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完全学分制改革的运行机制探究

2021-09-05 03:31卓碧玲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完全学分制运行机制高职院校

卓碧玲

摘 要:高职院校完全学分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改革的施行对学校、教师、学生都有重大裨益。本文通过从人才培养、教务管理、学籍成绩管理、课程体系与选课、学生管理、配套管理等六个运行机制的合理规划,来破解完全学分制改革中的难点,化繁为简,协调有序,实现高职院校完全学分制的改革。

关键词:高职院校; 完全学分制; 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8-089-002

高等職业教育有别于学术型、应用型本科教育,主要目的是使求学者获得某一特定职业或职业群所需的实际能力(包括技能和知识等),提供通向某一职业的道路,为社会输送更多技术技能型人才,定位点是培养的人才更加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符合地域、区域特色。因而更加多元、应变、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成为各大高职院校近年来重要着力点,而学习方式、时间、形式、管理模式、机制、目标等都更为弹性的完全学分制就进入大众视野。

一、高职院校完全学分制改革

完全学分制是指学生在毕业时,判定其能否正常毕业的唯一标准是其取得的学分总数是否达到其所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分总数,不附加其他,如是否获得资格证书、课外课程修读学分及其他等;在完全学分制下,学生在学校所有校区,时间不冲突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未来就业倾向、喜爱的教师等选择课程;施行弹性学制,学生在限定的学制期内,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学习与毕业时间。完全学分制作为一种教学管理制度,打破学校空间、时间、资源的限制,学生学习更加自由、自主,教师教学更加因材施教,教学管理部门配合更加紧密,对复合型人才培养、教师素质能力提升、学校内涵式发展,办学水平提高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职院校完全学分制改革的关键点

完全学分制改革是高职院校寻求创新改革、向现代教育迈进的重要抓手,核心在于尊重个性化发展需求,目的是提高培养的人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应变性与匹配度,重点在于多元化管理模式、转变管理思路、协调管理部门、教师、学生,资源合理优化配置。完全学分制改革是对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对学校管理模式、教师教学素质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都是完全学分制改革的关键点。同时,完全学分制的改革本身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学籍成绩管理、后勤计财管理、学生教师管理等均突破了固有管理模式,均须重构,而如何合理应对这些复杂要求,化繁为简、各司其责、协调有序推进改革,就是高职院校完全学分制改革成功与否的难点所在。

三、高职院校学分制改革运行机制的合理规划

(一)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革命

完全学分制改革的中心思想是以学习者为核心,针对不用的学习者给予不同的教授方式,因材施教,提倡个性化、人性化教育,充分尊重每一位受教者。进行完全学分制改革应从最根本革新人才培养模式,以课程为学生管理的纽带,打破教师为主、学校统一、成班建制、分院管理的传统模式,优化教学资源的共享共用,转变专业培养规划,重构课程体系。完全学分制人才培养机制以理论第一课堂、实践第二课堂、活动第三课堂、网络第四课堂相结合的形式,分为专业培养计划与素质拓展两大培养模块。在满足专业培养的基础上,拓展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设计灵活、开放、动态的学分制课程体系,各个课程与模块之间相互结合,互通互补,培养复合全面型人才。

(二)教务教学管理模式的转变与重构

进行完全学分制改革,高职院校传统的排课、进度、计划、评教、学籍、毕业等教学常规运行都随之进行转变,转变就需升级重构,高职院校学分制改革的教务管理机制的重构,其中一方面重点在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国家需在如弹性学制、学籍注册、就业率统计等方面进行改革,允许提前毕业、学历注册等;另一方面在与学校内部的教务管理机制其一是完善排课机制,科学安排课程,逐渐分步骤实施跨年级选课、跨专业选课、跨校区选课,并做好学分段与时间段的匹配,最终实现滚动排课。其二是进行动态灵活多元的质量评价。从管理人员、教师、学生三个维度出发,依托校、行、企、社会等多方主体力量,对学校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学改革、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情况等质量进行把控,以评促改,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其三是建立动态的学业预警机制,从学分绩点、学习成绩、综合测评、学习进度、考勤情况、选课情况、学籍异动等多角度全面监控学生学习情况,全过程动态监测异常情况,实时推送提醒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情况。其四是依托信息化的教务管理系统,学分制管理下的学生选课、学习、学籍、成绩等都不一样,由此产生的数据与传统相对固定的学年制而言多出许多,与依赖于传统的人工或学年制逻辑上的教学系统管理就显得格格不入。因而应及时升级更新学校教务管理系统,以完全学分制为逻辑起点,进行各模块之间链接与数据共享,实现精益化、有效规范管理,提高教学管理精确性与效率及管理科学性。其五,建立动态反馈跟踪机制,及时了解教师、学生在完全学分制改革后的接受度、学校各项制度的落地度、学生个性化的需求满意度、师生互动的有效度等,为各项管理制度与方式的调整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三)灵活多样的学籍成绩管理革新

完全学分制下的学生学籍、成绩管理与学年制相比更加复杂、困难,如学生的毕业时间不同、修业时间不同、课程学习不一致、重修、缓考、升留级等比传统学年制复杂、困难好几倍。完全学分制中最主要的特点是弹性学制和选课制。修满学分的学生可以提前毕业,亦有延长学习年限延迟毕业的。不同课程的选课,成绩录入与认定的时间亦不一样。补考、补休、重修、辅修,成绩汇总、分析、归档不以行政班为单位等都进一步增加了工作量和工作的复杂度。那么在完全学分制改革中,学校应从课程学分认定、学分绩点应用、学分互认互通、毕业审核等方面进行改革。

一是科学确定各课程的学分,课程的学分确定,应结合课程性质、课程学时数、是否核心课程等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设定。明确每一个专业毕业的最低要求修读学分,给出学生最低学习目标。同时施行学分绩点制,将学生获得的学分绩点作为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评价依据;二是推进“以赛代考”“以证代考”学生学习评价。学生在校期间所获得的技能竞赛奖项、考取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合格证书、考取全国计算机等级二级证书、考取全国医护英语水平考试合格证书等,均可获得相应的学分抵扣,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三是开展学分互认。制定相应的学分互认制度,允许学生在与学校有签订学分互认的学校获取学分的或在本校其他专业学习获得相应学分、出国出境学习获得相关课程的学分,认定为本校的相应课程的学分与成绩。

(四)课程体系与选课模式的升级

传统学年制下的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强调是知识的完整与系统,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技能技术,而对于文化素质教育等所占比例相对较少,这对于强调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完全学分制管理模式而言,无疑是不适应的。高职院校完全学分制改革重中之重的一环就是要进行课程体系的重构。合理规划专业课、专业拓展课、核心课程、综合素质课程等结构,合理分布学分数,将劳育、德育、美育等学分适当增加,同时要加快推荐课程思政化建设,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完全学分制改革的核心在于选课制,高职院校课程体系重构中,应当下大力气在选修课架设中,从选修课的数量、选课模式、质量、开课模式等进行大力革新,允许学生跨专业按兴趣选择选修课程,允许教师将方向课、拓展性的课程以选修课的形式开出,同时分批分时段开展课程选修,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完全学分制核心的选课制,对高职院校的软硬件教学资源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首先在软资源方面,完全学分制改革后,要求高职院校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对教师资源、教师教学能力、学生自学、自我规划能力等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在硬资源方面,完全学分制改革后,对学校多媒体教室、实验实训室、教学设备等都跟学年制下的要求有所不同。高职院校需要统筹全校资源,合理调配,提升教学资源使用效率。高职院校一方面要加大加快课程建设力度,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供学生选择,另一方面要健全课程负责制,教师开设的课程将更多,如何保障教师开课质量、课程建设质量等也是重要一环。因此建议实行课程带头人制度,课程带头人与专业带头人、教研室主任配合,主要负责课程的规划、课程标准、课程组卷与考试、集体备课等相关工作,及时收集学生选课情况、课程开出情况以及学生学习情况等信息,为课程调整与教学改进提供支撑;第三要为学生配备学业导师,指导学生如何选课程,选择哪些课程,规划学习进度。同时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路人,及时答疑解惑、疏导难题,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课程学习,更科学的制定学习计划等。

(五)以课程为纽带的学生管理方式转换

完全学分制改革就是要打破以传统班级为单位进行的学生管理模式,同时学生不再以宿舍为单位,而是以课程为纽带,一个班级里可以同时存在多个教学班,一个宿舍可以同时存在多个课程学习学生。彼此之间打破界限,学习的内容多样丰富。这就要求在进行学生管理时,不能再以教师、辅导员为核心,倡导以学生管理学生为主,依托新媒体技术,结合信息技术,用QQ、微信、邮箱等更加及时高效、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进行管理。更加注重学生社团、兴趣班、生科班组等建设与管理。

(六)统一综合化的配套管理模式蜕变

完全学分制改革对高职院校的配套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后勤管理,上课时间已经突破传统的时间概念,各个时间段均有老师学生在教与学,这对高职院校在宿舍管理、食堂管理、物业管理、图书馆管理等方面都要求更加灵活,对人力资源要求也更多。同时,完全学分制下的学生学费收缴也与学年制不一样。学生选择课程的学分不一樣,学费自然不一样,每一位学生每一学期的学费均不一致,还有重修课程所产生的学分收费等,这都增加了财务工作难度与工作量。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统筹考虑教务管理系统与财务系统、后勤管理系统综合建设,将学生选课、课程学分、收费标准、奖勤助贷等资源在一个系统中进行统一管理,实现信息互通,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的准确度、时效性。

完全学分制的改革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高职院校需要从学校顶层开始进行设计,各部门之间互相配合,切实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协调好校内外各项资源,宣传好各项管理规定与要求等,引导好教师与学生,全校上下一盘棋,统一部署,分工协作,内外合力,才能保障学分制改革的顺利开展。

基金项目:泉州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般)《高职院校学分制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20D20;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9年校级课题青年社科《高职院校学分制改革的研究》,项目编号:XJS1915B

参考文献:

[1]曹洋.高职院校实施完全学分制教学综合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2019,35(1):45-46

[2]赵清艳,李微波.高职院校学分制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

猜你喜欢
完全学分制运行机制高职院校
在线家庭教育支持服务体系的构建、运行与保障
政治生态视域下我国政协协商民主的创新对策探讨
新余广电新媒体的探索与实践
完全学分制下对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质量的研究与分析
完全学分制下高校学生体育协会发展的思考
完全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高职土建类专业产教创深度融合机制探索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