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党百年之际,全面回顾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史,梳理其培养目标的变迁历程,对高等职业教育增强适应性、推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始终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探索前行,始终坚持与职业教育本质相一致,始终坚持与国家发展要求相适应,始终坚持高层次发展的方向。高等职业教育要在此基础上,全面思考未来培养目标的内在特征,具体包括:从教育类型来看,应继续突出技术技能特征;从发展层次看,应全方位体现高水平、高层次特征;从建设技能型社会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应指向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关键词]建党百年;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变迁历程
[作者简介]赵新华(1980- ),男,广西桂林人,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四川 德阳 618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教育部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体系化课题研究项目立项课题“基于需求导向的团队共同体破界跨区域协同合作机制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TX20200108,项目负责人:杨转运)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1)16-0021-07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过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回顾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史,梳理其培养目标的变迁历程,探索总结变迁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对高等职业教育进一步把握培养目标内在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增强高等职业教育适应性,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建黨百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变迁历程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培养“专门人才”
1921年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1927年之后,中国共产党开始开辟革命根据地并建立革命政权,这时期党除了领导工农红军与敌人开展坚决的斗争之外,还十分重视教育。“在当时的战争条件下,革命根据地不可能有系统的学校制度”①,主要以干部教育为主,兼顾工农教育和儿童教育,主要目的是培养党、政、军干部。抗日战争开始后,主要实施抗战教育,培养抗战人才,同时也开展了多种多样的业余文化教育活动。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继续坚持以干部教育为主,同时举办中高等教育,发展小学教育和群众业余教育。特别是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先后创立了数十所职业教育性质的军工、医疗、农业学校等,训练各种专门人才,以应对战争需要。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教育“完全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它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教育”②。总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教育“总体来说以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为指导,不仅满足战时需要,又要满足当时根据地的建设需要,同时还要准备教育的未来发展,创造了新的教育体系,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特点是紧密结合战争和建设需要,培养专门人才和训练干部;层次一般是初级,类别不固定,形式以短期培训为主,阶段主要是职业准备”③。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培养“高等应用性专门人才”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开展了“三化一改”的社会主义改造工作,开启了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这一时期我国主要向苏联学习,举办了半工(农)半读学校、职业中学、技工学校、中等技术学校等,培养了大批中级技术人才,为职业教育的逐步发展奠定了基础。由于培养的中级技术人才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我国又开始“积极发展具有高等职业教育性质的普通专科教育,并参照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培养高等应用性专门人才”④。培养此类人才既是对培养中级技术人才的中等职业教育的提升,也是对当时只注重培养社会精英的高等教育的有益补充。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普通专科教育得到了大力发展,为这一时期培养了众多的区别于中级技术人才和精英人才的高等应用性专门人才。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我国高等教育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特别是职业教育体系受到破坏,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一个挫折时期。总体而言,“1949—1978年间经历了社会主义改造、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几件大事的中国职业教育体系开启了除旧布新的转变。职业教育体系在性质上,逐步改造成为大众的、民主的教育;在层次上,分为初、中等,中等技术教育是主体,还有极少部分的高等技术教育,主要在高校进行;在类别上,分为工科、农林、医科、财经、政法、体育、文教、艺术、旅游服务等,比新中国成立前大幅增加”⑤。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从培养“有较强适应性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到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不断完善和创新发展,其培养目标也在适应实际需要的过程中不断优化调整。
1.20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中期培养“有较强适应性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在恢复普通高等专科教育的基础上,开始尝试举办在专业设置上强调职业性的短期职业大学,使高等职业教育再次进入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之中,并且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阵地。1985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式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共中央还首次提出了大力举办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要求,以解决各个地区发展需要大量“较高级的应用性专业技术人员”的实际问题。“这一时期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尽管发展很快,但是对实践、对应用都不够重视。”⑥为解决高等职业教育“不重实践、不重应用”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又提出了“有较强适应性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
2.20世纪90年代中期—90年代末期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正式颁布施行,这是我国第一次把职业教育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从此高等职业教育走上了法制化道路。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正式颁布施行,其中对如何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又做出了具体规定和明确要求。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开始探索培养“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实用性、专门性人才”⑦,即“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3.21世纪初期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21世纪初期,我国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一大批中专升格或几所中等职业学校合并升格为职业技术学院,一部分职业大学、专科学校、成人高校改办、改制或改组成为高等职业院校,这些高等职业院校具有行业背景或地方特色,极大地促进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从2004年开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注重数量扩张的同时,也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的质量,走上了内涵式发展道路。2006年,我国开始建设国家示范性高等职院校,“从以规模快速发展为标志的扩张式发展阶段转向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注重效益的内涵发展新时期”⑧。同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为高职院校统一了认识,指明了办学方向”⑨。
4.2011年提出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2011年,我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担负起自身的时代责任,找准自身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定位,努力培养一大批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⑩。“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就是这一时期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从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到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在新时代,党和国家更加重视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要求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全面融入民族复兴、国家崛起的伟大实践中,努力培养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和更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1.2014年提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11,明确把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作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新时代的培养目标。
2.2019年提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对高等职业教育而言,要优化专业布局,提升办学层次,努力向高层次的方向发展,“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12。
3.2021年提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同时,明确要求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这是对新时代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最新定位,为高等职业院校下一步的人才培养工作指明了根本方向。
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变迁的基本经验
通过梳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培养“专门人才”,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培养“高等应用性专门人才”,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培养“有较强适应性的应用型专门人才”“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变迁历程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一直高度重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培养,一直高度关注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一根本问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始终坚持与职业教育本质相一致,始终坚持与国家发展要求相适应,始终坚持高层次发展的方向。
(一)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探索前行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始终坚持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探索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紧密结合形势的需要,举办了以短期培训为主的各类学校,包括具有职业教育性质的军工、医疗、农业学校等,探索了培养“专门人才”的新型教育,为革命事业培养了一批批“专门人才”。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中央和国务院参照本科教育人才培養目标,探索了具有高等职业教育性质的普通高等专科教育,尝试培养“高等应用性专门人才”,成功地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人才。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按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培养“有较强适应性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到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一共进行了四次大的调整。进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从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出发,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大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并且为此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有力保障培养目标的具体落实。由此可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不断调整的过程,正是中国共产党对高等职业教育认识程度不断深化、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才能逐步发展壮大起来,才能取得现在的人才培养成绩。
(二)坚持与职业教育本质相一致
职业教育是一种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类型。这从根本上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是有所区别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侧重点不应该是单纯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而是具有某一单项能力、拥有某一领域、某一岗位群所需综合能力的人才,重点体现技能性和基层性的特点。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与社会服务等重要职能,而人才培养始终是其办学的核心内容。无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时期,高等职业教育或以培养专门人才为目标,或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任务,但始终把专门人才、技能人才培养作为自身发展的主题。特别是在21世纪初期,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应“各行各业的需求,培养了大批突出高素质、应用型、技能性的技术劳动者,为国民经济稳定运行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13。进入新时代,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产业发展需求出发,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培养了一批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推进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人才支撑。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对培养目标不断进行优化调整的过程中可以发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始终坚持与职业教育本质相一致,凸显了职业教育的价值属性,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
(三)坚持与国家发展要求相适应
一直以来,党和国家都高度重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了适应社会形势的变化,党和国家积极举办具有高等职业教育性质的普通高等专科教育;在改革开放时期,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党和国家先试办短期职业大学,又大力举办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了应对产业转型升级和人才需求结构变动,党和国家将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构建起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在以上的不同历史阶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也没有辜负党和国家的重视,特别是在人才培养上,做到了“始终与国家发展要求相适应、与地方产业发展需求相适应,按照社会发展要求,主动对接市场需求,主动适应社会变化,为社会培养满意的专门人才”14。为此,坚持与国家发展要求相适应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更是我国等职业教育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
(四)坚持高层次发展的方向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培养“高等应用性专门人才”,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培养“有较强适应性的应用型专门人才”“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等,都是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和技术人才。我国目前正在积极构筑现代产业体系,努力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努力由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无论是从提升教育服务产业能力的角度来讲,还是从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来看,作为面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职业教育,仅以专科层次为主体已经不能充分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要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向更高层次发展,构建起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以体现职业教育的内在价值,体现产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现实需要,体现人民群众对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职业教育的客观要求。为此,我国开始积极探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途径,再加上之前就已经开始实践的应用型本科转型,可以说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2021年3月,教育部印发《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按照‘十四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2035年远景目标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在科学分析产业、职业、岗位、专业关系基础上,对接现代产业体系,服务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统一采用专业大类、专业类、专业三级分类,一体化设计中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专科、职业教育本科不同层次专业,共设置19个专业大类、97个专业类、1349个专业,其中中职专业358个、职业教育专科专业744个、职业教育本科专业247个”15。专业目录作为职业教育教学的基础性指导文件,为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和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向高层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高了职业教育适应性,顺应了建设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
三、未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内在特征
面向未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应在总结培养目标变迁中积累起来的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思考未来培养目标的内在特征,提出适应时代发展、符合社会需求的培养目标,为各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指明方向,更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从教育类型来看,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应继续突出技术技能特征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对职业教育工作做出的重要指示中也要求“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这充分说明党和国家已经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做出了区分,这为新时代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了政策支持,奠定了制度基础。众所周知,在我国不论是普通教育还是职业教育,其根本任务都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但是,作为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其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的。就我国普通高等教育而言,现阶段着重培养的是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更加重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更加重视学生自我决策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而言,现阶段的培养目标就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更加突出高素质和技术技能要求,更加突出较强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实践技能。2021年4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对职业教育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發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未来一段时期内要全面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立德树人,优化类型定位,牢固树立和践行类型教育理念,按类型教育规律办学,紧紧围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新需求,全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继续大力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技能人才。所以,面向未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要进一步彰显类型特色,其人才培养目标必须继续突出技术技能特征。
(二)从发展层次看,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应全方位体现高水平、高层次特征
“将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类型来发展,就要一体化设计中职、高职、本科职业教育培养体系。”16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一环,高等职业教育要主动瞄准技术变革方向,主动对接产业升级要求,努力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着力推进改革创新,深入构建高水平、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其中,高水平就是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水平必须坚持高质量要求。一是做到立德树人的标准要高,坚持以德为先,将立德放在人才培养的首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既满足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又符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二是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要求要高,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是新时代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遵循,要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标,不断创新育人方式,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培养更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三是做到服务区域职能的水平要高,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始终坚持地方性的办学定位,坚持与区域经济互动、与企业发展共赢的理念,通过政行企校打造产教融合共同体,提升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高层次就是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要满足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高端化。这就要求在切实做好高等职业专科教育的基础上,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根据时代发展的需求,举办职业本科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向高端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其目的一是强化职业教育是类型教育的理论认同,吸引更多青年学子选择职业教育,并且在学有所成之后能够安心从事相关的技术技能工作;二是全面探索与普通本科院校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培养符合企业发展、市场需求的有别于普通本科教育的专门人才;三是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对工匠型人才的迫切需要,为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跨越,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所以,在未来,不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如何变迁,高水平、高层次都应该是其主要特征之一。
(三)從建设技能型社会看,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应指向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新时代,为由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业强国、由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我国“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技能型社会的理念和战略”17。我国建设技能型社会的核心要求就是“国家重视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学习技能、人人拥有技能”。要实现技能型社会的建设目标,既需要建设一支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队伍,更需要建设一支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特别是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这就需要破除根深蒂固观念,打破“学而优则仕”“不唯能力唯学历”的思维,营造“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需要畅通职业发展通道,增强职业教育认可度和吸引力;需要构建面向全体人民、贯穿全生命周期、服务全产业链的职业教育体系,让更多学子选择职业教育,从而为培养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奠定人才基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为社会、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技术技能人才,更应主动成为建设技能型社会的主力军,积极对接市场、对接产业,融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国家重大战略,灵活调整专业设置;加强校企合作,做到校门厂门无缝对接;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精心培养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从这个角度出发,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上一方面要突出高素质、高水平、高层次和技术技能这些内在特征,基于人的职业成长和终身发展,全面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另一方面要重点培养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更加注重工匠精神和精益求精习惯的养成。在未来,不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如何变迁,培养能工巧匠、大国工匠都既是其内在要求之一,也是其突出特征之一。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党和国家已经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国高等职业院校要成为优化类型教育的主力军,要成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要成为实现职业教育强国梦想的主力军,在准确把握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抓住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内在特征,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适应性,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高水平、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一批批国家急需的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培养一代又一代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注释]
①②顾明远.从新民主主义教育到社会主义教育——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J].教育研究,2011(7):4,5.
③⑤黄尧.职业教育学——原理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410,413.
④马树超,郭扬.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历史的抉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8-19.
⑥马树超,郭扬.高等职业教育跨越转型提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6-37.
⑦王文贵.谈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工业技术经济,1995(6):99.
⑧吴岩,孙毅颖.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篇[EB/OL].(2009-06-10)[2021-07-16].http://www.edu.cn/gj30years_8139/20090610/t20090610_383364.shtml.
⑨赵新华.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变迁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20.
⑩柴福洪.何谓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J].当代职业教育,2011(12):1.
1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Z].2014-05-02.
12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Z].2019-01-24.
13杨永志.反思我国法律高等职业教育的困惑[J].法学教育研究,2012(6):167.
14吕蓉.我国职业院校的发展回顾与现状浅述[J].黑龙江史志,2013(12):254-255.
15教育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的通知[Z].2021-03-12.
16周洪宇.加快完善职业教育体系[N].人民日报,2021-07-06(5).
17陈宝生.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 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N].光明日报,2021-05-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