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全面推动素质教育体系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增强师生互动以及合作交流成为了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而“绿色课堂”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理念,包含积极上扬,主动发展的深刻内涵,以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体现以德树人为魂的课堂教学目标为重心,成为了增强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强大助力,有助于推动课堂教学中实现角色转换,搭建合作关系,引导学习反思,真正实现绿色课堂和师生互动两者有机结合。因此,本文就师生互动与绿色课堂进行有机结合,阐述该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及如何有效实施,对其后续发展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关键词:师生互动;绿色课堂;素质教育;教学模式
一、引言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1]。习近平总书记[2]曾提出基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要旗帜鲜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要遵循青少年成长特点和规律,扎实做好基础的文章。引导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是基础教育长期发展的目标和愿景,促进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更为全面广泛深入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学会交流和沟通,互动与合作。
为达到这一目标,教师的功能依然必不可少,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3],在一定程度上教师依然担负着重要的引导作用,鼓励激发学生自发性去发现问题、分享问题、交流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分享交流过程中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合理思维和逻辑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建立与学生互动为基础,并结合绿色课堂立德树人为核心理念,构建新型师生互动+绿色课堂的教学模式,更好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助力。
二、师生互动绿色课堂教学模式简述
师生互动,不仅需要进一步增强学生在课堂中的自由度,而且要求老师由主角转换为配角,引导学生去实现和完成更多学习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强调分享和帮助。而不再以命令和要求作为课堂主要教学方法,真正從“手把手教”转型成为“放手去做”,让课堂成为以学生为主,注重课堂交流的课堂,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活跃思维,注重创新,这也正是师生互动的真正内涵和核心理念,与绿色课堂创办理念是一脉相承。
绿色课堂自创办以来,始终秉持着“向扬”、“生机”、“成长”、“发展”、“安全”、“和平”的深刻内涵[4]。更加强调“以人为本”,提倡“自主学习”,崇尚“合作互动”,并追求课堂和谐,提倡师生平等[5]。这与师生互动的目标和发展愿景是高度结合,这也是绿色课堂的重要优势和特点。绿色课堂的深入实践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真正朝着学生是课堂主人的目标进发,更加强调师生全方位、多方面,深层次合作交流,从静态单一的课堂变成了动态合作的课堂,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步提高了课堂教学成果,不论是学生、教师、学校都实现了全方位的成长,真正从课堂之外实现“管教学”三位一体。
根据绿色课堂的改革范式,从中找到将师生互动的核心理念衔接其中的可能性。“一标”、“一表”、“三流程”是绿色课堂的关键,以精准的教学目标,简要的绿色课堂教学报表,“自学析疑”、“探究析疑”、“训练析疑”的核心流程,将绿色课堂和师生互动有机结合,成为了课堂实践研究的长效目标。其中教学目标和核心流程的优化和改革,直接提升师生互动的整体水平,有效达成师生互动的阶段性目标。
三、师生互动绿色课堂具体体现
以广西外国语学院附属小学三年级课堂为例,分析师生互动+绿色课堂新型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影响。在三年前,小学三年级一班的学生在开学初的第一节语文课《大青树下的小学》上,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问学生:“孩子们,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呢?”。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某个学生站起来说:“我想知道这个大青树下的小学在哪里?”。由此可见,最大的鼓励总是给鼓起勇气迈出第一步的人,在这名学生得到老师带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时,班上的氛围如解禁般出现了一丝丝活跃,陆续有学生站起来问: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什么样子的?”
“大青树下的小学里有谁?”
“为什么在大青树下盖房子?”
三年后,同一个班的学生,已经是六年级一班的少年了,在最近的一次语文课上遇到了一篇科幻文《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在例行的提疑和讨论学习中,学生针对“为什么说过去的学习和未来的学习相比有趣多了?”这一个问题进行解答,有学生发现课文用了对比的手法—有趣的过去是为了强调未来的无趣;有学生挖掘到作者写这个文字想要表达的情感—对当前教育现状的一些隐忧;有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到学生学习的态度—如果过去的有趣能够珍惜,就不会有未来的无趣……课堂上,学生越讨论越有味道,越想出更多的围绕课文引申出的话题,未尝不是一种意外收获和惊喜,而这些,是绿色课堂上产生的。
这些学习成长的变化是实实在在看得见的,虽然最初的最初学生提出的问题稍显青涩稚气,或者说没有深度。但老师并不予以纠正和指出,表扬了这些能围绕着题目提出问题的学生,在以后的语文课中坚持这样的教学模式,从而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鼓舞了学生求知的态度,再慢慢地引导学生学习提出更有意义更有深度和难度的问题,甚至给到意想不到的东西,这样的课堂学习,也为创造新的师生课堂互动模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学生年龄和学识见识地逐步增长,绿色课堂模式师生互动模式的日益成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习效果相当显著。
四、师生互动绿色课堂教学模式潜力分析
(一)转换角色,教学课堂主次关系创新转变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在传统课堂中,教学关系始终是教师优于学生,由老师进行主导和主持课题流程,根据教案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仅限于是一名受教育者。这样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维持教学氛围,够保证学生受教育水平的均衡程度。但是伴随着素质教育目标的提出,学生思维能力的成长,单一的教学关系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目标的实现,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课堂的创新型和可持续性,对于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学习能力都遭受了一定的束缚和限制。
为了真正实现“学生是主人”的课堂,在教学身份决策上,转换角色是转变主次关系的重要举措,将课堂教学流程真正由学生来进行推动,并鼓励和支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自发进行推动课堂环节,让学生放开去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教育身份实现了转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工作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绿色课堂中,教师依然需要在课堂前期准备,即教案编写,教学目标制定等,需要教师根据绿色课堂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教学特质进行创编,确保绿色课堂能够有序拓展和实行,除此之外,教学反馈同样需要教师有效组织和开展,积极了解学生群体对于新式创新课堂的想法,了解课堂中的优点和缺陷,尽可能进行问题改善,完善绿色课堂和师生互动多样性。
(二)合作互动,平等引导式教学课堂再拓展
合作互动是绿色课堂的重要概念之一,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强调学生深度参与和学习。有关于合作互动的推动,更主要从在绿色课堂中,学生在教学课堂中主动参与的比例多少来衡量,一方面,打破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单一性的传输式教学,让学生通过老师的教学目标设定和教案来自主学习,自主研讨,自主交流和报告,让课堂真正还原给学生,另一方面,老师担负次要的辅助性角色,在加入学生研讨交流的过程中提出一定建议,增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感和交流感,这也是平等引导式教学课堂的重要体现。
平等引导式教学课堂是拓展师生互动的重要形式,一是要营造良好的师生交流氛围,让学生和老师在平等地位上实现沟通,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在课堂上减少老师对于学生的威迫感,让学生愿意主动自愿进行发言和交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想能力和沟通能力,二是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实现平等合作,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由组队,自由分工,自由交流,突显学生自身在学习中的价值,增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联系,让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搭建更为紧密的沟通合作关系。
(三)总结提疑,教学反思引入教学主体学生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除了课堂教学师生互动之外,总结反馈同样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教学中,总结提疑一般是由老师完成和实施,对于课堂环节进行全流程的梳理和分析,并作出改善措施,优化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成效。在绿色课堂中,在总结反馈环节同样强调师生互动,并且着重强调学生的观点和看法,注重学生在教学环节中的体验和成果,并根据体验和成果,让学生自主思考改善的措施和办法,并在之后的教学课堂中去实践这一系列的办法。
教学反思引入学生主体,这不仅促进教学课堂的有效创新,极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活跃性,同时也更进一步保障课堂教学成果。总结提疑的流程通常是由老师进行引导,主导学生思考在当前学习环节中的优劣,让学生自由探究,更全面掌握当前课堂学习的内容。教师在互动过程中,主动拉进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与学生共同探讨教学更优措施和办法,为之后的教学课堂更具有灵活性和人性化。引入教学主体学生,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全部环节中来,增强学生在教学课堂的身份认同感和參与感,为绿色课堂有效推进建设提供更多强大的助力,同时也为贯彻“以德树人”的核心教育理念而作出具有代表性的范本和模版,这正是基于师生互动绿色课堂教学研究的最终目的。
五、结束语
在目前全面推动素质教育体系发展的背景下,针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单一性、枯燥性。本文就师生互动以及绿色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分析总结了该教学模式的潜力,提出新的教学模式,为小学教育课堂模式提高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1]方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J].互联网周刊,2017(15):67.
[2]陈涵平.论习近平传统文化教育观的三个维度[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1(41):18-26.
[3]石静."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高职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培养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35):492.
[4]李栋山.构建小学语文绿色课堂[J].青年文学家,2011(20):76-76.
[5]张艾君.构建绿色课堂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
作者简介:梁秀玲,女,1979年11月,壮族,广西南宁,本科,广西外国语学院附属实验学校教务主任,主要从事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