统英国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无法满足学生继续攻读学士学位的需要,英国政府成立了国家职业资历委员会,并于1987年正式推出国家职业资历框架,旨在从政府层面规范和替代现存资历证书体系。1988年,国家职业资历框架开始在英国全国推行,该框架分为5个等级,涉及11个能力领域。1992年,国家职业资历委员会又推出了主要面向16~19岁全日制学生的普通国家职业资历框架,该框架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与国家职业资历框架互为补充,构成英国国家资历体系。2000年,英国政府建立了国家资历框架,以适应当时英国资格种类繁多的局面。但由于英国国家资历框架存在着资格之间比较专业且复杂、资格名目繁杂不易理解、资格之间缺乏沟通、一个资格为单位的学习内容太多等问题,2003年,资历与学分框架(Qualifications and Credit Framework,QCF)作为改革框架被提出,经过两年测试后于2008年正式实行,资历与学分框架创新性地依据学分量将资历划分成证明、证书和文凭三种类型[9];2011年1月开始,英国资历与学分资历框架全面取代英国国家资历框架[10]。2015年10月,英格兰和北爱尔兰引入了新的规范资历框架(Regulated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RQF),取代原来的资历与学分框架和国家资历框架。规范资历框架涵盖了英格兰资历考试局监管的所有职业和普通教育资历,还包含为社区和志愿部门开发的资历。规范资历框架建立在资历与学分框架使用的级别指标描述符基础上,并参照欧洲资历框架的级别指标描述符进行了部分调整[11]。

综合而言,尽管英国职业教育资历框架随历史发展而不断变革,但其本质内涵和核心功能基本保持一致,其根本目的在于使学习者获得国家职业标准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以能够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持有职业资历的学习者,可以通过资历框架证明其已在特定工作场所接受了充分培训,符合特定工作或部门的国家职业标准。英国职业教育资历从入门级到8级,与普通教育资历级别相似,例如,职业资历2级相当于普通中等教育证书中的A*-C级,而3级相当于普通中等教育证书中的A级,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衔接提供了对接标准。此外,所有职业资历证书均由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包括1个学分值,等同于10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如果获得某项职业资格证书需要1~12个学分,则学习者将需要完成10~120个小时的学习量,从而为职业教育资历与各级各类资历的衔接提供学分学时计算标准;除了允许学习者获得特定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外,职业资历还允许学习者从广泛的行业岗位中选择,例如医疗保健、零售、休闲服务、美发、建筑、食品、餐飲以及管理,为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对接提供了参照标准。职业教育资历由英格兰和北爱尔兰的资历考试管理办公室,威尔士的儿童、教育、终身学习和技能部以及苏格兰的资历鉴定局管理和监管,保证了多方利益主体的充分参与[12]。从英国职业教育资历框架的发展过程可以发现,在职业教育领域引入资历框架,是解决职业教育所面临突出问题的国家战略选择。

三、我国职业教育资历框架构建的必然性

“职教20条”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高职教育已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其中全国高职院校1423所,招生483.61万人,在校生1280.71万人,每年开展各类培训上亿人次,开设专业约1000个,近10万个专业点,基本覆盖国民经济各领域。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本地区域经济产业,近70%的毕业生在县市就近就业,成为支撑区域中小企业集聚发展、区域产业迈向中高端的生力军。

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相比,与建设教育强国的要求相比,我国职业教育还存在一定差距。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在具体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三个显著问题:一是用人的劳动制度与育人的教育制度分离,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匹配度偏低,导致职业院校办学缺乏劳动市场与职业预警的有效调控引导,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施困难重重,劳动力市场的信息资源、学校的教育资源与行业企业的实训资源无法综合配置,时常导致职业教育人才供给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不匹配[13];二是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教育证书分离,导致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教育证书不能实现等同或等值,很难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职业人才予以评价、认定及合理使用[14];三是职业教育的声誉和社会影响力较低,难以获得与普通高校的同等地位,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没有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15]。我国已有不少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对我国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对资历框架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例如,张伟远等人认为,虽然我国已经进入知识经济社会,但仍存在着基于工业经济社会的传统教育的某些特点,这些特点阻碍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如课程内容与职业要求缺乏互通,职业教育和企业培训缺乏互通,各类教育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在工作岗位上学到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得不到认可等[16]。而资历框架对解决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许多问题都有参考价值,包括使职业资格认证更加灵活、透明,推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走向成熟;为职业学校课程设置提供标准和依据,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17]。

我国近年来发布了系列政策文件,明确提出要建立资历框架,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由此可见,在新时代建立职业教育资历框架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是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关键制度工具,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引擎驱动器。

四、我国职业教育资历框架构建的模型与路径

资历框架的起源深受制度主义理论(Institutionalism Theory)影响,尤其是北欧的新制度主义理论推动了资历框架的体系化发展。该理论提出“制度是一种意义系统,表明确定的活动形式或结构组合,不仅包括正式规则、程序和规范,还包括为人类行动提供意义框架的象征系统和认知模式,旨在为人类提供相互影响的框架,并建立一种经济社会秩序的合作与竞争关系,组织只有被置于某一制度环境,才能确定该组织行为表现的社会规范与惯例”[18]。德罗里和迈耶(Drori & Meyer)提出,“制度在最广泛的问题上赋予高度合法的权威”,这意味着国家政策和制度实践相互高度依赖,并从内部建构迅速扩大至理性遵循[19]。德罗和克鲁肯(Drori & Kruècken)认为“制度是身份形成、结构化和政府管理的杠杆”[20]。制度主义理论对职业教育资历框架建设具有重要启发意义,在职业教育领域建立或实施资历框架制度,可以为职业教育理性化和权威性提供支撑,提供职业教育内涵建设与外部成果对接的规则、程序和规范,保证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内容、考核标准等的制定与企业人才要求之间对接的权威性,也为职业教育与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横向沟通提供标准。基于制度主义理论,结合国际经验以及我国职业教育特点,职业教育资历框架建设过程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如图1所示。

(一)筹备阶段:基于理论与实践的逻辑起点

首先,职业教育资历框架是知识经济社会背景下诞生的一种教育制度工具和资历分类系统,教育是知识经济的原动力,社会需要能够持续学习和灵活发展的学习者和劳动者;知识经济社会推动了制度主义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和成效本位理论的演进与发展,个人知识积累对经济社会的贡献价值得到进一步系统化阐释,为职业教育资历框架的构建提供了理论支持、价值论支撑和方法论指导。其次,职业教育资历框架为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无缝衔接、职业教育教学内容与岗位能力需求的精准匹配提供桥梁,因此职业教育资历框架的建立需要基于劳动力市场调研,充分认识和掌握就业市场规律,归纳行业企业岗位素养上位要求和知识技能通用标准,为建立科学合理的资历等级和级别指标体系奠定基础。再次,职业教育资历框架建立既要具有国际视野,也要立足本土特色,而对国际国内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的深入研究是必要前提,也是职业教育资历框架后期实施的重要保障。最后,国际职业教育资历框架建设已经取得丰硕成果,而国内相关教育机构和省市也已经进行了部分实践,因此综合国际国内经验,通过科学的归纳总结,可以为后期建设提供发展基础。

(二)建设阶段:基于等级和标准的架构体系

职业教育资历框架是独立的教育类型资历框架,是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资历等级标准。目前,参照我国普通教育资历等级,职业教育资历框架包括5个等级,分别是中职/中技、高职、应用本科、专业型硕士和专业型博士。在划分了职业教育资历框架等级的基础上,为保证职业教育学习成果的可比性和可转换性,需要建立资历框架中每一级别的通用标准,从知识、技能、能力等维度对每一个等级进行描述,级别越高,对学习者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要求也越高[21]。我国职业教育资历框架可以采用知识、技能、能力、态度和价值观四个维度,其原因是知识、技能、能力三个维度与国际资历框架等级标准一致,同时符合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课程设置的通用目标评价术语特征,增加态度和价值观作为第四个维度,是我国职业教育落实立德树人、加强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培育的关键指标。基于职业教育资历等级标准建立每一等级的关键指标是区分资历框架各等级差别的基础,其中知识包括理论性、技术性和实践性知识,技能包括认知技能和实践技能,能力包括自主能力、担负职责的能力、管理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等,关键级别指标以及详细的级别指标描述符为清晰界定职业教育资历框架的每一个等级提供了路径。

(三)发展阶段:多维度多层次的制度体系

职业教育资历框架建立以后要真正落地实施,需要建立配套的制度体系,通常包括六个维度,彼此具有一定的时间延续性,但更具有交融互动性,相互支撑、互为补充。

第一,立法管理。为保证职业教育资历框架的推行,需要在政府层面进行资历框架立法,从内容和过程两个维度,对职业教育资历框架的目的和原则、组织管理机构、利益相关者、资历的开发、实施资历框架的关键议题、质量保证、非正规和非正式学习的认证、资历的认证等进行顶层规定;而职业教育资历框架的实施还需要从上至下建立管理体系,隶属中央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如建立国家资历局、省市资历局等。

第二,行业资历等级标准。职业教育资历框架从宏观上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供了上位标准,但要保证职业教育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1481个职业要求实现精准对接,还需要建立行业资历等级标准。行业资历等级标准在香港被称为行业能力标准,国内也有学者称之为职业能力标准,是资历框架在某一行业的具体标准,是通过确定行业职能范畴和具体职能,构建以资历框架等级和能力单元为要素的能力矩阵,并最终形成一个连续的、被认可的行业资历阶梯,为专业课程的开设和学时学分的确定提供标准,反映了具体行业对人才层次和质量的要求。

第三,质量保证体系。职业教育资历框架必须建立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外部评审机制。内部质量保证是为了保证资历和学分互认和转换的对等性和可比性,其至少包括质量保证管理部门和质量保证委员会等,由教育机构内部的行政管理和统筹部门配备专职行政和管理人员,并建立机构、专业和课程层面的质量保证标准。外部质量评审由独立于教育培训机构外权威的第三方认证机构主持,以确保评审的公开透明、公平公正以及资历和学分的实质等效。

第四,学分银行体系。为确保对学习成果进行等价交换,职业教育资历框架需要制订统一的学分计算标准作为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的基础。由于不同教育机构采用的学分和学时计算标准不同,为了实行学分转换,通常采用国际通用的资历学分和学时计算标准,例如,1学分=10个学时,1学时=60分钟,学时是学习需要的时间总量,既包括课堂学习时间,也包括作业、阅读、讨论、分享,完成项目式学习任务、探究性学习任务,参加考试、比赛、实习、实践等各种不同形式學习所用的时间量。当积累到120~160个学分时,转换为相当于全日制学习的一年学分。基于职业教育资历框架标准和通过学习成果认证的学分,可用于不同职业院校的学分互认以及申请高一级职业学校的学分转换与学时减免等。在高一级职业院校的入学申请中,学校把申请者通过认证的学分作为减免学分的依据。

第五,成效本位课程体系。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对于人才培养具有关键作用,是专业的灵魂和基础[22]。姜大源认为“课程始终处于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而课程是有生命的,职业教育面对不断发生变化的技术,促使劳动世界不断变化,就体现在课程上”[23]。职业教育资历框架的真正落地实施需要立足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深层次变革和体系化建设,成效本位的课程体系建设通常包括三个步骤:清楚描述预期学习成效,应用合适的行为动词描述学生需要达到的成效;为学生创造达到学习成效的学习环境,基于成效目标设计相应的学习活动;评价学生是否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并将评价结果转换为标准的评价等级和学分。成效本位是职业教育资历框架中保证各类学习成果公平对接的理论基础,无论学习者采用何种学习方式,只要达到相应学分的学习成效目标要求,就能获得相应的学分。成效本位课程体系建设已经引发职业教育改革,基于对30个欧洲国家1500名职业教育和培训专家和利益相关者的调查显示,成效本位是20年来影响欧洲教育改革和发展方向的重要理论之一,成效本位不仅在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广泛应用,而且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也迅速推广[24]。职业教育资历框架的顺利实施取决于成效本位课程建设理念的推广与应用,从课程大纲的撰写、课程的教学设计、课程的开发与传递以及课程的考核与评估,职业教育机构都必须基于学习成效目标进行设计,都应该始终贯彻成效本位的教育理念。

第六,過往学习成果认证(Prior Learning Assessment and Recognition,PLAR)。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终身学习理念的全球推广,正规教育之外的非正规教育与非正式学习成为重要教育形态,人们通过正规学校教育之外的培训和学习获得的知识技能成为个人职业发展和经济社会进步的必然,因此对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学习成果的认证是职业教育资历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往学习成果认证机制可以保证相同的学时学分不仅可以在不同的资历之间,还可以在不同的教育培训机构之间进行转移,避免了学习者重复学习的可能,提升了学习者进一步学习的热情,减少了资源浪费,特别是促进了人力资本的高效利用,提升了人的职业能力与职业效益。过往学习成果认证需要建立专门的机制体制,在政府层面设置管理机构和评审机构,建立具有内外部监督的认证流程与制度措施,保证过往学习成果认证的公平、公开与透明,确保其权威性与公信力。

(四)拓展阶段:可持续性的国内应用与国际对接

职业教育资历框架的建立需要多轮咨询与反复论证,即使实施以后,也需要对其进行持续评估和修订。职业教育资历框架主要针对职业教育类型,当国家建立了全国层面的综合资历框架,职业教育资历框架的级别指标和能力标准还应该和国家资历框架进行对接,保证与国家资历框架的统一协调,既作为国家资历框架的一部分和有益补充,也保持本身的独立性和功能性。此外,随着教育全球化和人才的全球流动,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加速,职业教育资历框架可以为我国职业院校毕业生出国留学深造和工作提供学历文凭和资格证书认证支持,因此,职业教育资历框架需要与国外资历框架对接,国际上的通用做法是国与国教育主管部门之间进行咨询对接。就专业课程、学时学分、评价考核等从知识、技能、能力单元维度进行专业认证,并就对接结果发布报告,以供职业院校办学和管理机构参照。随着资历框架近30年的理念推广与实践探索,全球资历框架的数量、类型和规模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由于世界人口跨国流动加速,教育与培训国际化发展深化、数字化成果认证兴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2012年启动了国际参照等级以及配套数字化工具的开发和试点研究工作,以解决缺少全球跨国资历和学习成果统一认证标准的难题。截至2019年,国际参照等级已经在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试点[25]。因此,我国职业教育资历框架的后期发展还需要与国际参照等级进行对接,并就相关的能力要素和数字化工具进行深入研究,真正建立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国际视野与先进性的职业教育类型资历框架体系。

职业教育资历框架的建立不是某一部门或某一机构体系可以独自完成的,需要利益相关方的全部参与,包括政府机构、科研院所、职业教育机构、行业企业、组织协会、国际专家、团体个人等,方能保证职业教育资历框架的可行性。而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互联网新兴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是职业教育资历框架建设与实施的关键因素,可以保证职业教育资历框架数据来源的准确性,也能为职业教育资历框架的应用发展提供动态反馈,并为各级各类学习成果的认证提供去中心化和数字化的分布式管理,保证职业教育资历框架运行的灵活性、敏锐性和精准性。因此,在职业教育资历框架整个建设与发展过程中,要高度重视互联网时代新兴技术的合理应用与有效赋能。

参 考 文 献

[1]张伟远,谢青松.资历框架的级别和标准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7(2):75-82.

[2]MICHAEL YOUNG. National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s: their feasibility for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EB/OL].2005.[2021-02-25]. https://www.ilo.org/wcmsp5/groups/public/---ed_emp/---ifp_skills/documents/publication/wcms_103626.pdf.

[3]SINGAPORE.UNESCO Institute for Lifelong Learning[EB/OL].2015.[2017-02-25].http://uil.unesco.org/fileadmin/keydocuments/LifelongLearning/en/UIL_Global_Inventory_of_ NQFs_Singapore.pdf.

[4]NAVTTC.National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NVQF)[EB/OL].(2017-10-15)[2021-02-03].http://navttc.org/downloads/NVQF_Version%20_II.pdf.

[5]CEDEFOP. Global inventory of regional and national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s 2019, volume II: national and regional cases[EB/OL].(2019-12-11)[2021-02-05].https://www.cedefop.europa.eu/files/2225_en.pdf.

[6]Ministry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Training(MVTT).National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 of Sri Lanka [EB/OL].(2009-10)[2021-02-20]. http://technicalcouncil.com/files/sri_lanka_qf.pdf.

[7]UIL. RWANDA [EB/OL]. (2015-09-11)[2021-02-13]. https://uil.unesco.org/fileadmin/keydocuments/LifelongLearning/en/Rwanda.pdf.

[8]BHATTARAI, ANOJ. National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 Framework (NVQF) for Nepal: Necessity or Waste of Money? ExpertsStandpoint[J/OL]. Journal of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2017-03-03)[2021-02-20].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20066877_National_Vocational_Qualification_Framework_NVQF_for_Nepal_Necessity_or_Waste_of_Money_Experts'_Standpoint.

[9]BROWN A. Lessons from policy failure:the demise of a national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 based solely on learning outcomes in England[J].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Studies,2011,62(5):36-55.

[10]关晶.从NQF到QCF:英国资格框架改革的新进展[J].职教通讯,2009(10):77-80.

[11]Ofqual. After the QCF: a new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 decisions on conditions and guidance for the regulated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 (RQF)[EB/OL].2015.[2021-02-12].https://assets.publishing.service.gov.uk/government/uploads/system/uploads/attachment_data/file/461401/after-the-qcf-a-new-qualifications-framework decisions-on-conditions-and-guidance-for-the-rqf.pdf.

[12]MICHAEL YOUNG. National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s in the United Kingdom: their origins and legacy[J/OL].(2011)[2021-02-12].https://www.ilo.org/wcmsp5/groups/public/---ed_emp/---ifp_skills/documents/genericdocument/wcms_145934.pdf.

[13]石伟平,郝天聪.产教深度融合  校企双元育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7):93-97.

[14]姜大源.现代职业教育与国家资格框架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1):23-34.

[15]谢俐.补短板  激活力  强内涵  增效益  努力辦好公平有质量的职业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27):5-11.

[16]张伟远,傅璇卿.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七大任务:基于香港的实践[J].中国远程教育,2013(10):5-10+95.

[17]刘立丹.英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新进展[J].职业技术教育,2013(29):92-96.

[18]KARSETH B, SOLBREKKE T D.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s: the avenue towards the convergence of 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J].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 2010,45(4):563-576.

[19]MEYER, J. W.Reflections on institutional theories of organizations, in: R. Greenwood, C. Oliver, R. Suddaby & K. Sahlin Andersson (Eds). The SAGE Handbook of Organizational Institutionalism (Los Angeles, SAGE)[G/OL].(2008-02-17)[2021-02-21].http://scripts.mit.edu/~cwheat/ess/papers/Meyer_6.pdf.

[20]DRORI, G. S., KRUèCKEN, G. World society: a theory and a research program in context[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355-372.

[21]谢青松.职业教育与培训资历框架的国际比较:学习成果的互认与衔接[J].教育与职业,2019(10):5-12.

[22]谢青松,彭飞霞,刘菲,吴坤埔.“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公共基础课现状调查与发展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20(25):29-36.

[23]姜大源.西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前景[EB/OL].(2019-08-11)[2019-09-07]. https://mp.weixin.qq.com/s/rIFcAMn0C6ZFc46EgtbBBQ.

[24]张伟远,谢青松,胡雨森.终身教育资历框架全球化发展的关键议题[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0(3):44-50.

[25]谢青松,许玲.国际参照等级:学习成果的全球认证和比较[J].职教论坛,2020(8):117-125.

猜你喜欢
学分银行终身学习职业教育
双证制嵌入学分银行社会服务体系策略研究*
试析“学分银行”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运用
学分银行—信息化时代学习体系变化的要求
基于终身学习理念高职财经教育品牌建设的探微
我国国家开放大学建设研究综述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