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聋校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聋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从聋生生活需要出发,为他们创造愉悦的人际交往环境,使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口语、书面语生活化训练为主,打好他们运用语言交往的基础;运用多种参与活动的方式,为聋生搭建人际交往的平台;从聋生的内心出发进行心理辅导,疏通他们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对聋生进行沟通技巧培训,提高他们人际交往的能力。通過以上途径来帮助聋生克服社会交往障碍,解决他们自卑消极、多疑偏执等性格缺陷问题,使他们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社会公民。
关键词:聋生 人际交往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7.06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28条明确指出:“要注重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培养残疾学生积极面对人生、全面融入社会的意识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
据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聋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着既渴盼又畏惧的矛盾心理,或者在交往中自我封闭,从不主动与身边的人交流。一些聋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因性格孤僻,不善与人合作,导致下岗,生活困难。这些问题的产生,与他们缺乏正确的人际交往意识和能力有直接的关系。
要使聋生真正融入社会,首先要培养聋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帮助聋生克服社会交往障碍,解决自卑消极、多疑偏执等性格缺陷问题,使他们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社会公民。
一、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愉悦的人际交往环境
1.形成相互尊重的交往氛围
学校提出“尊重接纳,仁爱和谐”的文化理念,对每个学生在基于生命尊重的基础上接纳他们的特性,尊重他们的差异,欣赏他们的优点,突破他们的缺陷。在这样的一种文化共识下,教师和学生建立起了一种信任、和谐的情感关系,学生之间的交往也较为宽松民主,使学生敢于敞开心扉,积极自然地与老师沟通,与同学交流。
2.利用班级文化凝聚集体精神
强有力的集体精神会引领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促进交往。每个班级都形成自己独特、个性化的班级口号、班级宣言。在班内设立班级展示专栏,将专栏布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他们积极协商,相互配合,各显所长,有力地锻炼了他们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3.开展“校园九大主题教育活动”
学校依托校园、走廊文化,开辟了九大主题教育专栏,包括“墨香舞台画意天地”“扬起美德风帆”“书香浸润童年”,等等。在实施过程中,安排专门教师负责,打破班级界限,由全校学生共同完成,大大扩大了学生交流交往的范围,促进学生交往能力的发展。
二、通过口语及书面语生活化训练打好语言交往基础
1.语训教育生活化
生活中,聋生依靠手语很难实现与健全人的交流,那么,口语和书面语就成了他们同健全人交往的桥梁。陶行知提出:“每个活动都要有目标,有计划,有方法,有工具,有指导,有考核。智识与品行分不开,思想与行为分不开,课内与课外分不开,做人做事与读书分不开,即教育与训育分不开。”聋校中特设的语言训练,就是教育与训育相结合的教育。教师在语训课上,将发音训练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借物对口、看物发音、触摸器官发音、对镜子发音,并进行游戏的拓展训练。
2.快乐读书活动
为了丰富学生的语言材料,学校开展了“书香溢校园,读书伴成长”的读书活动,并利用“班级图书角”,鼓励聋生大量阅读,写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好句。我们还开展了课本剧表演、知识竞赛、读书交流等活动,使他们既具有充实的知识信息,又敢于展示和表达。
3.多样的书面交际活动
聋生由于听力缺失和思维特点,在书面文字表达上存在语序错乱、词不达意等问题。我们采用心情记录卡、情感驿站、漂流瓶、心愿树等学生比较喜欢的方式,让他们用简短的文字随时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声。同时,我们还采取写日记、给老师的一封信、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等方式来锻炼孩子的书面语表达能力。
三、以活动为聋生搭建人际交往平台
陶行知指出:“我们主张‘社会即学校,是因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的增加,学生、先生可以多起来。”所以,为了促进聋生与社会、与健全人的交往,使他们积极的融入社会中,我们综合社区、家庭、企业各方资源互动,为聋生搭建起人际交往的平台。
1.学生走进社区
在植树节、学雷锋、爬山逛公园、超市购物等活动中,学生亲身融入社会中,与社会中的人交流,促进了他们的主流回归。
2.校企联合办学
学校与企业单位达成合作,学生在校学习文化及技能,然后到企业中进行实习培训,毕业后进入企业就工。这一模式使聋生直接进入到了社会的大舞台,对他们人际交往的发展是一次极大促进。我们学校的学生近年来毕业后除去升学的一部分,能够全部进入企业就工。
3.形成家校合力
虽然聋生在校时间长,但他们最终还是要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利用家访、家长培训班、网络教学、专家讲座等,指导家长如何教育孩子,如何和孩子进行交往,努力争取家长的配合,使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来共同提高聋生的交往能力。
四、通过心理辅导疏通聋生人际交往的障碍
1.心理辅导
耳聋造就了特殊的聋人人群,也使他们在与健听人的交往中极易产生心理障碍。为了消除这种障碍,我们时时帮助聋生激发社交的平等感。我们经常邀请优秀残疾人代表,特别是曾与学生朝夕相处过成功校友,通过信件或报告的形式来激励他们;有把握地组织学校体育、文娱等代表队去参加普教系统的比赛,用聋哑人的成功和辉煌激发学生的社交自信心。
2.团队拓展游戏
每周心理辅导时间,我们除个别辅导外,还做团队拓展游戏,培养聋生的团队精神,使他们在活动中建立对伙伴的信任感及责任感。同时,我们积极支持学生们自主开展生日会,增强交往,增进情感。
3.感恩教育
“感恩”对于聋哑孩子来说尤其重要。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感恩教育活动,如感恩母亲节、感恩教师、感恩祖国等。在感恩教育中,鼓励聋生敞开心扉,大胆地向老师、家长表达自己的情感,说出自己的心声,不但使聋生的思想认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他们的交往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五、通过技巧培训提高聋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1.行为习惯养成
学校特别重视学生行为习惯养成,通过主题班会、纪律约束、文明班级评比等活动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与人和周围事物良好相处的行为方式。
2.礼仪训练
在学习生活中,我们教会学生各种礼仪,例如:见面礼仪,见到老师或同学要面带笑容,打招呼等。通过见面礼仪,传递师生情谊、同学友谊。此外还有拜访礼仪、交谈礼仪、拒绝礼仪等。通过礼仪训练让学生感到礼仪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更好地学习礼仪、运用礼仪,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
3.文明教育
在与人交往中,文明用语会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能使人际关系和谐。在课堂上,我们引导并鼓励学生使用文明用语,要求学生发言时态度落落大方、口气平缓。在同学互帮互助读书的时候,我提醒他们使用“对不起、请、谢谢”等礼貌用词。经过一个多学期的训练,同学们能很自然地使用这些礼貌用语,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的气氛更加浓厚了。
陶行知说:“学校必须给学生一种生活力,使他们可以单独或共同去征服自然,改造社会。”在学校里培养聋生良好的人际能力,有助于他们将来在社会交往中拥有健康的心理,成功的体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并通过良好的人际关系来丰富自我,改善自我。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 《生活工具主义之教育》,《陶行知全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
[3] 王文岭《陶行知论创造教育》,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年。
(王益慧,1976年生,女,汉族,山东潍坊昌乐县人,大学本科,昌乐特师附属聋哑学校一级教师,主要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