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祺 周政涛 冯正富 聂琬吁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所有肺癌的80%,约75%的患者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5年生存率很低[1]。既往研究报道,以顺铂为基础辅助化疗的NSCLC 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5.4%[2]。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 complementation group 1,ERCC1)参与铂类药物引起的DNA 损伤修复过程,对DNA碱基切除修复和单链断裂修复发挥关键作用[3]。乳腺癌基因-1(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 1,BRCA1)为抑癌基因,相关研究发现BRCA1可参与基因转录活化及抑制等,具有多种生物功能[4]。Bcl-2 结合抗凋亡基因1(Bcl-2 associated athanogene 1,BAG-1)是近年来新发现的抗凋亡基因,可通过与多种靶蛋白作用,抑制细胞凋亡。国外研究认为,ERCC1、BRCA1及BAG-1表达可能对肿瘤细胞对铂类药物的耐药性造成一定影响,造成个体肿瘤易感性和生物学行为[5]。本研究分析三者在晚期NSCLC 肺癌患者铂类化疗敏感性、预后评估中的预测价值。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80例晚期(Ⅲ期和Ⅳ期)NSCLC 患者作为观察组。纳入标准:①年龄>18 岁,经纤维支气管镜或经皮肺穿刺组织活检病理或细针穿刺或痰细胞学确诊为NSCLC 患者[6];②既往未接受过化疗或其他抗肿瘤药物治疗;③主要血液学指标无化疗禁忌证;④除肿瘤原发疾病外,无其他明显威胁生存的并存疾病,如严重肺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肝功能或肾功能不全、严重贫血等。排除标准:①一线化疗周期在4 周以下;②因严重不良反应未能完成化疗;③无可测量病灶或病灶不能评估;④合并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未能控制的大量恶性胸腔积液,合并第二原发恶性肿瘤患者,预期生存期较短的患者。其中男62 例,女18 例,平均年龄(64.77±5.54)岁。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受试者或其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1 化疗方案
观察组采用多西他赛+顺铂方案化疗,其中多西他赛75 mg/m2、第1 天,顺铂75 mg/m2、第1 天,静脉滴注,每21 d 重复。 除非出现疾病进展、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及患者或研究者决定停止的情况外,化疗需至少进行4 个周期。
1.2.2ERCC1、BRCA1 及BAG-1检测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法检测各基因位点的多态性。采用QIAGEN 试剂盒提取患者外周静脉血中基因组DNA。根据ERCC1、BRCA1及BAG-1基因SNP 位点在NCBI查找引物序列。ERCC1:上游引物5′-GCAGAG-CTCACCTGAGGAAC-3′,下游引物5′-GAGG-TGCAAGAAGAGGTGGA - 3′ ,BRCA1:上游引物5′ - CCCATT TTCCTCCCGCA-3′,下游引物5′-GGACCTTGGTGGTTTCT TCCA-3′。BAG-1:上游引物5′-CAGGTAGTGTAGGA-GCGTGGTG-3′,下游引物5′-CACCCAGAGG-TCCAAACAGC-3′。PCR 反应条件:94℃2 min;92℃60 S,56℃30 S,72℃30 s,35个循环;最后72℃延伸10 min,退火温度为55℃。分别对ERCC1、BRCA1及BAG-1进行CC型、CT 型、TT 型检测。ERCC1表达量在28.6 以上,视为异常升高[3];BRCA1表达量在80.6 以下,视为异常降低[4];BAG-1表达量在22.3 以上,视为异常升高[5]。
化疗结束后,即对观察组患者开始随访,随访时间为2年,随访截止时间2021年5月。第1年每2 个月随访1 次,第2年每4~6 个月随访1 次。随访方法为:门诊随访、电话随访或登门随访。
1.4.1 毒性反应评价标准
按NCI-CTC3.0(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Common Toxicity Cri teria)标准评价毒副反应[7]。毒副反应包括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骨髓抑制。
1.4.2 近期疗效
近期疗效:根据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8]将近期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稳定(stable di sease,SD)和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有效=(CR+PR)/总例数×100%。无效=(SD+PD)/总例数×100%。
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采用多元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晚期NSCLC 患者SNP 位点多态性与铂类药物敏感性的关联性;采用ROC 曲线分析联合ERCC1、BRCA1及BAG-1检测对晚期NSCLC 患者2年预后的预测价值;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80 例NSCLC患者治疗4周后,CR 1例(1.25%),PR 27 例(33.75%),SD 33 例(41.25%),PD 19 例(23.75%),总有效率为35.00%(28/80)。
ERCC1、BRCA1及BAG-1位点CC、CT、TT 基因型化疗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ERCC1、BRCA1 及BAG-1 基因多态性与铂类药物过敏性的关联性[n(%)]Table 1 Association of ERCC1,BRCA1 and BAG-1 gene polymorphisms with platinum allergy[n(%)]
对80 例晚期NSCLC 患者随访2年,回访率100%,平均随访时间(1.32±0.17)年。随访结果显示:80 例晚期NSCLC 患者2年生存率为22.50%(18/80),ERCC1及BAG-1异常升高、BRCA1异常降低的晚期NSCLC 患者死亡率更高(P<0.05)。见表2。
表2 晚期NSCLC 患者不同ERCC1、BRCA1 及BAG-1 表达的预后情况[n(%)]Table 2 prognosis of different ERCC1,BRCA1 and BAG-1 expression in NSCLC patients[n(%)]
联合(ERCC1、BRCA1及BAG-1)检测灵敏度、特异度、AUC 分别为90.70%、92.50%、0.994,显著高于各指标单一检测(P<0.05)。见表3 及图1。
表3 联合ERCC1、BRCA1 及BAG-1 检测对晚期NSCLC 患者预后预测价值Table 3 prognostic value of combined detection of ERCC1,BRCA1 and BAG-1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SCLC
图1 ROC 曲线Figure 1 ROC curve
NSCLC 的发生、转移具有遗传学基础,是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失活及微卫星不稳定性等多因素、多步骤参与的过程[9]。分子靶向药物在NSCLC 的治疗中凸显了极大的应用前景。NSCLC基础及临床转化研究发现,ERCC1、BRCA1、BAG-1均与铂类及紫杉类药物敏感度相关[10]。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文对ERCC1、BRCA1、BAG-1表达量进行研究,为指导NSCLC 患者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
本研究中,80 例NSCLC 患者治疗4 周后,总有效率为35.00%(28/80)。通过采用PCR-RFLP 检测ERCC1、BRCA1及BAG-1检测各基因位点的多态性,发现三者CC、CT、TT 基因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携带CC 型基因治疗疗效最佳。可见ERCC1、BRCA1及BAG-1可能为影响铂类药物敏感性差异的原因,也可以推测ERCC1、BRCA1及BAG-1位点的多态性可作为预测晚期NSCLC 患者铂类化疗疗效及生存期的一项重要指标,与Hurtado等学者[11]研究结果一致。
本研究发现,ERCC1及BAG-1异常升高、BRCA1异常降低的晚期NSCLC 患者死亡率更高,可见ERCC1、BRCA1及BAG-1表达量与晚期NSCLC 患者预后密切相关。ERCC1定位于1 号染色体,ERCC1编码的蛋白质在DNA 碱基切除修复和单链断裂修复过程中都发挥重要作用,有文献指出ERCC1表达量升高会加剧铂类剂耐性[12-13]。BRCA1是抑癌基因,在基因修复方面同样演者重要角色,BRCA1参与了核苷酸剪切修复和同源重组的修复,研究发现BRCA1表达量上调会增高铂类药物、微管干扰剂的药性[14-15]。BAG-1可与抗凋亡蛋白化糖皮质激素受体相互作用,于1995年被首次发现并命名[16]。Wiggins 等人[17]研究发现,BAG-1可与bcl-2形成复合物,并促进抗细胞凋亡的能力,在肺癌、乳腺癌、大肠癌等恶性肿瘤中均阳性表达率较高,且与患者预后相关。ERCC1、BRCA1及BAG-1表达异常,均会影响NSCLC 患者化疗药物耐药,提高NSCLC 对铂类药物化疗敏感性,导致化疗失败,影响预后。
绘制ROC 曲线进一步分析发现ERCC1+BRCA1+BAG-1检测灵敏度、特异度均在90%以上,显著高于各指标单一检测。由此可见,三项指标联合检测能提高临床对晚期NSCLC患者预后评估的效能。
综 上 所 述,RCC1、BRCA1及BAG-1与 晚 期NSCLC 患者化疗敏感性、预后具有相关性,联合三者检测,有助于临床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