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群 胡文革
(1邯郸学院特殊教育学院;2.邯郸市特殊教育中心 河北邯郸 056106)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自此,课程思政,不仅作为一种理念,而且作为一种教育教学实践,融入高校各门课程之中。《聋校语文教材教法》(以下简称《教法》)是特殊教育专业一门必修课,在大学第五学期开设,是连接特殊教育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与教育实习的关键课程,对于培育“毕业即能上岗,上岗即能上手”的特殊教育教师,达到人才培养的预设目标,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教法》不仅要讲到教学法的相关知识,也要讲到语文等学科基础知识。在这样的一门课程之中,贯彻思政教育有关内容,需要进行严密的设计与认真的实践。邯郸学院特殊教育学院自2006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开始,就开设《教法》课,至今已有10余年的时间。自2016年起,又着意加入课程思政教育的相关内容,努力培育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具有特殊教育情怀的聋校语文教师。2017年,教育部启动实施师范专业认证工作,2019年10月,教育部发布《特殊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标准化的新的阶段。随着师范专业认证工作的渐次推进,专业认证标准成为师范类专业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依据。师范专业认证和课程思政,是一个问题的两面,师范专业认证强调以社会需求倒逼高校课程变革,课程思政要求课程教学过程符合“为谁培养人”的终极目标。因此,《教法》课程的变革可以说是必然的,但在这变革中,必须考虑课程思政的融入,这不仅是政策要求,也是社会的需求。
(一)学情分析。特殊教育专业的大学生,经过两年的教育学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具备了运用教育学理论分析教育问题和现象的能力,但是学科知识相对欠缺。具有丰厚语文素养的教师,在聋校颇受欢迎,但是从实际来看,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存在着“强理论”“弱学科”的弊病,一定程度上来说,不能满足聋校高质量语文教学的需要。按照师范专业认证“产出导向”的要求,强化学科知识,就变得很有必要。邯郸学院的特殊教育专业,除一年级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外,学生未参加过语文知识的学习。据在学生中间所作的初步的调查,发现学生对于该课程的学习积极性较高,但苦于学习无门,不得其法。因此,本课程力图做到教学法和语文知识并重,并有意突出语文基础知识,将教师教学技能、课程思政等要求,蕴含在语文知识的学习中。
(二)教学目标设定。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2]明确指出,教育学类专业课程应该“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教法》课重视学生养成特殊教育情怀,重视学生对聋生的理解、同情和热爱。运用恰当的手段,引导学生实现知识向情感的转化,从原有的重视知识的外部拓展转向重视学生基于学科知识的内部情感的生发。《教法》共设计72学时,按照特殊教育专业性质和课程的性质,包括语文学科基础知识及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等相关知识。近期目标是为第六学期教育实习打下基础,远期目标是为学生毕业后从事聋校语文教育教学研究奠定基础。
(三)教学形式分析。根据师范专业认证的要求,基于“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方针,确定采取讲练结合的形式,即教师讲解与学生练习相结合的形式,尤其是注重强化学生实践锻炼。传统的教育理论,倾向于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知识传递,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师范专业认证强调“学生中心”,因此,《教法》重点在于培育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运用。具体教学流程为将全班学生以每组4—6人的标准分为若干小组,每组设组长一人,负责登台主讲,一人负责录制微课视频,一则人负责制作PPT,其余人等,负责查阅资料。学生登台试讲,教师听取后,进行点评,同时号召学生互评,提升实践能力。
(一)《教法》课程思政的总体理念。《教法》涉及的内容较多且杂,无法在72课时完成所有教学任务。因此,《教法》安排一定数量的自主学时,自主学时按课堂教学学时的1/3确定。
1.基于学科,树立基于汉字的语言文字的基本认识。热爱祖国是课程思政的重要目标,然而,爱国主义教育并不是空洞的,而是具体的、实际的。因为学科的特点,《教法》课程需要大量的引入文字和文学作品的教学。文字的发展史和文学的流变史,最能折射中华文化的光辉伟大。在“字词教学”模块中,讲述汉字的发展史。通过介绍殷墟甲骨文,让学生明白在3000年前的时候,我国已经拥有成熟的文字,随后,其字形经历由繁向简的变化,并组织学生讨论20世纪50年代汉字简体化的优劣得失。针对聋生的特殊性,《教法》特意增加聋生的“口语教学”一章,以满足聋校教授聋生学习口语的需要。基于“产出导向”,对于预设成为聋校语文教师来说,初步掌握大量的语文学科知识,是必备的关键能力。
《教法》课程还帮助学生形成辩证的思维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引导学生辩证的看待祖国的语言文字和文学。先代所流传下来的文字和文学,并不都是精华,其中有一定的糟粕。举个例子,用现代的眼光来看,《水浒传》《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宣扬的忠孝观念,不符合现代文明的要求,因此,既要引导学生阅读这些名著,又要防止学生沾染所谓的“水浒气”“三国气”。另外,语文教材里大量引入西方文学和西方故事,应如何评价,等等。因此,《教法》课程不仅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更重要的是了解该学科的基本知识,形成对学科基础的基本认识,在此基础上,形成对于祖国文化的基本认识。
2.基于国家认同,借助文学作品,增进学生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的理解。“木兰诗”“示儿”“满江红”等大量的文学作品,均有涉及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原民族和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的征战和交流。如何站在现代民族的立场,正确理解其中的民族关系,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应有意识教导学生正确阅读和看待这一类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树立“了解之同情”的观念,把自己放置在当时的情境之中,增加解读此类文学作品的深度,理解民族融合的重要性。在“语文综合教学”模块之中,利用讨论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岳飞是不是民族英雄,如何看待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心态以及“不教胡马度阴山”等诗句蕴含的特殊时期的特殊关系。在《教法》课堂上,夯实国家认同,抵御分裂思想的侵袭,防止出现曲解古代文学的流弊,在内容讲解中,应该有意识地将民族团结的内容纳入到中国文学的范畴里,培育学生的中华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退一步说,邯郸学院虽然地处东部地区,不是多民族聚集地区,但是却有大量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区的学生,考虑到他们未来发展的需要,努力要让学生形成一种认识:包括汉族在内的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不可分割的。
3.基于认识社会的方法论的需求,把文学作品当作烛照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大学生应该建立一种认识社会的方法论意识,不是表面化的就事论事,而是带着方法切入,能够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加深了对社会现实的认识。《教法》课不仅引导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知识和教学法知识,而且要帮助学生形成一种思维方式和视角。王国维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3]。文学作品反映了那个时代,可以帮助学生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加深看问题的深度。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描述了贵族们醉生梦死的生活,以及巨大的贫富差距,而这些,是在平时的生活中看不到的,或者是即使看到了,也没有那么深的感悟。从古代的“敕勒川,阴山下”的民歌,到近代的“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现代诗歌,无不透彻的反映社会。尤其是近百年来的红色文学经典,更是揭示了走什么路,谁来带路的问题,具有巨大的启发意义。
在“阅读教学”模块之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引导学生通过文学作品体会,认识当今生活的来之不易,认识到中国人民选择什么样的道路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如,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道出了底层人民的苦闷,但是却不明白什么样的道路才是救国的道路;罗广斌先生的《红岩》,揭示了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教法》课不仅让学生了解文学知识,而是让学生通过文学作品这面镜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当然,我们的选材并不是大撒网,而是立足于学生实际,基本的选择范围是选入聋校语文教材及普通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相关文学作品及其扩展读物,一方面,学生有熟悉之感,另一方面,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深度。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引导学生扩展知识视野。所谓扩展知识视野,就是建立广泛阅读的兴趣。调查显示,大学生“或迫于压力(如考研、考公务员选调生),或趋于功利(考取各种职业认证、资格证书,如商务英语、初级会计、计算机等级以及英语四、六级),校园的阅读环境浮躁、功利性突出”[4]。其实,大学生还是应该多努力阅读文史哲类的经典著作,尤其是文学作品,建立起读书的兴趣,同时形成影响社会的风气。《聋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6)》规定,聋生九年义务教育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15万字,对于这个要求,需要聋校语文教师有非常广泛的阅读量——教师必须拥有远远超出教学需要的大量知识,唯有如此,才能融会贯通。先围绕教科书的相关选文读起,然后扩展至中国及世界的文学名著,边读边想,边读边写。一旦扩展了阅读量,也提高了写作能力。须知读和写是分不开的,没有广泛的阅读,很难有优秀的写作。从锻炼学生个性成长的角度来说,每天阅读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写上几十上百字的小短文,对于知识储备和未来的长远发展也是一种建设。
(二)课程思政具体分章节内容设计。传统的《教法》课,注重教师的“教法”,而在师范专业认证的视域下,注重学生的“学法”。基于课程思政的需要,课程实施过程中,穿插聋校教师职业道德、特殊教育信念、聋生作文实例等,挖掘课程思政要素,如热爱教育事业、关心特殊儿童、热爱祖国文学等。表1展示了《教法》分章节的课程思政的融合知识点。
表1 《聋校语文教材教法》分章节课程思政内容设计
确立课程思政的基本理念和知识体系之后,就进入课程思政的实践环节。本课程的课程思政主要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操作环节展开。根据具身认知理论,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学事件,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创作或创生”的课程事件[5]。单纯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忽略了师生的主动性,构成了知识灌输或复制模仿的机械课堂教学的基础。按照师范专业认证的基本原则,在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的期末测试中,初步测算课程目标的达成度。数据显示,学生对语文学科知识基本形成正确的认识,但是存在空洞化的弊病,即为“政治正确”,在学科知识掌握不全面的情况下,生拉硬扯,东拼西凑。这说明,课程思政的开展,仍有巨大的空间。《教法》课程的思政采取边做边改的思路,具体如下:
(一)课程标准内置课程思政内容。《教法》原有的课程标准,分为基础内容、提高内容、拓展内容三类,其中蕴含的课程思政的色彩较淡;2016年以后,课程标准实施了一定的变革,但力度不够。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受基础教育的启发,强调学生的能力培养,突出“在做中学”,暗含了师范专业认证的“学生中心”的要求;其中,对于学科知识的重视,也暗含了突出课程思政,课程目标支撑师德规范、教学能力、综合育人等毕业要求,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但总的来说,做得还不够。2020年10月,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规定教育学类专业的课程思政操作实施办法,为本课程的课程思政开展提供法理依据,指明课程标准变革的具体方向。因此,本课程的课程标准急需进一步修订,修订后的课程标准,不仅要大大增加课程思政元素,并使之系统化;同时,优化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探索聋校语文教材教法和思政教育的完美结合。
(二)教师讲授强化学科知识及其内涵。专业是开展师范专业认证的主体,而教师则是落实专业认证要求的主力军。但是,我们应该避免采用“教师中心”的传统教学做法,而是注重学生表现。一是学生模拟教学中,增加学生登台试讲的时间,由原来的15分钟扩展为25分钟,长者甚至达到40分钟;一是教师授课时间,刻意避免教师讲授时间过多,采用翻转课堂的方法,增加学生课外自主阅读的时间,帮助学生重知识体系,增加学习语文的兴趣。《教法》课程注重教师在课程思政中的引领作用,发挥教师的知识体系优势,突出培养学生的文学知识和爱国精神,注重把我国几千年的优美文学贯彻到每节课的讲解之中。此外,结合教师自身的游历,注重把文学作品和“行万里路”相结合,培育学生热爱我国壮丽河山的爱国热情。
(三)学生自学关注思政内涵。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语文学科知识的扩展。重要的知识,教师稍微详细讲解;一般的知识,简单带过;需要学生了解的知识,列出阅读书目。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逻辑线索,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提升文学感。按照《聋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6)》规定的相应书目,指导学生扩展阅读量;同时,学生在制作授课视频时,需要查阅相关资料,指导学生需要提升理论深度;教师在点评学生授课时,也会寻求相关内容,刻意引入思政内容。本次疫情影响下,教师有意识引导学生阅读有关疫情类的文学作品,并将作家方方的“武汉日记”引起的波澜引入到学生的讨论中,教导学生独立思考,增加对社会的认识和生命的感悟。总之,语文教学,以循循善诱为第一追求,避免机械地照搬,避免出现语文知识教学思政化,在春风化雨之中,完整学生思想意识的变化。
(四)教学评价引入课程思政教育指标。基于“持续改进”,不要求学生毕其功于一役,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而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培育丰厚的语文知识基础。结合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目标,构建多元化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跨越课堂内外,引导学生重视课程思政的内容学习,并在评价体系中,构架开放式多元评价,引导学生关注最新的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能力,优化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效果。为使课程思政真正落入实处,在学生教案撰写、微课录制、登台试讲等不同环节,均设置课程思政要求,确定量化标准。改变原有的考核方式,以书面考试和实践能力测试相结合,重点考查学生是否达到相应要求。如学生在提交的微课视频中,要求学生全程使用手语,理解聋生的手语习惯和手语思维方式,塑造正确的聋人观,激发热爱特殊教育事业的意识。
《聋校语文教材教法》是特殊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是连接理论知识学习和教育实习的关键课程,也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但在实践中发现,一是部分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厌烦特殊教育,仅仅把专业学习作为获取文凭的一种手段,毕业之后,从事其他工作,这与师范专业认证所倡导的专业认同理念还有很大差距,因此,作为一门实践色彩较强的课程,《教法》课需要支撑特殊教育学生的专业信念,帮助其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一是语文学科知识缺乏的问题,这是一个老生常谈,但是又不得不直面的问题。作为特殊教育专业为数不多的、与学科知识密切有关的课程,本课程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扩展语文学科知识。在语文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挖掘思政要素,回应党中央所关注的“为谁培养人”“怎么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等问题。作为一门课程,《教法》也要力所能及地坚决防止一种现象的出现: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念体系的渗透以及对我国政治稳定的颠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贯彻这一理念,这不是主观上的愿意与否的问题,而是只能多做不能少做的政治问题。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在《教育目标分类学》中,把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为六个层次,其中前三个层次记忆、理解、应用为低阶思维层级,分析、评价、创新为高阶思维层级。按照布鲁姆的认知理论,《教法》大量引入语法知识和文学知识,提升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提升国家认同,确立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信;这并不是要用文学课代替教法课,而是立足于语文知识,充分挖掘课程之中的思政元素,润物细无声,春风化雨一般,帮助学生构建分析与评价能力,自觉抵制不良思想意识的侵袭,养成适合新的时代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